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天祥起义兵毁家纾难

文天祥起义兵毁家纾难

元军大举攻宋,形势十分危急。文天祥抛弃个人的一切,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抗元救国的重任,毁家集兵,高举义旗,开始了戎马生涯。

文天祥开始做官以后的15年是比较平凡的,而且大部分时间隐退在家。然而,他时刻不忘国家的安危,在他的不少诗作中抒发了忧国之情: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题碧落堂》);“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山中感兴》)……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统治集团内部争权斗争激烈,所以南宋相对安定一些。

咸淳七年(1271),忽必烈夺得大汗位置,把首都迁到燕京,称为大都,定国号为元(1271--1368),他成了元朝的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元朝建立,忽必烈立即布置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准备进攻南宋。安排妥当,便寻找借口。

开庆初,忽必烈率兵攻鄂州(今武昌)时,守城的南宋权臣贾似道曾答应纳币称臣以换得蒙兵退兵,并向朝廷谎报大捷,其后,忽必烈曾派使者郝经前往临安,要求宋朝履行协议,贾似道怕郝经到临安后揭穿他“鄂州大捷”的骗局,因此把郝经长期扣留在真州(今江苏仪征)。

而现在,忽必烈就借南宋扣留使节为由,开始南犯。咸淳十年(1274)冬,元军20万,由丞相伯颜率领,从襄阳沿汉水渡过长江,夺取了鄂州,准备顺长江向东,一举消灭南宋。这时的南宋朝廷,陷入了混乱状态。宋度宗7月病逝,宋恭帝赵郛(xiǎn)即位,只有4岁。太皇太后(理宗后)谢氏临朝听政。当他们听说元军打来,全都吓慌了。

太皇太后颁发了《哀痛诏》,要求天下文经武纬之臣、忠肝义胆之士,同仇敌忾。起兵勤王(组织义兵保护皇帝)。诏书分析了危急的形势,并且还说将来要“不吝爵赏”。这是一道救君诏,诏书里没有说出为什么局势会这样,推御了朝廷所应负的责任,只是要人们“勤王”。

各地官员收到诏书后,响应的极少。有的正准备降元,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想抗元,但担心力量不足。多数官员都认为宋朝即将灭亡,原来的俸禄都难保了,新的爵赏怎么还会有呢?诏书下达后,响应的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

当时文天祥在江西赣州任知州。他是以服侍年迈的祖母和母亲为理由,由湖南调回江西的,赣州与他家乡吉州相邻。文天祥于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接到太皇太后谢氏的《哀痛诏》,并且还接到了一道下达给他的专旨,任命他为江西提刑,让他按《哀痛诏》“疾速起发勤王”,向京城临安进发。

文天祥接到诏书和专旨后,心情十分沉痛,他流着泪水思考:多少年来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临了,从诏书上看,形势真够紧急的,况且诏书发出传到这里需一个月,现在情况会更加紧张了。多少年来,自己一心想着报效国家,父母及前辈也是这样教导的,如今国家有难,又怎能袖手旁观呢?于是文天祥决定立即应诏勤王,挽救国家。

起兵勤王,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兵源,二是粮饷。朝廷只发诏书,给了文天祥一个江西提刑的头衔,而到哪里去找义士,到哪里去筹粮饷,都要文天祥自己去想办法。面对这些困难,文天祥没有畏惧,他积极行动起来。接到诏书第三天,他就向江西各地发出檄(xí)文,要求各地聚兵集粮,准备入卫京师。同时他还广泛求贤纳士,征集起兵方略。

赣州城里有位老人叫陈继周,历任州县官28年,很有威望。文天祥亲自到他府上拜访求教,陈老先生详细地提出了起兵方案,并且不顾年老体弱和儿子一起发动赣州豪杰,甚至连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发动起来了。与此同时,文天祥还派他的邻居、朋友刘沐等人,去发动邻郡以至湖南、广东的义士。

青年书生王炎午,因为父亲刚死,母亲病危,暂时不能参加义军,就去求见文天祥,对如何激励士气,加强军事训练等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由于抗击元军是正义的事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要求,同时文天祥又在江西人民中间深孚众望,所以他登高一呼,便有成千上万的人响应。

在极短时间内,一支以人民为主体的、强大的爱国新军组成了,总数多达5万人。这里有文天祥的亲戚、同乡、老朋友,也有原来不认识的军事将领、地方官吏、文人书生等等,他们随文天祥起兵抗元,生死与共,成了文天祥抗元大业中的中坚力量。

5万人的新军组成了,而这5万人的吃穿则又成了大问题。朝廷不给粮饷,只有靠文天祥筹办,由人民自己出钱出粮。对穷人来说,可以参军去打仗,但拿不出钱和粮;而一些富人有钱有粮,却不情愿献出来。怎么办?文天祥毅然决定献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费,以打动“士民助义之心”,解决义兵军费不足的问题。

这天,文天祥来到家中,和母亲、兄弟商量之后,把家产清理了一下,然后邀请当地父老乡亲的代表到他家客厅里,他先为大家敬酒,然后诚恳地说:“如今元军已打过长江,大宋江山危在旦夕。我决定起兵勤王,为解决义军的粮饷,现将全部家产变卖。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能买的就买,没有力量买的,就做个中人。”说到这里,文天祥拿出一个匣子,把它打开,对大家说:“这些是田契、房契,还有家母和内人的首饰……值多少钱,各位说一下,我今天要把它们全卖了。”

在座的父老乡亲听了文天祥这番话,十分感动,一位长者说:“文大人真是爱国爱民,这一举动实在令人钦佩。抗元救国人人有责,我不买文大人的家产,但我愿捐献钱财,作为军饷。”一些人也纷纷响应,愿意捐钱捐物。这时当地一个最有钱,也最奸诈的财主生出邪念,对文天祥说:“文大人急需钱财可以理解,而我的力量有限,如果把文家的所有房地产都让给我,我愿出两千两银子!”

人们早就识破了此人的用心,他的话没说完,便有人抢着说:“你这黑心贼,又想借这个机会来发财!别做梦了。用两千两银子就想买下文家的家产,你太会找便宜了!”“平时你就坑、蒙、拐、骗,尽赚不义之财,现在国家有难,你有儿子不让当义兵,有粮不出,又想钻空子发财,办不到!"另一位乡亲也斥责道。

那个财主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最后大伙一共拿出了两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稻谷,献给义军,而文天祥的房契、地契,以及首饰暂时寄存在乡亲手里。文天祥很感激,向大家致敬,并且说:“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我文天祥一定不辜负乡亲的希望,依靠百姓,抗元救国!”乡亲们说道:“文大人放心去吧!多几个像文大人这样的官儿,大宋肯定不会亡!”

文天祥献出家产,而且是全部家产,他的举动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没有多少天,各地人士纷纷捐钱捐粮,很快凑足了义军急需的粮饷,又一个难题解决了。文天祥在江西组织了几万义军勤王,有的好心朋友劝告他:“元军如狼似虎,正分三路南下,你率领几万乌合之众前去迎战,不等于赶着一群羊去斗猛虎吗?”

文天祥坚定地回答:“这点我也深知。但国家养育臣民300多年,一旦有急,征兵天下,无一人一骑前去,我太痛心了。因此,我才自不量力,决心以身殉国,天下忠臣义士,若能够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能保全。”

从起义兵之日起,文天祥便充满了这种坚定、乐观、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299.html
上一篇有七个儿子的武田信玄为什么选择武田胜赖继承家督之位?
下一篇文天祥被俘后忽必烈曾让被俘的宋恭帝劝降但其依然不为所动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军区司令接受蒋军起义,林总严厉批评:这是严重错误

军区司令接受蒋军起义,林总严厉批评:这是严重错误

作者:老黄有话1948年11月1日拂晓,东北人民我军向沈阳发起总攻,在沈阳外围,却遇到蒋军嫡系第207师的顽抗。第207师是蒋氏嫡系青年军,官兵受顽固思想影响较深:该师全系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师长戴朴,坚决为蒋氏卖命。207师下辖3个旅(每旅3个团,相当1个师的兵力),除第3旅随廖耀湘兵团西进被歼外,1、2旅担任沈阳西
历史上方腊起义因何爆发,又是如何平定的,方腊真是被武松生擒吗

历史上方腊起义因何爆发,又是如何平定的,方腊真是被武松生擒吗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率领水泊梁山的队伍接受朝廷招安后,作为朝廷主力参与了平定方腊起义的战争,在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后,最终平定了方腊起义,方腊本人更是被鲁智深所擒(影视剧中是武松)。影视剧中“武松单臂擒方腊”北宋末年,虽然的确爆发过宋江起义,不过其规模相对较小,且并未建立稳定政权,更像是一支流寇,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