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悟透这3个“烹饪原理”后,我开始厨艺大增

悟透这3个“烹饪原理”后,我开始厨艺大增

买了块牛肉,准备涮火锅,正要切肉时来了个工作电话,给老婆使了个眼神,让她帮忙切下肉。

等打完电话回来,发现姑奶奶竟然顺着纹理切的牛肉,我那腮帮子突然就酸了。

要命的是,领导动作还挺麻利,全给顺着纹理切完了。

朋友们根本想不到,我是怎么吃完那半斤牛肉的,现在不光腮帮子酸,牙也跟着疼了。

牛羊肉这种肌肉纤维比较结实的肉,要是顺着纹理切,多有劲儿的牙看了都害怕。

完事儿我还不敢使劲说她,就怕说完了,下次切啥肉都横着刀切了。

遇上儿子爱吃的里脊肉,横刀切肉丝,炒出来的得是一锅肉末了。

为了挽留更多人的腮帮子,所以决定创作了这篇文章。

其实对做菜感兴趣的人很多,真正愿意付诸行动的人也有一些。

能把菜做好的人,哪怕只有几个拿手菜的,也已经击败全国90%的用户。

为啥这么说呢?

做菜这事儿,实在是不容易。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对炒菜这事儿特别着迷,可就是做不好吃。

我那会儿就觉得,把土豆排骨炖的骨肉脱离,鲜香软嫩,同时土豆还绵密沙软这事儿,比立体几何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还要难。

那会儿为了记住各种调味料和香料的作用,我甚至牺牲了早自习背英语单词的时间,早自习一个小时,别人都是背单词,背古文。

我偷偷拿个纸条,背调料背香料,结果单词跟古文背的滚瓜烂熟,调料还是没记住。

后来学厨了以后,回过头来复盘才发现,学厨这事儿贼不科学。

我读了20年书,大学毕业到了单位还得培训几个月,才能上手操作设备。

而做菜呢,我刚进厨房,我家老太太就给了我把铲子,让我把锅里的菜扒拉熟喽。

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实践的时候手忙脚乱不说,油点子烫人那是一烫一个准儿。

这篇文章里,分享几个对我很有帮助的烹饪原理,希望能助大家厨艺大增。

01-烹饪手法与温度

温度对于味道的耕耘,几乎出现在我每篇文章中。可以说没有温度,就没有烹饪这件事。

在温度的作用下,味道进行释放,分解和融合的过程。

例如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味道在碰撞中被释放出来。就像各种油脂,加热后藏在他们体内的香味因子才会露面。

当温度达到香料军团中挥发性油的沸点时,香料才会乖乖交出全部香味,所以我才说,香料欠炸。

温度还可以作为“催化剂”,辅助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发生,例如红薯烤过以后会变得香甜,是因为没有甜味的多糖,分解成了甜蜜的二糖或者单糖。

更甚者,在无酶高温下,糖和蛋白质之间的美拉德反应,产生奇特的鲜香跟褐变,被广泛应用于西餐烹饪中,他的代表作就是蛋挞和煎牛排。

还有被咱们中餐厨师玩儿的出神入化的糖色,就是依靠温度帮助下的糖焦化反应。

而温度对味道最大的贡献,是赶走异味。

葱姜酒也好,香料也罢,他们都带着去腥去异的鲜明标签。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去腥这件事90%的功劳是温度的。

排骨的焯水,鱼肉的煎炸,肉丝的爆炒,才是他们去掉腥味的主要过程。

那么,从温度这个要素的角度看去,最典型的烹饪手法“炒,煎,炸,蒸,炖”会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说做菜时热量的传导过程:

从灶火开始,热量向锅体传递,锅体之后是油脂,然后是水,最后是食材,在特殊条件下,食材和水中间还有可能存在蒸汽。

热量在从火到食材的传递过程中,因为比热容和沸点的原因,温度会越来越低。

这些热量的传递“介质”,温度大概如下:

火焰

800°C-1400°C

铁锅

500°C以上

300°C

水蒸汽

可超过100°C

100°C





再结合常识,我们大概可以推断出,不同烹饪手法,按照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如下:

炒,煎,炸,蒸,炖。

反过来说,温度越高,需要控制烹饪时长越短,否则会造成营养的流失和味道的“变质”。

那理解了这个烹饪原理,会对做菜产生什么帮助呢?

以一道红烧排骨的做法为例吧,

第一步,泡水,理论上常温下给分子运动足够长的时间,血水大部分会渗出的。

第二步,焯水,宽水面,中小火,慢升温。睡着温度缓慢提升,内部血水会加速渗出。

小火,宽水的原因,同样是延长温度上升的时间。

焯水的时候,可以加点葱姜和花雕酒,辅助去腥。

第三步,炒。焯水的温度,受水的沸点限制,100°C左右,是没办法激发出更多的肉香的。

把排骨下锅炒,温度的升高会激发肉香,并炒出油脂。

下葱姜爆香锅,同时下点八角,桂皮和香叶,把香料也炒香。

第四步:下酱油,炒香。下酒,炒香。

第五步:加热水,烧开以后放老抽调色。

第六步:盐,糖,胡椒粉,酱油调味。

第七步:继续开大火煮10分钟,排骨上色,异味儿挥发。

第八步:加点儿山楂,盖盖子,转中火炖就行了。

30到40分钟的时候,把姜检出去,料味儿太大的话,把香料也检出去。

还有一种做法更复杂点的,蒜香排骨。

第一步,泡。第二步,焯。

第三步:放点葱姜和八角,桂皮,小茴香,盐,高压锅压20分钟。

第四步:取出来晾干水分,下锅炸。把肉炸香,把油炸出来。

第五步:炸好的排骨捞到盘子里,铺上蒜末,上锅蒸30到40分钟。

第六步:出锅放上鲜蒜末,热油泼香。

02-借香

有些食材,天生就是香的。自然就有些食材,天生就不够香。

像是大部分的绿叶菜,鲜味有余但香味不足。

直接下锅炒的话,仅仅靠炒菜的油,势单力薄的很难把香味儿立住。

最基础的办法,是炝锅,葱蒜香味儿,提升香味种类。

还可以先放点花椒,等油热了捞出去,再下葱姜炝锅,这么一来,就有了四种香味,油香,葱香,蒜香和椒香。

不怕麻烦的,还可以加点猪肉,能把香味再提升一个层次。

这就是“借香”的原理,也是最典型的“香味堆积法则”体现。

为什么要堆积香味?

植物油香,葱蒜香,花椒香,猪油香,一道简单的绿叶菜,有必要用到这么多香吗?而且都是香味,不会重复浪费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部门有5个人,都是做设备调试工作。

有人是急性子,急活儿给他,准能完成任务。

有的是慢性子,复杂繁琐的工作交代给他,完成的比谁都好。

有人思维跳脱,遇上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往往他能有奇特的点子处理。

还有人啥活儿都能干一点,哪里项目缺人手,他总能立刻顶上去。

即便是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但因为人与人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互补提高的结果。

炒菜增香也是一样,料香,葱香,油香虽然都是香,但略有差异。

把他们结合到一起后,能在纵向上丰富香味种类,给食客带来“丰富”的香味体验。

食材界,还真有十分缺香,而且也是鼎鼎大名的,例如鱼肉。

鱼肉蛋白质丰富,鲜味十足,但香味却差强人意。

使用五花肉或者猪油,给鱼肉补香,其实已经算是常识性的烹饪处理手段了。

就是补香的时候别偷懒,记得先把五花肉炒香,把猪油炒出来再炖,别直接扔锅里炖就行。

03-“三次放盐法”

我学做菜的时候,遇上的最大的阻碍就是放盐这事儿。

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按理说,咸了,淡了,不咸不淡这三种结果,用概率学推算,不咸不淡的时候最起码也得30%吧。

可偏偏我总是懵不对答案,咸了和淡了各占50%。

其实呢,我这心态就不对,这明明是道解答题,我非按照选择题去懵答案,能做对才怪呢。

学厨以后,我就一直研究怎么能把这道题做成满分。

直到有次看到了个视频,通过三点定位法,来确定消防喷水管和天花板吊顶的位置,突然来了灵感。

通过三次放盐法,来定位咸淡的平衡。

初期的时候,我就强迫自己改掉只放一次盐的习惯。

想要一步到位,得依赖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以及大量的运气。

那就把大跨步,转变成小碎步。每次少放点,多放几次就好了。

这个逻辑,也借鉴了自动控制原理里的最基础的精益控制方法,小步长,多轮次。

但这有一点麻烦,就是多次放盐,会增加操作的困难程度,也会因为时机把握不好,破坏味道的形成。

经过多次试验后,就变成了后来的“三次放盐法”,并且一直用到现在。

第一次:底味盐。

肉类食材,只靠炒锅里那点时间,很难让味道进到食材内部。

下锅前,先放一次盐,入底味儿。

同理可推,炒鸡蛋的时候,给蛋液放盐,也是底味盐。

第二次:调味盐。

盐是百味之首,依靠他的能力来唤起食材本味。

调味盐,算是正式放盐的阶段。

不过呢,遵循一个原则:先调色,后调味。

调色用的生抽,老抽,甚至蚝油也有点调色的本事,他们本身都是有盐味儿的。

等这些调味料放完以后,尝一尝当时的味道,再放盐调味儿。

兴许哪次手一哆嗦酱油放多了,不加盐都咸了呢。

第三次:定味盐。

上一次放盐以后,调料味和食材味开始互相纠缠,会产生一种融合后的味道。

这部分味道,就是菜品的主味儿了。

不过呢,总有可能哪个味道还会欠缺一些,人非圣贤嘛,谁能把握调味料的剂量都是最合适的呢。

所以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可以再下一次定味“盐”,或者叫做定味“咸”。

因为有可能缺的不仅是咸味,有可能是鲜味,有可能是味道太薄了。

最后的定味盐,可以选择调料界的六边形战士,酱油。

可以同时补充多重味道,提高工作效率。


得了,文章总有结尾,但创作还会继续。

诸君,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9_186371.html
上一篇中国最“尴尬”的5种早餐,本地人当“宝”,外地人根本就吃不惯
下一篇水煮虾时,水开下锅是大忌!大厨:牢记3点,虾肉鲜嫩无腥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