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耀武、杜聿明、等人获知即将被特赦,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

王耀武、杜聿明、等人获知即将被特赦,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国民党高级将领被我军俘虏。多年后,经过战犯管理所的改造和学习,大部分人都得到了中央特赦,拥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得知获得特赦资格,国民党战犯有着怎样的反应?

重见光明,从头开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对如何处理战犯的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蒋介石已经退居台湾,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可以被释放。

部分人则持有反对意见:人民政权初步确立,中国共产党应该将巩固和发展政权作为首要任务。

正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哪有一个国家,在战争还未结束后,就已经将战俘处理完毕?”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国内局势一度紧张,战犯的相关处理问题也暂时被搁置。

国际、国内情况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在处理战俘问题上多做思考,完全符合政策和形势需要。

1955年,中央就大赦问题进行讨论。对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提出的大赦问题,党外民主人士震惊不已。

中国共产党所发表现出来的民主精神,着实令人敬佩。也正因如此,各民主党派人士积极为大赦建言献策。黄炎培提议:“对于大赦,可以进行有教育性的、有原则性赦免。”

黄炎培

5月,党中央发布文件,要求各个省市委举行专题座谈会,将战俘的处理意见上报至中央。彼时中央尚处在一五计划攻坚克难时期,人们认为,此时释放战犯,恐怕会激发群众的怒火。

综合各种意见考虑,中央决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内,不进行战犯大赦。尽管如此,赦免政策却已经初步确立,大赦计划,只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周总理提出并参与制定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方针,而关押在战俘管理所的国民党战犯,与台湾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意味着,中央对于战犯问题的处理态度,应该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相呼应。

1956年1月,周总理作出批示:“释放十几个战犯,随时观察情况。”自此,中央释放战俘的大幕正式拉开。

3月,周总理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对战俘的区别对待,在对待日本战俘时,中央决定分批释放,至于国民党战俘,我党则制定了“不杀,分批释放”的基本方针。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中央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意见征求。

1957年,公安部经过调查,向中央提交了对国民党12名患病战犯的处理意见,大赦战犯政策正式实施,几乎近在眼前。

然而遗憾的是,不久后战犯释放工作因为国内形势的改变再度推迟。

195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国国内状况基本稳定,特赦政策的实施已然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中央发布的特赦令,进行首次国民党战俘特赦工作。中央首次赦免反革命罪犯12082名,战犯33名。

其中,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国民党集团高级将领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也获得了特赦。

获知即将被特赦,众国民党战俘有着怎样的反应?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得知自己即将被赦免的消息,宋希濂的内心十分激动。宋希濂,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国民党,因在东征中表现出色,在军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宋希濂选择跟随国民党,此后他先后担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等职位,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对立面。1949年12月,宋希濂及其残部逃往大渡河,最终被我军俘虏。

作为蒋介石的心腹,宋希濂一直对国民党保持着绝对的忠诚。即便已经被俘虏,宋希濂的态度依旧十分恶劣。

宋希濂

刚刚进入战犯改造所,两名战士负责控制宋希濂,为其拍照。令人们意外的是,宋希濂突然开始挣扎,将战士推倒在地。

战士误以为宋希濂要逃跑,便拔出了腰间的配枪。宋希濂说道:“枪毙我?好。去哪里执行?”

其余战俘见状,纷纷劝宋希濂低头,他却始终不以为意,“大不了就是拖出去枪毙。”战士们无奈,只能任由宋希濂发脾气。

第二天,宋希濂被解放军带走。正当宋希濂认为自己将要受到惩罚时,一名军官来到他面前,彬彬有礼地说道:“宋将军,请坐。”

这名军官就是战争中给予宋希濂致命一击的杨勇。杨勇就昨天战俘营中发生的不愉快向宋希濂道歉,经过一番交谈,宋希濂被说服,收起自己的脾气,安心在战俘营中接受改造。

宋希濂(中)

此后,宋希濂一直遵守战俘营的规矩,积极劳动,改造思想,终于在1959年12月获得了特赦名额。

听到自己在特赦名单中,宋希濂万分激动,一时间竟然不敢相信。

宋希濂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从那时起,我决定今后要继续改造自己的思想,做一名合格的新中国的公民。”

12月4日,宋希濂刚刚走出战俘营,好友陈赓便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前去迎接。

见到陈赓,宋希濂十分羞愧地说:“没想到我对人民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共产党还对我如此宽大。”

陈赓

陈赓回答道:“我党政策,向来既往不咎,只要认真悔改,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宽大处理。”听到陈赓的话,宋希濂不禁热泪盈眶。

特赦后,宋希濂不仅重获自由,还得到了我党的帮助。周总理亲自下令,帮助宋希濂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

1961年,宋希濂出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同年,在我党的介绍下,宋希濂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自1964年起,宋希濂担任过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1980年,宋希濂征求中央同意,前往美国探亲,随后定居美国。1982年,他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两岸的和谐与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直到1993年,宋希濂因病离世,享年86岁,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与宋希濂同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王耀武,在特赦消息发布的前一晚,同样彻夜难眠。1923年,王耀武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三期步兵。

1926年毕业之后,王耀武一直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抗日战争中,王耀武将手下的74军团打造成一支抗日铁军,国民党军中流传着“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的歇后语,王耀武卓越的军事才能,远在常人之上。

蒋介石与王耀武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派遣王耀武前往山东主持军政大局,我军攻打济南时,王耀武率领部下拼死作战,给我方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王耀武基于形势判断,向蒋介石提出了撤离建议。

然而蒋介石颇为自私,依旧下命死守济南,王耀武只能回到山东战区。两军相遇时,我军“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响彻云霄。

在猛烈的攻势下,王耀武再一次向蒋介石提出突围的建议,依旧被驳回。1948年,我军占领济南,王耀武乔装逃跑,跑到寿光被我军成功俘虏。

随后王耀武被转移到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接受改造期间,王耀武表现积极,多次得到上级的表扬,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在特赦名单内。

1959年9月,王耀武通过《人民日报》得知中央政府即将宣布特赦名单的消息,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晚上甚至起床去了6、7次厕所。

王耀武整晚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口中念念有词:“早进、晚进、早进、先出、后出”,以此来自我安慰。得知自己在特赦名单时,王耀武心生无限感慨。

王耀武在第一特赦名单内的消息传出后,群众对此曾经产生怀疑。红军时期,王耀武奉命抓捕方志敏,方志敏之死,王耀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放战争时期,也曾经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这样“负隅顽抗”之人,为什么能得到特赦?

首先,尽管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耀武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爱国将领,王耀武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耀武在战犯管理所时,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颇有顾虑。公安部长罗瑞卿劝说道:“你抗日有功,功是功,过是过。”

有了中央政府的承诺,王耀武彻底安心接受改造。我党向来赏罚分明,王耀武曾经在抗日中立下的功劳,是他日后他被特赦的重要考量。

其次,战俘营改造期间,王耀武认错态度十分诚恳。被我军俘虏后,王耀武曾经通过广播向蒋介石以及国民党军队喊话,劝告他们投降。

国民党高级将领选择归顺于中国共产党,这一事件无疑对动摇国民党军队的军心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后,国民党军队的瓦解速度也大大加快。

最后,在国共对战期间,王耀武曾经主动释放了我军人员。济南即将被我军攻破时,王耀武曾经主动率领手下,疏散当地的群众。

1948年,王耀武下达两条命令,第一,避免伤及无辜群众。第二,释放我军所有在押人员。与此同时,王耀武还给被释放的长官发放津贴5元,普通士兵3元,确保他们安全出城。

重获自由后,王耀武第一个见到的人,是在济南战争中将他俘虏的粟裕。改造期间,粟裕曾经评价王耀武:“他性格强势,内心强大。”

王耀武听到敬佩不已,粟裕对他的了解程度之高,也是他能够打败自己的重要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像粟裕这样的将军,想不打胜仗都难。”王耀武感叹道。后来,王耀武在全国政协文史信息委员会以及全国政协担任委员,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1968年,王耀武于北京逝世,享年64岁。

乐极生悲,命悬一线

国民党高级将领康泽,在得知自己即将被特赦的消息后,险些丧命。

康泽毕业于黄埔军校,曾经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多年来,康泽为国民党尽职尽责,给我党工作的展开造成了极大的困难。1949年,康泽被俘虏后,依旧顽固不化,拒不接受我党的改造。

长时间以来,康泽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向其他战犯传播反动思想,宣称:“只要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就要坚守民族气节,不能屈服!”

在康泽眼中,为国民党坚守,就是“坚守气节”,而绝不屈服的对象,自然是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人们常说,康泽是“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是愚忠的典型代表。

纵使狱中国民党同僚对康泽百般劝阻,他依旧不愿意放下自己心中的芥蒂。

康泽

有一次康泽突然心脏病发作,工作人员紧急将其送往医院,对他进行治疗。医护工作者尽心照顾康泽,并未因为他战俘的身份而表现出丝毫的不同。

与此同时,政府将最好的药物用于康泽的治疗,康泽内心颇为感动。

康复出院后,再回功德林的康泽已经是另一番光景。曾经发表反动言论的他如今成为共产党思想的宣拥护者,他积极学习新思想,加紧劳动,得到了战犯管理所的表扬。

康泽的表态,也为功德林中其他不愿意接受改造的代表做了表率,人们笑言:康泽这块臭石头,竟然也低头了。

1963年,康泽得知自己即将被特赦,心中万分激动,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疯狂。他在战犯管理所中来回踱步,逢人便上前握手,与他们交谈,不认识的人也不例外。

如此高的情绪起伏,让原本身体状况不佳的康泽有了性命之忧虑,他血压急速飙升,不一会儿就晕了过去,紧急被送往医院救治。

幸运的是,康泽的身体最终恢复正常。重获自由后,康泽万分感激地说道:“真想不到共产党能够如此宽宏大量。”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959年12月,周总理与陈毅在中南海会见了首批特赦的国民党战犯。当年,杜聿明、王耀武等人曾经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周总理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他们都曾经听过周总理的教诲。

多年后,周总理与杜聿明等人回忆起他们在黄埔军校的生活,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周总理询问他们:“你们下一步的志向是什么?”将领们愣在原地。不久之前,他们尚在改造所中,以战犯的身份屈辱生活着,而今他们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公民。

一时之间,众人都无法适应自己身份的改变。10年改造,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解甲归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杜聿明曾经是机械化部队的将领,动手能力极强,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木工。杨伯涛出身农民,可以务农为生。

邱行湘则打趣道:“我在国军将领中算是年轻人,有力气,可以成为一名搬运工。”

听到众将领的计划,周总理十分欣慰,他开口说道:“你们的志向很好,可是别忘了,你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有责任、有义务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

将领们解甲归田的愿望无法实现,因为政府已为他们找到了出路。

听闻周总理的话,众将领面面相觑。周总理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计划在全国设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你们可以以文史专员的身份,进入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在此之前,国家并无文史专员一职,为了解决国军将领的生活问题,我党煞费苦心。政府让将领们集中起来,不仅给了他们体面的生活,还将他们在战争时期的社会价值发挥到极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允许战犯进入中央工作,是双赢的结果。

196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布任命书,任命溥仪、杜聿明、王耀武等人7人,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正式进入国家机构工作。

众将领十分感激中央政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尽职尽责。作为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杜聿明在3个月后便完成了《蒋介石解决龙云的经过》一文,字数高达2万。

杜聿明

20世纪60年代,溥仪出版了《我的前半生》,讲述了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自己的亲身感受。

该书自问世以来,印刷次数高达21次,累计印刷量186.3万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沈醉的著作《军统内幕》,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战争岁月,作品一经面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正如历史学家胡绳所言:“他们所叙述的往往是旁人不可能知道的细节。有些资料可以视为某一领域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54.html
上一篇北京抗战背后有多少传奇故事?探秘“烽火印记”特展
下一篇身披袈裟的姚广孝:被成祖朱棣视为第一功臣,84岁归天,赐享太庙

为您推荐

国民党炮台群就在江阴要塞

国民党炮台群就在江阴要塞

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山前路,地处江阴市区东郊,因境处江阴黄山炮台军事要塞之地而得名,北滨长江,枕山负水。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