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间故事:书生示参加科考,竟然中了进士,原来涉及一桩冒名顶替案

民间故事:书生示参加科考,竟然中了进士,原来涉及一桩冒名顶替案

江南有一个书生叫张默之,他从小就苦读圣贤书,以期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哪知道他参加了好几场科举,最终止步于秀才再也没有寸进。眼看已经老大不小,父亲就给了他一笔钱,将他赶离了家乡。

他沿江北上,一路来到了京师,给人家师爷。他的性格平和,做事能从主顾的角度出发,每个跟过的官员都很喜欢他。他的薪资除了补贴家用,都用来攒起来,最终纳了一个监生,又参加了几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久而久之,也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就游戏于青楼妓馆之间,只因囊中羞涩,不敢长期逗留。

这一年夏天,他的东家因父亲丁忧,辞官还乡,其他的同僚都在各找门路,只有他逗留在京师,以图机会。

这一天秋闱,他居住的江南会馆中挤满了赶考的举子,不留其他闲杂人等。他想在外面租房但钱包空空,竟然没有了容身之处。幸好他的前一任东家是山西人,平时里和东家讲话,学了一口唯妙唯肖的山东方言,听说山西会馆有空房间,就冒充山西举子搬了进去。他刚刚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发现有十几个山西人来到会馆里巡视,只要有闲置的宅子,不管是上房,还是下舍、书斋、客厅都粉饰一新,看样子是有显官达人来住。

刚刚收拾一新,就住进了一个少年,他身着跟着高大的马车,仆从如云。他刚刚住进山西会馆,第二天就拿着名帖拜见各位同乡,张默之这才知道这少年姓王,太原人,父亲是有名的大商人,家资百万,王公子因为对科考十分好奇,就来体验一番生活。

他与同乡见过面,就在书房里认真读起书来,每天一读就是三更时分。由于他的宅子离张默之住的小屋十分接近,闲暇无事时,两个人就聚在一起聊天,一聊竟十分投缘,结成了忘年交。

眨眼间到了七月份,离秋闱的日子更近了,这一天突然王公子那里来了一位客人,与王公子躲在屋子里窃窃私语,商量了半天,不一会儿,他的仆人走了出来,面色惶然。

王公子将张默之请到了自己屋子里,问道:“张大哥既然来应试,不知道是贡生还是监生?”贡生就是举人,也就是正儿八经考上来的;而监生则是花钱买来的身份。

听到对方这么问,张默之回答道:“愚兄资质浅薄,纳了一个监生。”

王公子听了,面带喜色,又问道:“这是真的假的?”

张默之不知道对方想干嘛,就回答道:“当然是真的,有告身为凭,岂能作假?”

看到王公子一脸怀疑的样子,他打开自己的书箱,从里面取出了自己的告身,王公子打开看了一会儿,脸上已经露出了笑意:“原来兄台真的是读书人!只可惜无法入场,误了功名啊。你我相识多日,颇为投缘,明日何不一起出游,一解我心中郁垒?”

张默之哪有什么正事?跟着王公子还能管一顿饭,减少自己的开支,就同意了。

第二天,在王公子的带领下,张默之游遍了八大胡同的青楼妓馆,茶馆酒肆,张默之一个寒门子弟,哪见过这样的世面,玩得不亦乐乎。一直玩到了八月初七,王公子没有出面,只让仆人陪着。

张默之问王公子干啥去了。

仆人说:“公子今日参加科考,就要入场了。”

张默之听了,感激王公子对自己的款待,就说道:“您的东家初次应试,怕是好多事不太明白,不如我们去帮他一下?”

二人来到了贡院门口,张默之替王公子提着考篮,轻车熟路地应付过了差人的检查。路上遇到相熟的学子,张默之还给对方打招呼,大家还以为张默之又参加了科考。

待王公子顺利进入考场之后,他才在仆人的陪同下,又来到了八大胡同沉湎于酒色之中。一直到第三天下午,王公子的仆人要接主人出考场,他才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

望着这方寸之地,看着自己那羞涩的行囊,他叹了一口气,才将那玫瑰色的迷梦从脑海中清除出去。突然他发现自己的衣箱像是被人动过,吓得他赶紧打开检查,发现自己的物品并没有丢失之后,这才放下了心。

发榜的前一天,王公子大摆筵席,延请山西学子,张默子也跟在背后,帮衬一二,混个饭吃。这顿饭一吃就吃到了半夜,听说开榜了,席上的学子都无心吃喝,纷纷离座去贡院前面看榜了。张默之没有参加科考,自然没这个烦心事,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大吃大喝。突然王公子的仆人从门外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对王公子说道:“公子金榜题名,高中了!”

听到这个喜讯,王公子高兴得喜笑颜开,他一声令下,重新大摆宴席,还请来了戏班子给大家助兴。张默之听着戏,喝着上好的汾酒,不一会儿,竟然醉倒在地进入了梦乡。

梦中,他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学子,凭着一首诗名冠京华,参加科举,下笔如有神助。没多久,金榜题名,他竟高中状元,被选入翰林院,做了一个清贵官员。

他正在梦中极尽人间之乐事时,突然被推醒了。

他揉了揉眼,发现自己躺在小屋里,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了他的脸上,刺得他睁不开眼,已经是午时了。

他刚刚坐起来,就听到门口一阵喧哗,一群官差敲锣打鼓前来恭喜:“想不到新科进士竟躲在这里,让我们一番好找!”

梦中的场景在现实中重现,惊得张默之睁大了双眼,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出了屋子,刚要张嘴说话,王公子的仆人截住了他的话题,出面招待报喜的公人:“新贵人喝醉了,大家不要惹他生气,这是一百两银子,几个差大哥拿着去喝酒吧。”

一般中进士,考生能给个十两银子,都是大款。而这位哥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这让两个官差跪在地上,朝着张默之磕了好几个响头,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

众人离开之后,张默之还是一团迷糊,他拍着桌子,口中连称怪哉,却没看到昔日一脸淡定的王公子一脸惶急,害怕他说错话。

王公子站起身,将张默之请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关上门,这才说道:“张兄,实在不好意思,说实话,张兄平空中了一个进士,这也是您的命啊。”

张默之好像看出了什么,他望着王公子,问道:“王兄这是怎么回事?”

王公子还没来得及开口,他的身边的一位年长的仆人开了口:“张先生,是这样的,我家主人曾经花数千两银子请了一个贡生代考,哪料到考场上发生了变化,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入考,正好打听到先生是监生,有告身在手里。就请您到八大胡同,然后偷走了您的告身,让那个贡生冒充你的名字入场,想不到这人实心眼,学问又好,竟替您考完了全场,还高中了,所以说,这是您的命。”

张默之听了,这才明白王公子一个富贵公子,无事请自己到八大胡同逍遥,一下子花了上千两银子的原因。他摇了摇头,说道:“冒名顶替,科场大忌,如果被发现,轻则革去功名,永不录用,重则还有牢狱之灾,你们为什么不提前与我商量?让我冒充进士,这可不行!”

王公子一看他不答应,竟然一撩袍子,跪在了地上,一看主人下跪,那几个仆人也都跪在了地上,看到对方这个态度,张默之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一时之间僵持了起来。

过了许久,他才叹了一声,扶起了王公子:“公子切莫胡闹了,我不过是一介寒士,才疏学浅,做不了这进士之才,这样,你给我一笔银子,想办法办一个辞官不就的理由,让我回到家乡吧。”

听到张默之这么说,王公子也沉默了,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万一张默之顶着这个进士的身份招摇过市,害得不是一个人。看到张默之这么上道,他连忙拿出了一叠银票,呈给了张默之,张默之只取了一千银子,就这样一人一骡,离开了京师。

他拿着这笔钱,回到家买房买地,日子倒也过得逍遥。只是从此与科场无缘,也算是人生一大憾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7133.html
上一篇英国王位极简史,1200年曲折传承,好歹都算亲戚
下一篇大秦七大君主!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

为您推荐

唐代人中进士,要吃“曲奇饼干”?

唐代人中进士,要吃“曲奇饼干”?

本 文 约 3600 字阅 读 需 要 10 min无论是什么时代,大考结束、成绩公布后都应该有一顿美食犒赏自己。对古代考中科举、即将入仕的士子而言,这一点更加适用。在唐代,士子登第、官员升迁,都会吃一种“烧尾宴”。那得是什么样的美食,才能配上这份鱼跃龙门的激动和喜庆?翻开史书记载的唐人食谱,千年前与千年后的餐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