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自驾青海不妨去一趟“小北京”!湟源:吃的喝的玩的几乎是非遗

自驾青海不妨去一趟“小北京”!湟源:吃的喝的玩的几乎是非遗

一方水土就有一方风物。

每当去一个地方旅行时,除了看风光、看古迹,还会对当地风物充满期待。当我站在湟源的日月山上时,脑海里不禁冒出了这八个字——“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广阔天地间,湟源的风物,究竟是地理上、文化上得天赋较厚。它是大美青海的重要组成,是西宁周边的一个重要旅游胜地,素有“海藏通衢” “海藏咽喉”之称。

历史上的湟源,在清中晚期是西北最大的商贸重镇集散地之一。经济繁荣既带来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也丰富了当地风物。

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摸清湟源的“风物大概”,不妨就去丹噶尔古城走一走。

这座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的古城,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有“茶马商都” “小北京”之美称,可以想象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贸易交流之繁华、建筑结构之气势,以及民俗风物之地道。

湟源里脊——“青海老八盘”里的头一道热菜

在青海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公示中)中,湟源酸辣里脊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作为是“青海老八盘”里的头一道热菜,湟源里脊是青海人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湟源人为之骄傲的一道菜。来到湟源,如果不去尝一尝这里的里脊(有酸辣里脊、糖醋里脊),就仿佛这一趟旅行会因此乏味不少。

在丹噶尔古城,有一家餐馆的湟源里脊特别火热,据说餐馆老板就是靠这道菜发家的(别问我是哪家餐馆,我忘记名字了)。

金黄酥脆的里脊端上桌时,千万别急着下筷。当服务员将熬好的浇汁浇到里脊上时,只听“呲”的一声,其香味扑鼻,这时才是真正品味的时候。

土火锅——小众火锅“大有所藏”

土火锅并不是青海独有的一道美食,它在西部地区很常见。但在我国庞大的“火锅家族”中,青海土火锅的存在感并不强烈。可既然来了,就不得不去尝一尝。

铜制的火锅看起来颇有年代感,青海人把火锅称为“锅子”。其锅底一般以牛羊肉炖煮过的清汤加少许酸菜制成,使汤色保持清亮,滋味天然醇厚(也有加辣,喜重口味)。

食材主要有牛肉、羊肉、丸子、土豆、豆腐、海带、豆芽、洋芋粉条、青菜、笋尖等,这些都是寻常风物,但合在一起且搭配肉的鲜美与酸菜的爽口,其整体味觉是享受的,齿颊留香的同时,又无肥腻之感。

这在我看来,青海土火锅虽“小众化”,但“大有所藏”,这对众多火锅爱好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惊喜的收获呢。

湟源陈醋——没有醋的牛羊肉,少了点风味

漫步在古城的主街上,除了古建的历史气息,空气中还弥漫着另一种醇香的味道——那就是湟源独特的美食配料:湟源陈醋。

湟源陈醋又称“黑醋”,最早出现大概是在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当地牧民最爱的美食配料。鲜嫩的牛羊肉与“黑醋”之间有着南方人难以理解的情感缠绕。

湟源陈醋主要原料以青稞、麸皮为主,然后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草药,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其传统生产工艺已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酿出质地浓稠、香味浓郁、冬天不冻、夏天不腐的陈醋。

严酿皮——丹噶尔八大名小吃之一

说起酿皮,几乎无人不知,无所不晓,主要流行于西北地区。但湟源的严酿皮,因“一字之差”却有了独树一帜的美食地位,是丹噶尔八大名小吃之一。

民国初年,湟源县有一名叫严添财的老人非常擅长制作经营酿皮,经他手的酿皮,绵软滑糯,香辣可口,滋味悠长,深受大众欢迎。久而久之,人称“严酿皮”。现如今,湟源“严酿皮”已传承近百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狗浇尿——幽默风趣的名称背后,是质朴无华的味道

在古城街头,许多小吃店餐饮店的门口的牌子上,几乎都有这么三个字——“狗浇尿”。

这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名称,乍看之下有“营销”之嫌弃,接触之后才发现幽默风趣的名称背后,是质朴无华的味道,其制作技艺列入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狗浇尿”是河湟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薄饼,主要材料是青稞,有的还会在面中掺入焜洋芋或者香豆粉,然后用清油(菜籽油)慢慢煎,因制作中油壶浇饼的动作形似狗撒尿而被称为“狗浇尿”,这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去垒造的灶台特别高,人们在煎至浇油的过程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翘起一条腿,该动作看上去就像小狗在墙根撒尿似的)

老酸奶和甜醅,谁也不能少了谁

炎炎夏日,不管你是青海的哪个地方,都不要忘记去吃一碗老酸奶,再喝一碗甜醅。

作为“中国四大牧区”之一,又有着“世界牦牛之都”称号的青海,真的是为一口醇正可口的酸奶提供了优质原材料(青海老酸奶分为农区酸奶和牧区酸奶)。在享受老酸奶的地道风味时,我还喜欢加一碗甜醅——这种吃法,正是在湟源的丹噶尔古城学会的。

甜醅和醪糟一样,都是酒的初级产品。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用青稞酿出成,后者是米。丹噶尔古城“余甜醅”是当地的老字号,其制作技艺于2023年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源皮绣——羊(牛)皮上的刺绣艺术

素有“海藏通衢” “海藏咽喉”之称的湟源县,在地理上占有得天独厚之优势,盛唐时期在此设茶马互市,开辟唐蕃古道。元代时期,为丝绸南路要冲。明清时期,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之一。

贸易与文化的不断往来与交流,促使了湟源人对湟源皮绣(也称丹噶尔皮绣)的发展,是“青绣”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湟源皮绣取材各类特制的皮张,用毛线、皮绳、马尾、马紫等丝、线、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用盘、攒、堆、辫、绣等针法制作而成。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粗犷逼真、质感强烈。


掐丝唐卡——传统手工艺的再升华

绣,是一种艺术呈现;“掐”,也是一种艺术呈现。不同手法,却共同构成了青海最灿烂的文化。

在丹噶尔古城内,一家“掐丝唐卡”门店十分醒目。掐丝唐卡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工艺的青海民族工艺品,近些来特别火热。

一根金箔丝或铜丝,在手艺人的上下翻转,左拼右剪中,变得灵动而充满活力。再将当地天然矿物质和植物原料研磨而成的颜料对其上色,一幅幅色泽艳丽的掐丝唐卡便逐渐成型。如果,你对唐卡艺术充满兴趣的话,不妨也了解一下掐丝唐卡哦,

湟源排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置身在经纬交错的古城街巷深处,你会发现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一种别的地方未曾出现过的灯具,即湟源排灯,2006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是一种民间节日彩灯艺术,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广告牌灯箱。

当时,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里面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有底坐、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灯,并且逐渐成为湟源县民俗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其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多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其融绘画、堆绣、刺绣、剪纸、书法、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老的湟源,厚重的丹噶尔古城,所呈现给我们的地道风物远不止这些。

它还有胡辣羊头、胡辣羊蹄、罐罐茶、羊肠、手抓等美食(考虑到篇幅有限,只能忍痛割舍),这些构成了湟源最地道的风味与人文,它们伴随着时间的流淌,在厚重的历史之外延续着丹噶尔古城的烟火气,慰藉着每一个旅人的心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86366.html
上一篇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徽州。
下一篇他们自驾52天15000多公里,完成一段值得回味一生的旅程!

为您推荐

人人人!南京挤爆了!创历史高峰!

人人人!南京挤爆了!创历史高峰!

昨天,南京全市接待游客量达176.8万人次!昨天,游客接待量前五的景区分别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钟山风景区、玄武湖景区、红山动物园、牛首山文化旅
青海湖景区最新公告

青海湖景区最新公告

自2024年4月1日起,青海湖景区将按照旺季门票价格执行,不再执行淡季优惠票价。具体执行情况如下:成人门票价格:二郎剑景区:90元/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