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第一发现丨几江半岛宋朝至元朝空置约313年——寻找江津历史真相之一

第一发现丨几江半岛宋朝至元朝空置约313年——寻找江津历史真相之一

第一发现:几江半岛宋朝至元朝空置约313年

——寻找江津历史真相之一

谭云籍 谭蘅君

作者按:第一发现是我们研究《江津县志》和综合其他资料,发现江津文史研究者没有发现的东西,目的是抛砖引玉,给江津人民展示更精准的历史真相。

总体来说,《江津县志》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历史空白需要弥补。江津的历史事件和历代文人,以及数百进士在江津为官,还有一千多年来上千万民众的智慧奉献,组成了江津历史人文方阵。让他们重新活转当下,丰富江津人民的生活。借古鉴今,让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下师生能与江津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乃至废墟遗址等进行对话,文明就传递下去了。

研究《江津县志》以来,发现网上有少数研究者,不依文献,喜欢脑补,成为文化造谣者,导致一些人以讹传讹,殊为可惜。因此正本清源,为江津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寻找真相,应该成为研究者的一种责任。

比如有人称江津为唐城或宋城,如果深究《江津县志》会发现:从赵匡胤宋初乾德五年开始(967年),到约元朝建立后的至元十六年(1280年)间,几江半岛都不是江津县政府所在地。

这结论惊世骇俗了吧?

也就是说,几江半岛虽然从后周闵帝元年(557年)移到几江半岛后,绝大多数时间均为江津县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但约有313年被排除在外。

几江半岛作为宋城,肯定是不可能了。

那么这一说法的文献依据在哪里呢?不妨跟着文献去看看。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一、唐朝:江津县开启分割模式

从江津历史文脉记载来看,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江州到临江为永宁郡,江津属焉。

建安六年(201年),江津复属巴郡。三国时属蜀汉。

晋永宁元年(301年)江津为李特所据。永和三年(303年)归晋,改永宁为巴都郡,属梁州。宋齐复为巴郡,江津属益州。

(一)建县:137年稳定发展期

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县从郡城迁至“僰溪口”(原文“江州县自郡城移“僰溪口”),这是江津建县之始,但称呼叫江州县。

这是江津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

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重庆为武陵王萧纪所据,曾置巴州(今奉节,480年-483年),重庆属之,县仍为江州不变。

太清(南朝梁武帝)末年(约549年),萧纪改巴郡置楚州。

西魏(557年)改江州县为江阳县,置七门郡。江阳县是江津历史上的第二个名称。

七门郡在隋开皇三年(583)废除,存在时间26年。《江津县志·附废址》记载为:“西魏置,隋废,在七门滩。”

这是江津历史上第一个郡名,相当于现在第一个市级行政单位。虽然这个市级单位只管辖一个江阳县,不过那时江津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现在巴南区一部分、綦江县全境、璧山县一部分、永川县一部分。

这是江津历史发展中的第二个高潮。

后周闵帝元年(557年),江阳县治所,即县政府办公地点由顺江口移到几江半岛。《江津县志》原文为:“后周闵帝元年移今治。”

隋开皇元年(581年),巴郡废,重庆改叫渝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县,属渝州。《寰宇记》以“斯在江之津为名”。该名一直用到今天。

隋朝大业初(605年),罢渝州为巴郡,属梁州。唐武德元年复叫渝州。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附废址截图。

(二)分割:南西北三面被截除

以上历史时间,江津县行政管辖范围大体保持平稳,但到唐朝,江津开启了分割模式。

唐武德二年(619年),江津县南部截出一大片创建了南州,并置隆阳县,州治、县治均在今綦江古南街道内,是綦江建置之始。也就是说,唐朝之前,江津地域南面还包括现在的綦江大部分和南川小一部分。

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一次分割,也是截除面积最大的一次。

唐武德三年(620年),又分出江津县西面一部分土地设置万春县。武德五年(622年),万春县改名叫万寿县,地点在汉东驿即今永川朱家沱。目前城基砌石,尚存。居民掘土得碑碣,“万寿”二字隐隐可辨。这里遗留了标准的唐城轮廓。

当然《大众考古》2020年10月刊认为汉东驿考古发现更多的是宋代遗址,汉东城遗址为万寿县治的可能性不大。说明文献与考古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伪或证实。

万寿县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文献有争议,一是“百度百科”说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县并入江津县,合计458年。

二是道光《重庆府志》卷一“山川”云:“万寿废县,在汉东驿,距县西一百六十里,武德三年置,宋乾德五年废。”合计347年。

三是《江津县志·沿革》记载为崇宁元年(1102年)并入,合计482年。《江津县志·附废址》则记载为:“唐置,宋时废。在汉东驿。”

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二次分割。这次分割在约300-500年后回归江津,对江津西北辖地的影响不大。

唐至德二年(757年),又分出江津县一部分地盘设置璧山县。据唐《元和郡县图志》(公元806年)记载:“壁山县,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三次分割。

三次分割,最终影响了江津南面和北面行政管辖区域,并形成江津今天县域的大致格局。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二、宋朝:江津开启迁移县治模式

唐五代时,江津县被王建、孟知祥等先后割据。

宋乾德五年(967年),县政府所在地从几江半岛移到马宗镇,同时将江津县土地继续分割出鼎山县。鼎山县在乾隆版《江津县志·附废址》有记载:“宋置,旋废,在县南。”

《江津县志·名山》对鼎山的解释是“县地一里,形如鼎。南宋置鼎山县,后废”。

南宋设置鼎山县的目的,估计是继续沿用隋唐以来几江半岛数百年积累的政商及人文资源,或用于打造“山城抗蒙体系”阻击蒙军,但江津沿岸山脉确实很难选出优质军事堡垒,所以不久废除。

当然,鼎山县的设置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江津县政府已经迁到马宗。

宋朝的手段更狠,不仅延续了唐朝对江津县域的分割模式,还实施了对县政府行政中心的迁移惩罚。

不清楚唐宋时期江津发生了什么天象或政治震荡,江津遭到肢解并迁移县政府。这种大事,在古代来说,一定有不可不迁的理由。

乾隆版《江津县志》对迁移县政府的历史叙述为:“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宗镇,崇宁元年改渝州为恭州,并万寿县地入县隶焉。淳熙十五年升恭州重庆,元复今治。”

崇宁元年(1102年),从西部截出去的万寿县重新回归江津行政管辖。按县志说法,是分裂482年最终回归。万寿县建立比璧山县早,因此曾有一部分管辖范围延伸至璧山境内。

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宋乾德五年(967年)将江津县人民政府迁移到马宗镇;二江津县人民政府直到元朝才迁回来。这中间相隔了300多年。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对照《江津县志》的不同版本,在民国版里看得更清晰,因为民国版列了一个“江津县沿革表”,表格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时代,二是县别名。时间是从两汉至民国。

宋朝一栏,记载为:“乾德五年,徙治马宗镇。析治鼎山县,未几废。”徙,迁移的意思。

元朝一栏,记载为:“移今治。属重庆路。”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那么元朝“移今治”,大概时间是多少呢?

南宋景炎三年,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1279年钓鱼城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由守将王立开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

也就是说,从1280年开始,重庆路的行政部门建立,然后陆续开启各县的任命和行使县治权力。江津县政府从马宗迁回江津的最早时间,不超过1280年,几江半岛被县政府嫌弃的时间至少为1280-967=313年。

这也就难怪宋朝三苏、陆游等大文豪过江津,居然没有留下只言半语。

因为江津县政府根本不在几江半岛,彼时半岛人烟想来也不多。马宗离长江还有些距离(西面柑子溪最短20里,东面箭滩河30里),即便有官员文人邀请,对于赶路的人来说,也不方便。

还有一个历史细节值得回顾:公元1101年农历1月中旬(查黄庭坚年谱,1100年5月、10月均被委任,12月13从宜宾出川,1101年4月到达荆州),黄庭坚同志新婚儿子黄相携带江津籍儿媳妇石小姐出川时,到江津作客。好朋友李任道设宴,请江津县长冉木作陪,为了拉近与黄庭坚的关系,冉县长将一个亭子命名为“心舟亭”。

这亭有来历。冉县长在长江浅水边,发现一块大石头横卧沙滩,左右人告诉他说,这是江津原来的县碑。冉木急忙找人乘船取回来,将县碑置于原来的“想涪亭”下,然后重建了一个新亭。

当然,这意味着原来的“想涪亭”也毁了。

黄庭坚来江津,冉木写下《心舟亭记》,文章先说建亭。因为在江边水中发现县碑,以船取回,并建亭:“予过江皋,遇一石卧沙中,左右皆曰:‘此县碑也!’予闻之欣然,急维舟取之,得焉。既乃建置‘想涪亭’下,立亭以覆之。”

“江皋”有两个意义:1、江岸,江边地。2、江中。从冉木“急维舟取之”,可以理解为江边浅水中。如果县碑横卧在江岸,直接找人抬上来就行,不必用船。

然后说命名写记的原因。从江边弄回来的这块县碑,毕竟是文物级,亭子也壮观,当然要重新命名,并记载此事:“皇宋嘉定执徐,江邑还浦之碑,或曰亭亦壮观,是不可不名,亦不可无记也。”

最后说命名来源于黄庭坚的诗句:取黄山谷《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中的“江津道人心源清,不系虚舟尽日横”之句命亭,曰“心舟”,以书其上。碑刻之曰:“心以虚能容舟,以虚能载邑。素号‘难治’,期会之纷簿书之。”

这一命名,一箭双雕,既表明李任道与黄庭坚的友谊,又写出冉木县长对黄庭坚诗句意蕴的高度认同,留下了大师与江津的文化印迹。

为什么北宋时,江津县碑会卧于沙滩中?一直心有疑虑。现在明白了,只有一个理由:县政府迁移了。所以旧县府的碑被遗弃江边沙滩。江津县政府在原老公安局里面,位置相对较高。而石质县衙门碑刻居然横卧沙滩上,至少说明在那一段历史时期江津遇到过大洪灾。

这也许是江津迁县的理由之一。

当然,这件事本身还有一些疑点。乾隆版《江津县志·古迹》里面“心舟亭”解释为:“在县厅后十步,即‘想涪亭’旧址。知县仰谿冉木有《心舟亭记》,见艺文。”

这里的“县厅”自然是指修志时的清朝县政府位置。

乾隆版《江津县志》,“宋知县”有简介。冉木,姓冉,名木,字震集,号仰谿(企),籍无考。嘉定中除通直郎,知江津县通判,黔州军州长,于政事文章清畅,有声于时。所云“心以虚能容与?夫可止可行顺理而已”之句类,涉理学。

这疑点在哪里呢?既然“心舟亭”古迹“在县厅后十步”的“想涪亭”旧址,那说明当年冉木知县陪宴黄庭坚的地方是在几江半岛老县城,不是马宗镇新县衙。

为什么不在新县衙而在老县衙?是因为石知县的老家在几江半岛?冉木知县专程从马宗过来陪酒?还是当时宴请黄庭坚的主角李任道家在几江半岛?

黄庭坚在一封书信中提到李任道的情况:“李任道本梓人而寓江津二十余年。其人言行有物,参道得其要,老成人也。”李任道作东,估计李任道住在半岛老县城。

黄庭坚《介卿帖》有“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道直之女,附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谅家在江津,黄庭坚带儿媳出川,自然石小姐要顺道回娘家辞亲远行。

抑或是为了方便到20里外的固城山去看望隐退清修的通直郎冯寿?或者是新迁县政府后,几江半岛老政府公用资产还同时兼管兼用?或者那时的几江半岛作为“鼎山镇”或“几江镇”,也是江津县(马宗)新县府的重要大镇,也在延续着一些类似县政府的功能?

总之,宋朝留给江津很大一个谜。这就难怪江津第一个书院建在五举(五举书院,公元1008年,也是重庆市第一个书院),而不是几江半岛。但第一座文庙(公元1064年,江津县令郑谔建),也在宋代,却建在几江半岛,而不是马宗治所,这就又想不通了。

那时的几江半岛,在马宗治所外,究竟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呢?

难道那时几江就设置为江津县城市副中心?或者,已经提前策划建设马宗与几江双城经济圈?以长江为纽带,以綦河为辅助,有效利用半岛数百年历史底蕴,实现两城人民共同富裕?

三、马鬃:江津县治300多年

马鬃,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东面,缘云篆山西南侧的一处坡丘岚垭上。因场地与物形似,其垭口如嘴通连,故得名“马鬃嘴”,后又简化惯称为“马宗”至今。

马宗现在还留有“故城基址”,是实实在在的宋城故基。

先看文献:清乾隆《巴县志》卷一《山川》云∶“固困山,二甲。城南八十五里,即马鬃嘴之坐山,有江津故城基(在江巴交界处)……”

道光《重庆府志》卷一《舆地·城池》记:“江阳故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宋乾德五年移治马鬃山。今江巴交界之固圉山也。”同卷《山川》:“固圉山,县南八十五里……城址即江津故治。”故治,就是老县政府所在地。

民国《巴县志》卷一《山脉》:“有固圉山,即云篆山发端处……父老相传有江津故城遗址,今荡然矣。”该乡、村皆因山而得名,故其位置可以确定于此。

为什么选择这个位置呢?看看卫星地图。

6496a75bcba9504ae6ea7698feeafdf.png" />

图注:宋代江津县政府所在地马宗镇卫星图。

641f7b80b481d1296.png" />

图注:宋代江津县政府所在地马宗镇卫星图。

从卫星图上可见马宗作为县政府所在地的理由。

一是马宗镇符合古代建城的风水标准:坐北朝南。北方玄武位有固圉山为起点的云篆山为靠山,龙脉清晰。前方近处有一些溪流,远处即为綦江河,可谓朱雀舞于前。左有南山,右有龙门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方案山、朝山俱备,可谓天然吉地矣。

纯粹从风水角度,确实胜过几江半岛。也难怪延续了近1500年的水西安氏老祖宗的坟要葬在珞璜。

二是利于防守。除了外围有綦江和长江作为天堑外,四周均有山脉。后面北方是云篆山,东边铜锣山脉穿过长江伸入江津界内,叫南山。西边中梁山脉穿过长江进入江津界内,叫龙门山。这两条山脉除了各自守护东西防线外,余脉差点相连,合象一扇门一样,守护着江津县政府的南大门。

三是利于生存。东边的箭滩河,西边的柑子溪,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溪泉井池,完全胜任城市生活用水。如果宋代这两条溪河能简单通航的话,那交通就完美了。

四是利于管理。从唐代开始,上流有汉东驿,此处有僰溪驿。无论宋代时僰溪驿在顺江口,还是在珞璜王家梁处,对马宗江津县政府来说,都利于管理綦江和长江河段的商贸交通。

最关键的是,此处再无几江半岛的水患。

与几江半岛相比,对以水道为主要交通的古代来说,唯一不足可能就是交通略弱。

历来江津文史爱好者对宋代迁城这段历史研究不足,甚至许多民国地理历史大师均直接忽略,更勿论当下江津人了。

因为研究与宣传不足,导致现在珞璜工业园区的开发,无论道路命名还是园区、小区名称,都很难看到马宗曾经的辉煌和宋城的审美,也让珞璜人无法产生对居住地的文化自信。

四、江津:明城或清城有依据

元朝江津县政府重新迁回几江半岛,根据《江津县志》所载筑城来看,四面皆土墙。

《江津县志》有文献记载的筑城史约470 年,较大的筑城修城,大概有十一次。可参看我们写的文章《江津城史:470年历经11次修葺》。

最早记载是明朝成化七年(1472 年),东、西、南三面沿用土墙。北面濒临长江,易有水患,用条石砌成。

《江津县志》载有邹鲁的《筑城记》。

当然,本文所得结论只是根据文献进行推理,并不等于正确或错误。所谓第一发现,也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江津文史研究者指正,打通江津历史文化的任督二脉,让江津人更清楚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究竟发生过什么?

当然,对于300多年来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几江半岛,又有些什么故事呢?

1500多年来,与其他县政府所在地一直固定不变不同,江津经历了顺江口、几江半岛、马宗等治所。其境,还有七门郡治和以汉东驿为治所的万春县和万寿县。

还有学者考查以龙门或油溪为治所的乐城县,虽然县志未载。

如果这些都算上,按古代城建标准,江津至少有5处吉地已经尝试过成为县或市政府所在地。

对全国县级单位来说,这种情况也算有点特殊了吧。

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研究领域:历史,教育教学,写作。主编图书200多本,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谭云籍,成都环投集团,研究生毕业,1990年出生,江津人。研究领域:计算机、文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3107.html
上一篇【大美陕菜】大唐长安“团膳”之百司和地方“公厨”
下一篇720贾南风:历史上有名的放荡女皇后,一手造就“八王之乱”

为您推荐

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

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

过珠江三角洲沿海岸继续西南行,便可到达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面积13225 km²。雷州半岛区位优越,位居粤、琼、桂三省交汇处,控扼琼州海
西岸半岛丨山湖为序,见证成都的岛

西岸半岛丨山湖为序,见证成都的岛

“湖光好,千岛嵌珠玑。动荡微波迎晓日,巍峨高阁沐斜晖。”当代才女吴无闻先生游杭州千岛湖后,提笔写下了这么一句诗,以极致的笔墨赞叹杭州千岛湖的水光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阿合马:元朝丞相,忽必烈宠臣,被30斤重铜锤砸死

1282年,丞相阿合马迎接真金太子回京,王著从袖子中拿出30斤重铜锤,将阿合马的脑袋砸碎。阿合马,元朝平章政事,位列丞相,主管财政。忽必烈时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都是“理财”能手,结果都很惨。客观看待,阿合马很有能力,但元朝“儒臣”派与“理财”派斗争激烈,忽必烈又奉行扩张政策,阿合马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宋朝过大年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宋朝过大年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宋朝压岁钱称为“随年钱”(选自《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         木版年画《神荼郁垒》         手擀面在南宋时期传入日本,沿用了“馎饦”这种古称    如果把历史的指针往回拨一千年,我们将抵达宋朝,接触到另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在那里,人们过年未必返乡;年夜饭的主食既不是饺子,更不是汤圆;大年初一凌晨,人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