首页 > 历史 > 中苏交恶是否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中苏交恶是否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联立即宣布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和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也随即宣布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对于冷战中的苏联来说,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处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意味着社会主义阵营增添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此前除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大多都是小国。

不过当时的斯大林对于新中国仍然是十分轻视,他认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让中国变成苏联的“卫星国”,斯大林不惜使用阳谋——朝鲜战争。但是战争的结果出乎了斯大林方的意料,中国并没有因为和“联合国军”交手而更加依靠苏联,更没有因此出卖更多的利益。斯大林对中国重视了许多,他认为莫斯科在东亚的势力,只有一个大使馆就够了,其他诸如朝鲜、越南等小国事务,完全可以交给中国处理。

但是赫鲁晓夫完全改变了斯大林的意图,斯大林去世前没有指定继承人,为此苏联高层陷入长达五年的斗争,赫鲁晓夫斗倒了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脱颖而出,成为最高领导人。这其中赫鲁晓夫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援,以换取中国对赫鲁晓夫上位的支持。不过赫鲁晓夫位置坐稳之后就变脸了,国内否定斯大林,对中国则是希望成立联合舰队、建立“长波电台”、租借旅顺港等。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备受欺凌,当然不希望再被染指主权,双方关系因此急转直下,甚至在边境爆发了两次小规模冲突。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保持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华政策,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才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但这时的苏联已经积重难返,两年后就宣告解体。那么中苏交恶是否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呢?

答案是肯定的。中苏爆发了边境冲突之后,双方都在边境布置重兵对峙,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两国的大规模战争在所难免。中国的应对办法是建立“三线工程”以及经济重心大规模南移,即便是到今天南方仍然比北方富裕。苏联则需要投入数十万士兵驻防边境及蒙古国,虽然事后发现一线作战部队并不多,但二流部队也是要消耗物资和领军饷的,还要花钱培植蒙古国的亲苏势力,对于苏联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中苏交恶改变了冷战的形势。苏联在冷战初期相对弱势,但是中国加入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大大加强,在总的领土版图和人口上基本和资本主义阵营达到均势。中苏交恶后则改变了这一现状,西方国家为了限制和围堵苏联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在与苏联交恶后相继和一众西方国家建交,短暂地获得了他们的援助,此消彼长,苏联从中国失去的经济资源和安全红利,却无法从其他国家得到补充,亏大了。

苏联在看到中国改革开放成功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如果中苏没有交恶,苏联完全可以借鉴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摆脱重工业、轻工业发展不均衡的状态。结果戈尔巴乔夫空有改革的理想,却没有完成改革的使命。当苏联末期财政极度危机的时候,苏联得不到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如果中苏没有交恶,看在新中国成立时的苏联援助份上,中国一定会对苏联雪中送炭,可惜后来苏联对中国伤害太深,中国不能支援一个长期敌对的苏联。

苏联领导人长期以来都不能正确看待中国,斯大林早在抗战时期就曾对中国做出很多错误的指示,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大有改观。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利用中国获得最高权力,却又想把中国变成“卫星国”,但是中国在历史上长期都是宗主国,近代落后只是暂时。中国曾经是苏联最友好坚定的支持者之一,连这样的国家苏联都能与之决裂,以此来看苏联解体是十分合理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8645.html
上一篇冰心公开讽刺林徽因,林徽因却寄给她礼物,冰心一看,敢怒不敢言
下一篇一场婆媳大战,吹响东汉灭亡前哨

为您推荐

让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去世,中国真要“感谢”他,教训刻骨铭心

让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去世,中国真要“感谢”他,教训刻骨铭心

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表哀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推特上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了哀悼,说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他曾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我们中国就肯定了戈尔巴乔夫先生曾经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西方那边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一直都是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