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安石为何爱骑驴

王安石为何爱骑驴

段培华

王安石,字介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变法家喻户晓、近千年来众说纷纭;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留下不少名垂千古的诗文佳作。这样一位人物却与毛驴有着不解之缘,晚年罢相后,他归隐江宁,常常骑驴郊游,毛驴走到哪,他就去哪,随遇而安;他的诗作中,还有两首专门写驴的。那么,王安石为何与驴有着不解之缘?

王安石画像

究其缘由,那是王安石特殊的心心念念。壮士骑马,逸士骑驴,古代有许多喜欢骑驴的士人,在喜欢骑驴的人中,闲适隐退有之,失意落拓有之,而王安石骑驴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不愿坐轿。《邵氏闻见录》记载,王荆公辞相位,惟乘驴。或劝其令人肩舆,公正色曰:“自古王公虽不道,未尝敢以人代畜也。”王安石骑驴不坐轿,是心中贵人贱畜,以民为贵,不想把人当牲畜使。应该说,这和他早年的行事气度是一脉相承的:早年任地方官时,在多地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即使是后来变法中造成扰民后果的“青苗法”,本意也是考虑百姓利益的,且在地方初步施行时有着积极成效。

骑驴的背后,是王安石简朴习性的延续。相对于马而言,驴既低小而不甚骏,且驴的价格比马低得多,骑驴是一种朴素。《曲洧旧闻》记载,王安石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所择,自少时则然。《邵氏闻见录》记载,早年的王安石,入仕后仍通宵达旦苦读,经常早上蓬头垢面地去衙门,以至于被长官韩琦误解。生活中王安石没有特别爱吃的菜。《曲洧旧闻》记载,有一天,有人跟王安石的夫人说,他知道王安石爱吃什么菜了,爱吃的是獐脯。夫人很是奇怪,问他怎么知道王安石爱吃獐脯。他说,因为发现王安石不吃桌上其他菜,独独把獐脯全吃完。夫人又问獐脯放在什么位置,他说,放在靠近餐具的位置。夫人说,明天你把獐脯放在别处,靠近王安石放另一个菜。结果发现,离得最近的那道菜被王安石吃光,而放在别处的獐脯一点都没吃。原来,王安石每餐只吃离他最近的一道菜。同时期的苏洵这样描述王安石,说他“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可见王安石衣食之粗劣。我们知道,宋代文官的待遇较为优厚,身为高级官员的王安石不会吃不起饭、穿不起衣,他这种“不近人情”的简朴,甚至被苏洵视为大奸大恶的例证。所以,晚年爱好骑驴的王安石,只是他“行”上简朴的一个表现。

爱骑驴的背后,也许还因为王安石有着毛驴般的倔脾气。他的政敌司马光说,介甫无他,但执拗耳。王安石有着“拗相公”的外号,他固执、倔强到了极点,与毛驴有着共通之处。他不愿做或不想做的事,谁也无法勉强。《邵氏闻见录》中有个故事:王安石任群牧判官时,有一次,上司包拯请他和司马光赴宴。包拯多次劝酒,本来不喜饮酒的司马光,勉强喝了几杯,而无论包拯怎么劝酒,王安石始终滴酒不沾,一点儿都不屈从上司。一般而言,士人都想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抱负,而王安石却反其道行之,他多次拒绝到京城任职,坚持在地方任职,以至于有人认为王安石无心仕途。后来,主持变法遇到重重阻力,遭受种种非议,他仍然不为所动,说改革要“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与众不同的怪异之行只是外在,内心的坚守与执着才是他的本质。正如苏轼所言,“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王安石就是这样的异人,也正是这样的异人,才能藻饰万物、风动四方,作出一番宏伟业绩。

来源: 学习时报(2022年4月15日12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9664.html
上一篇收藏20多份老报纸 见证宝鸡解放73年
下一篇一个令人悲伤的二战奇迹,真实事件——《波斯语课》

为您推荐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收集整理 庞国翔清光绪十六年,钟云舫所撰《足邑教案论》在四川引起强烈反响。他揭露了帝国主义荼毒我百姓的滔天罪行,提出“西人之衅,万不可开;西人之来,万不可止;西人之教,万不可灭”。他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他还将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