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鳌拜:生为纯臣,亡于“诡道”,康熙不顾后果夺他性命,44年后为何心软?

鳌拜:生为纯臣,亡于“诡道”,康熙不顾后果夺他性命,44年后为何心软?

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年五月十六,康熙帝召鳌拜入宫。鳌拜习以为常,不料刚入乾清宫就被一群少年侍卫摁倒在地,最终被制服。

这个“康熙擒鳌拜”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用《清史讲义》的话说:“圣祖逮鳌拜时,恐其不胜,至谲以取之。”

意思是,康熙怕自己胜不了鳌拜,最终选择用狡诈的手段来对付鳌拜。言外之意,康熙作为帝王,却用诡道来擒鳌拜,有胜之不武之嫌。

受影视剧影响,鳌拜一出场似乎都是一副嚣张跋扈的嘴脸,其实,历史上的鳌拜最初是一位难得的纯臣。康熙杀鳌拜,也是迫不得已,44年后,康熙突然念及鳌拜之,追赐鳌拜爵位,雍正更是恢复鳌拜为“一等公”,足见鳌拜有可取之处。

那么,鳌拜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元勋第三代,钦授巴图鲁

据《清史稿》记载,鳌拜是瓜尔佳氏,为卫齐第三子,从小便在军中历练,“初以巴牙喇壮达从征,屡有功”。

在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的“皮岛之战”中,鳌拜主动请缨担任第二路前锋,率部冒着炮火突进,以命相搏,率先杀向明军阵地。其他清军紧跟鳌拜,最终攻克皮岛。

归来后,皇太极将首功给了鳌拜,并封他为三等男爵,赐“巴图鲁”称号。

在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的“松锦之战”中,鳌拜又立下了大功。《清史稿·鳌拜传》云:鳌拜辄先陷阵,五战皆捷,明兵大溃,追击之,擒斩过半。由于松锦之战关乎明、清的生死存亡,鳌拜立下如此大功,从此名震八旗,成为威望较高之人。同时,他也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

俗话说,为将者披坚执锐杀敌。鳌拜所取得的地位,虽然有家族的原因,但大部分都是他用血肉换来的。

二、保皇子继位,受摄政打压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盛京。豪格(皇太极长子)和多尔衮(皇太极十四弟)争夺皇位,双方剑拔弩张。

鳌拜此时与索尼、谭泰等人盟誓,只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对多尔衮多有反感。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决定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次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入主北京的第一位清朝皇帝,是为顺治帝。

清军入关后,除了要对付南明,还要铲除李自成和张献忠。《清史稿·鳌拜传》记载:二年,从英亲王阿济格征湖广,至安陆,破流贼李自成。进征四川,斩张献忠于阵。

当初,鳌拜保皇太极之子为帝,是为“忠”,帮清朝铲除农民军,是为“勇”。《六韬》云:忠则无二心,勇则不可犯。可见,清朝初期的鳌拜,其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纯臣。

顺治帝冲龄即位,多尔衮为摄政王,鳌拜当年反对多尔衮登基,因此遭到嫉恨,屡遭打压,险些被以罪论死。最后因两黄旗反抗声音太大,多尔衮没有杀鳌拜,只是将其降爵。

不久后多尔衮去世,鳌拜则迎来了春天,他担任领侍卫内大臣,兼太子太傅衔,可以说深受顺治信任。

三、顾命受辅政,功臣日跋扈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命皇三子玄烨为帝,并且给儿子留了4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在顺治灵前盟誓,誓言内容包括不结党,不受贿,不计冤仇等。只是,这些盟誓只是嘴上说说,接下来,鳌拜的做法则完全不同。

虽然鳌拜处于四大辅臣之末,但他却长期位列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之前,在索尼去世之后,鳌拜更是无法无天,成为“首辅”了。《清史稿·鳌拜传》云: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鳌拜皆首列。

鳌拜本就是武将出身,目下无尘,现在又身处高位,便逐渐嚣张跋扈起来。在朝堂中,他以权谋私,将与他不和的内大臣费扬古强行抄家灭族;在朝堂外,他还霸占了正白旗的分地,甚至侵占民田。这项政策不仅引起文臣们的不满,更激化了和正白旗之间的矛盾。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联名弹劾鳌拜,苏克萨哈也十分恼火,但因鳌拜势大,三位大臣被鳌拜下狱问罪,康熙小皇帝不同意杀三人,鳌拜便矫旨将三人杀了。

康熙逐渐意识到,虽然自己已经亲政治,但若鳌拜不死,他注定不能成为大清的主人,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康熙擒鳌拜”的那一幕。

鳌拜本是一位忠勇的纯臣,在做了辅政大臣之后,逐渐成了权力的奴隶,实在令人叹息。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鳌拜嚣张跋扈、藐视皇权是真,但他没有造反。这一点很关键,这也是鳌拜最终没被灭族的原因。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鳌拜被康熙活捉,康熙立即逮捕其党羽。最后,鳌拜被定下30条罪状,按罪当诛,家产被抄,儿子被拘押。

不过,康熙对鳌拜一家并没有赶尽杀绝,还放过了鳌拜的儿子纳穆福。《清史稿·鳌拜传》有记:纳穆福亦论死,上亲鞫俱实,诏谓:“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纳穆福亦免死,俱予禁锢。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鳌拜之子纳穆福本应该被处死,但康熙下诏说:“鳌拜为大清效力多年,不忍心诛杀他全家。”最后,康熙夺去了鳌拜的世袭爵位,囚禁了纳穆福,待鳌拜死后,康熙便释放了纳穆福。

上述这段记载,还揭露了一件事情,即“鳌拜死禁所”,也就是说,鳌拜被康熙定下死罪,但他并非康熙直接下令杀死的,而是死于禁所。这或许是康熙给鳌拜最后一点体面吧。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了康熙评价鳌拜的一段话,云:“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

很明显,康熙认为鳌拜最大的罪名是“愚悖无知”,也就是说,康熙认为鳌拜只是窃权乱政,但并没有谋反之心。这一句评价,算是给鳌拜盖棺定论了。

鳌拜去世44年后,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康熙回顾自己年少的岁月,在经历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等丰功伟绩之后,想起鳌拜,突然一阵心软。史载:五十二年,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1772.html
上一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禄去世 在册在世幸存者仅49位
下一篇杭州雷峰塔,导游全讲错的名字

为您推荐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