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政府的忠臣,张勋复辟,孙中山:其罪当诛,其心可悯

清政府的忠臣,张勋复辟,孙中山:其罪当诛,其心可悯

张勋字绍轩,晚年自称松寿老人,1854年出生于江西奉新县,张勋在十四岁时,父母就去世了,自此成了无人管教的野孩子,很快就成为一个打架斗殴的小混混。

他于1883年投身入伍深得上司陆荣亭的赏识,五年后升任为正三品的参将,进入了大清高级将领行列。甲午战争后,随着淮军顶头靠山李鸿章失势,张勋在1895年来到天津小站担任了袁世凯的先锋官,这一年他已经41岁。在这里张勋认识了,同级别的段祺瑞、王士贞、曹锟等人,他对袁世凯个人那是相当崇拜,一切以袁大帅为马首是瞻。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跑路,张勋连忙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北上勤王,他一路步行跟随在老佛爷的轿子边上,任凭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在老佛爷周围,寸步不离。慈禧很是感动,特批让他骑马。但张勋表示,奴才跟着老祖宗走,才能保护安全。什么叫大清忠良啊,这就叫大清忠良。对于张勋的这种表现,慈禧那是相当的满意,回到京城后就将张勋留在身边。名义上张勋还是袁世凯的部将,但实际上已经是老佛爷的亲信保镖。

1902年,慈禧带着光绪去东陵拜谒,张勋也率部沿途保护。不久慈禧去世,张勋哭得都昏过去了,毕竟慈禧给予过他无与伦比的恩宠,虽然在实权上。张勋远远不能和袁大帅比,但论荣誉那也是不差,张勋头上有头品顶带,身上有黄马褂,身份是一品的提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壮勇巴图鲁的专属荣誉称号。因此,在张勋眼中,他的荣耀与官职,全都是老佛爷的恩宠。

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张勋当时驻守南京。凡是穿西装或没有辫子的人皆视为革命党,格杀勿论。把人头挂在树上或电线杆上示众。当革命军攻打南京时,他手拿鬼头大刀,赤裸上身跪在士兵面前,恳求他们为皇上卖命,并允许他们劫掠三日。但是这并不能使他阻挡革命浪潮。南京失守后,张勋退至徐州。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大清灭亡,张勋如丧考妣,只能无奈投靠了老上司袁世凯,但是他指着棺材誓死不剪辫子,以示自己忠于大清,他还告诫手下官兵们,谁敢剪辫子,老子砍他的脑袋。他也因此被人称为辫帅,他的军队也被称为辫子军。

不久,袁世凯废除共和,登基为帝,为了拉拢张勋,封他为一等侯。张勋以徐州为大本营,扩充自己的实力,手握2万重兵,控制鲁南及苏皖一带,并收留大批满清遗老遗少,他根本瞧不上民国,更恨民主共和。忍不了没有皇帝,中国必须让大清诈尸重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间互相争夺,大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间,也爆发了府院之争。黎元洪、段祺瑞都希望身为13省督军大盟主的张勋进京调和。

1917年5月到6月,张勋为复辟召开徐州会议,大家一致支持他。日、德等帝国主义也都说支持。1917年6月7日,自感良好的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军从徐州北上,张勋率军到北京城后,解散国会,开始了他的复辟闹剧,张勋率文武百官300余人,入朝跪拜小皇帝溥仪,宣布正式复辟大清。张勋担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首席议政大臣,总管政府行政权,被封为忠勇亲王,就在张勋高兴时,民国老百姓不干了,腐朽无能清王朝还想回来,醒醒吧,大清早他妈亡了,全国人民一致声讨,孙中山在上海立即发表讨逆宣言,抗议张勋倒行逆施,组织讨伐军,张勋的5000辫子军很快就被消灭了,他也跑到荷兰大使馆避难。随后逃到天津,1923年因病死去,享年68岁。张勋费心费力组织的复辟,既是一出闹剧,也是一场悲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62329.html
上一篇“花样”玩水,中国人一直很在行
下一篇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山河无恙,军魂不朽!

为您推荐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慈禧最喜欢吃的十道菜

主要食材和烹饪方法:清炖肥鸭的主要食材是老鸭,经过拔毛去脏器后进行腌制,然后放入磁罐中蒸煮长达七十二小时。在蒸煮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直到鸭肉变得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的大事小事、大人物小人物早已化作烟尘,只有那些流传至今的老照片,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彼时的社会图景。清军士兵,站姿端正。这位清军士兵站姿端正笔挺,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他的装束带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是晚清朝廷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的结果。端方(左)和陈启泰。这张照片拍摄于1908年,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陈启泰任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