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袁绍实力最强,为何败给曹操?毫无战略眼光,都不如汉灵帝

袁绍实力最强,为何败给曹操?毫无战略眼光,都不如汉灵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官员纷纷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进行着兼并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袁绍在北方崛起,占据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等地,拥兵数十万,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雄厚的军阀。曹操虽然占据着黄河以南地区,但整体实力远不如袁绍,可是袁绍最终却战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抛开官渡之战的具体战术问题,直接来看袁绍这个人!曹操曾与袁绍是好友,他对袁绍非常了解,“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其中“志大而智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问题,袁绍虽然志向很大,但却没有相应的智慧,也可以说是毫无战略眼光!

所谓战略,指的是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袁绍这个人做事,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我个人认为袁绍的战略眼光甚至都不如东汉著名的昏君汉灵帝!汉灵帝在位期间,重用宦官,卖官鬻爵,贪图享乐,搞得天下动荡不安。可是汉灵帝这个人并不笨,基本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官员的实力增强,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汉灵帝立即下令,在洛阳组建由自己掌控的西园军,同时还亲自骑马持剑阅兵。汉灵帝病重后,他的意识还非常清醒,下诏调董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实际上汉灵帝早就意识到了董卓是个威胁,所以想解除其兵权,将他调离老巢凉州。

董卓没有奉诏,汉灵帝不断下旨谴责,董卓没有办法,只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汉灵帝死后,朝中稍微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董卓是个祸害,但袁绍却劝何进调董卓进兵,来威胁太后除掉宦官。董卓进京后,实力并不强,只有数千人,鲍信建议袁绍发起突袭,可是袁绍却畏惧董卓,不敢采纳这个建议。

袁绍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出身!袁绍的家族是东汉的豪族,祖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事实证明袁绍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根本缺乏战略眼光。195年,关中地区爆发了李傕、郭汜之乱,汉献帝流离失所。沮授建议,“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可是袁绍却最终没有采纳。一年后袁绍后悔了,因为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都。除了对外政策的失误外,内部决策也出现了失误。袁绍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袁尚,所以将他留在了冀州,来辅佐自己,同时将长子袁谭镇守青州。袁绍死后,北方陷入内乱,袁谭、袁尚交战,曹操趁机一举消灭了袁氏的势力。

袁绍身边有很多人才,比如田丰、沮授这些人,连荀彧最初也是为袁绍效力的。可是荀彧发现袁绍不能成事,所以很早就离开了袁绍,投奔了实力尚弱的曹操。在荀彧看来,袁绍不过是个“布衣之雄”,是一个很平庸的首领。袁绍有“帝王之资”,却无“帝王之略”,刘备是有“帝王之略”,却无“帝王之资”。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5553.html
上一篇《收藏趣闻给孩子讲》秦琼和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
下一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你知道想当将军有多难吗?

为您推荐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算是位极人臣的待遇)。颍川派代表人物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
董卓进京时不过区区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真实原因有三个

董卓进京时不过区区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真实原因有三个

公元189年2月,汉灵帝病重之际,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朝廷的这个任命应该是把董卓手中的兵权拿掉,在此之前,董卓是前将军,率领2万人协助左将军皇甫嵩与凉州叛军作战并取得胜利,朝廷之前还想任命董卓为少府,但是董卓拒绝了。董卓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说明此时东汉朝廷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董卓很聪明,他牢牢地控制着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人心隔肚皮,古代没X光,肚皮里的零件坏没坏,只能“望闻问切”,估摸着蒙,医疗事故更多。有的成了故事,更多的连故事都没留下来。因此,神医总是能得到人们的推崇。但神医照样会遭到医患关系,就比如华佗,甚至因为和曹丞相的互动中出现了问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01你敢说曹老板是弱势吗?古代的医患关系揭示了,庸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一共有二十六人,先后分六批进入,第一批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第二批最多,分别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十人;第三批一人,荀攸;第四批一人,司马懿;第五批一人,郭嘉。在这二十六人中,文臣有九位,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和王朗。文臣里面,为曹魏立下重大功勋的荀彧和崔琰两人没有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