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代衙门的“苍蝇”是如何发家致富的?绝招高明,堪称经典

清代衙门的“苍蝇”是如何发家致富的?绝招高明,堪称经典

宋太宗在不断选拔文官,兴建衙门治理地方后,不忘对此进行了“题词”。他写了《戒石铭》立在各州县衙门旁,以此警示州县衙门好好为官:“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后来的大书法家黄庭坚又将这16字为官箴言重新书写,颁行天下。一直发展到清代,这种衙门文化越来越完整鲜明。

清代扬州衙门从暖阁到天花板都涂上红色,天花板和地上的篾席也都是红色的,意思是坐在这的官员要凭天理办事,不然就要“天诛地灭”。

当时对于好官提出了三个标准即清、慎、勤,据说提出者竟然是司马懿。据《晋书》记载,有一个叫李秉的很有才敢,曾任泰州地方官。他过去陪同司马懿时,有三位官吏来见,离开时司马懿对他们叮嘱说:“为官者要做到清、慎、勤。这样就不用担心治理不好地方了。”转过话头问这三人说:“如果要从三点中选出一个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回答说“清为本”李秉抢过话头回答说:“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司马懿称许说:“你的回答才抓住要领。”

顺治时期的宋权任顺天巡抚时,特意在衙门口题写:“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时,给各地方劝诫州县的厅堂也出了一个对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这些都说明有一些好官确实秉承了衙门最初提出的为官操守。

自乾隆中叶后,衙门风气日趋变坏,当时的郑板桥就曾深刻指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此后整个官场逐渐蔓延“千里为官只为财”的风气,造成了晚清吏治逐渐败坏。常听到“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以为只有穷人打不起官司就错了,就算当时清朝的富人们也打不起官司。在当时凡是涉及官司,要承担种种费用:什么盖戳费、告期挂号费,传呈费、纸笔费、取保费、差役承票费等等甚至二十余项,这些费用有钱人也承担不起,没等打官司,已经倾家荡产。衙门里的差役往往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上门服务,所谓传纸费、坐差费就是因此得来。为了“招揽”生意,这些衙门差役开通多项“附加服务”,道光时期徽州府衙的附近甚至形成了出租一条街,租户大多都是衙门里的门丁、长随、幕友,相当于“官司中介”一条街,出租者为了让房子租出高价,特意用一些年轻女子吸引这些衙门人员,俨然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在这种情况不断的恶化,清代衙门司法腐败日趋严重。

衙门中的小鬼儿

州县衙门的衙役大体概括为三班,所谓“三班衙役”,皂班直接服务地方官,快板分为“马快”和“步快”,主要负责奔走驱使,侦查密探,也称为“捕快”。另外一班叫做“民壮”,负责看管门户,管理粮食收入支出和参与衙门的杂务,如伙夫、后厨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编外的临时工”的薪酬完全是地方官自掏腰包,有的县太爷光仆从就有几十个,虽然位置低微,但却是“宰相门人七品官”,其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在当时清政府虽然明确规定地方官所带长随数量有着明确要求,如知府可带30名,同知带20名,知县带20名,这些人掌握着主官的一切权利部门,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富贵双全”的门政大爷。俗语说,阎王好见,小鬼儿难缠,说的就是这些给官员看门的。在众多的长随中,能够称得上“大爷”的,只有两类,一类是门政大爷,一类是签稿大爷。其中“门政大爷”的主要收入,如果不打通这个看门“小鬼儿”,想见“阎王”绝无可能。因此给当官看门的往往是富致千金。州县长官到上级衙门办事更是如此,平时在地方耀武扬威,见了上级官员的“门政大爷”也必须谦恭孝敬。

这只是衙门中的一类“小鬼儿”,以此可知,清代衙门坐的虽然是官员,实则被一群看似卑微出身的社会人员全面把持,从长随、师爷、衙役,这些都成了迅速腐化清代执政基础的蛀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0413.html
上一篇圆明园四十景之首的正大光明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斗罗大陆:戈龙登场,朱竹清和戴沐白获取魂骨,菊斗罗带队偷袭

为您推荐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