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陶凯:明初礼部尚书,制定明代乐章礼仪,协助修《元史》

陶凯:明初礼部尚书,制定明代乐章礼仪,协助修《元史》

陶凯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礼部尚书,出生在浙江临海的贫穷的家庭里,从小就热衷于学习的他很快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儒,经常以诗书来交友,有时候也会去教授乡亲人一些文化知识,渐渐地他就成了当地一个远近闻名的寒士。

等到朱元璋扫平天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用人不拘一格的他很多就吸引了一个,天下各地大批的寒士前来投靠,陶凯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任用的。

陶凯在当时的文坛里的名气很大,明末的大文学家李贽,曾经称赞其为姿性过人,才高学博,识见卓远,为文千言立就,这无疑是一个十分高的评价了。

陶凯在进京当官之后,朱元璋便委任他去协助宋濂、王祎等去修纂《元史》,完成后便被授以了翰林应奉,负责编纂《大明集礼》后来又做了大本堂老师,负责去教授朱元璋的第六字子楚王朱桢读书。

到了洪武三年的时候,陶凯终于升任为礼部尚书,他在位期间制定军礼及品官坟茔和乡饮酒礼等制度,还制定了科举考试的相关规矩,等到明年会试的时候,陶凯便亲自跑去当主考官,成功录取了吴伯宗等一百二十多位考生。

到了洪武八年的时候,陶凯被起任为吴伯宗等百二十人,后改为晋王府左相,在此期间,他曾经和张筹编集《昭鉴录》,里面记录有汉唐以来藩王的事迹,与此同时还和詹同更撰九奏乐章,修《洪武正韵》,对于明代初期的乐章礼仪制度的设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时,很多诏令、封册、歌颂、碑碣等等内容都是出自陶凯的手。陶凯是一个比较关心家族的人,他在修《元史》的时候,还腾出时间来以礼部尚书十八世孙的名义,为族谱作序。

陶凯是一个平易近人,热心教育和正义,勇于承担责任,顾全大局的人,对明代初期的国家和民众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官,却依旧遭到了朱元璋的屠戮。

据说,有一天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一起观看“吞舟之术”表演,老朱和百官都没有看出其中的道道来,但唯独陶凯一人看了出来。朱元璋由此心生猜忌,觉得自己是真龙眼都看不透这妖术,而陶凯却看出了,难道真龙天子会是他陶凯。在这样猜忌心的作用下,老朱很快给陶凯罗织了一个罪名,将其诛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76618.html
上一篇清朝屡战屡败,一位云南滇军将领却在中法战争中击毙外军最高统帅
下一篇百年“铁军”,“铁”在哪里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