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聊《三国演义》:谋士贾诩何以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

聊《三国演义》:谋士贾诩何以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

作者:李大奎

在谋士如云的三国时代,有"第一毒士"之称的谋士贾诩,不仅在频频换老板的过程中得到才华的施展,还始终得到重用,在乱世中求得自保且高寿而终,成为妥妥的人生赢家。以致《知乎》填了一首《浪淘沙》胜赞:

烽火自难休,乱武春秋。

料敌决胜贯奇谋,算尽机关天莫测,毒士风流。

功过后人忧,今世无求。

闻达何必寿乡侯,只愿平生帷幕后,幸至白头。

贾诩是如何做到的呢?不妨说道说道。

一、有随机应变的智慧

原来出生于公元147年、卒于223年的贾诩,乃甘肃武威人,西汉重臣贾谊之后。在世代高门贵族教育的熏陶下,贾诩自小就聪慧过人,有随机应变的智慧,即便处在困境也能转危为安。

他年少时期遇到的一件事便足以佐证。

贾诩举孝廉后不久生病,遂与同乡数十人返乡休养,不期途中突遇叛乱的氐人,不仅将他们的钱财抢劫一空,还五花大绑欲送到目的地后全部杀掉。

贾诩没有惊慌失措,到达目的地后,突然向其头目说道:"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氐人大惊,因"段公",也就是威震西土的边将段颎,领太尉衔,十分了得,当时没有人能得罪得起。于是,没有时间详察的氐人只好无奈地放了贾诩,还客气地礼送他回乡。

贾诩就这样转危为安。

二、有精准的形势判断

不久,贾诩便在凉州军阀董卓的军中得到任用,当上顶级谋士。董卓成了贾诩的首任老板。只是,专横残暴的董卓虽抓住机会入主洛阳,却在把持朝政迁都长安后,被司徒王允联合吕布等人密谋杀害。

一时,西凉军人心惶惶。董卓手下李傕、郭汜等束手无策,匆促间打算解散军队各自逃亡。

危难时刻,贾诩毅然站了出来,向李傕、郭汜等人分析形势后果断建议,眼下西凉的队伍不能散,唯有合兵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才会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此举若成功了,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号令天下,即便失败了,那时出走或逃亡也不迟。

正是贾诩此番精准的形势判断,又打感情牌和竭力的鼓气下,李傕、郭汜等将领才重振信心和力量,发动了有名的"李郭之乱",成功地攻下长安。

不过,李、郭二人毕竟利欲薰心,目光短浅,不久便为谁当老大而大打出手。贾诩眼见"竖子不足与谋",没有接受高官显职,仅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尚书职务,后来改任光禄大夫。

公元196年,因母亲过世,49岁的贾诩便辞职奔丧,离开了李、郭掌控的朝堂,这一乱哄哄的是非之地,转而投奔同乡华阴将军段煨。

三、有独到的识人眼光

贾诩率家小到了段煨那里后,也得到段煨的看重,委为心腹谋士看待。

只是,段煨忌惮贾诩超高的威望,担心贾诩会影响他军中的地位,不时表现出惴惴不安。贾诩洞察到这一情况后,立马应宛城张绣的邀请,毅然独自到张绣那里施展才华。

段煨也就放了心,仍厚待贾诩的家小。张绣正苦于缺高级谋士的辅佐,见大才张绣远道而来,也很高兴,当即拜为军师。在贾诩的主导下,张绣迅速与荆州刘表结盟,防御实力强大的曹操。

在曹操率大军讨伐张绣时,贾诩利用袁绍引军偷袭许都之机,果断献策"形势已变、速追可胜",将撤退的曹操打得狼狈不堪,还折损了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等。

当曹操和袁绍后来在不断争斗与角逐中发展成为北方两大军事集团,都发出橄榄枝,邀请实力偏弱的张绣加盟,张绣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时,贾诩再次以独到的识人眼光,建议张绣归顺曹操。

在贾诩看来,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名正言顺,且志向远大,会不计前嫌,又因那时曹操的兵力相对袁绍势弱一些,结盟意愿更强。此时,张绣投奔过去,更为有利,更会得到看重。

果不其然,张绣投奔曹操后,一代枭雄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不仅善待张绣,任用贾诩也很大气。

由此,贾诩成了曹魏集团四大有名的谋士之一,得以尽情施展自己了不起的谋略才华。

四、有深度的人性揣摩

不过,贾诩在出谋划策时,深知老板曹操的猜疑心很重,为其效劳很是小心翼翼,十分注重人性揣摩。

公元208年,曹操一统北方后急切地打算亲征孙权,贾诩提出宜等待良机。但曹操没采纳这一正确的建议,贾诩见此便没有坚持。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三国鼎立之势形成。曹操面对贾诩也只好哈哈大笑,说不上责怪的话语。

不过,冷眼观察各方势力彼消此涨后的贾诩,深感政治的险恶与残酷,便逐渐低调起来。尤其是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的忧郁而死,更让贾诩收敛举世惊叹的谋士锋芒,一改过去稍显张扬的为人处世风格,转而韬光养晦,不轻易发一言,后来更是闭门不出。

在曹操询问立曹丕、曹植等世子谁为继承人恰当时,贾诩心知曹操已偏向曹丕,便委婉回复:"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巧妙地建议老板当然是吸取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前车之鉴为佳。

贾诩由此赢得曹操的高度认可,也让未来的老板曹丕有了好感。后来曹丕便向贾诩求助,贾诩又献出了"不争即争"的妙招:"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长远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贾诩这一"不争即争"的大智慧,实际上就是巧妙地投雄主曹操之所好,指引曹丕向着曹操期盼的继承人当稳重、本份、孝道的方向出发。

贾诩的主张也就产生了实效,曹操最终没有考虑放纵率性的曹植为接班人,曹丕便顺利平稳接手曹操的基业。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不久即拜贾诩为太尉,封寿乡侯。

功成名就的贾诩自此退隐幕后,闭门不出,尽可能保持沉默,不参与派系之间的私下交往,即便是子女的婚嫁,也不攀结权贵,从而平稳地安度晚年,七十七岁时寿终正寝。

贾诩过逝后,得封谥号"肃",配享魏文帝庙庭,还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这就是乱世中求得自保且得以高寿的谋士贾诩,他在沉浮变幻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频繁换槽,均得到新主子的大用,成就了自己最完美的"第一毒士"之誉。

不得不说贾诩确实是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奉行实用主义最成功最圆满的谋士典范,是为叹!

【作者简介】 李大奎,七0后,贵州湄潭人,法学学士,文学与历史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8519.html
上一篇老照片:八路军队长柏广恩与警卫员,贾平凹和家人一张珍贵的合影
下一篇八路军沉痛教训:800名干部集中开会,忽然被日军包围残杀

为您推荐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算是位极人臣的待遇)。颍川派代表人物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人心隔肚皮,古代没X光,肚皮里的零件坏没坏,只能“望闻问切”,估摸着蒙,医疗事故更多。有的成了故事,更多的连故事都没留下来。因此,神医总是能得到人们的推崇。但神医照样会遭到医患关系,就比如华佗,甚至因为和曹丞相的互动中出现了问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01你敢说曹老板是弱势吗?古代的医患关系揭示了,庸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一共有二十六人,先后分六批进入,第一批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第二批最多,分别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十人;第三批一人,荀攸;第四批一人,司马懿;第五批一人,郭嘉。在这二十六人中,文臣有九位,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和王朗。文臣里面,为曹魏立下重大功勋的荀彧和崔琰两人没有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