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说袁绍的病逝间接导致鲁肃“吴中对”战略的破产?

为什么说袁绍的病逝间接导致鲁肃“吴中对”战略的破产?

孙权在继位后与鲁肃进行了一次长谈,鲁肃在这次长谈中为孙权制定了被后世称为“吴中对”的战略规划。不过与“中道崩殂”的“隆中对”相比,鲁肃的“吴中对”则是只完成了一步半就宣告破产了。有意思的是,袁绍的病逝间接导致鲁肃“吴中对”战略的破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鲁肃的“吴中对”分为四步:第一步,与曹操、刘表形成鼎足之势;第二步,剿除黄祖,吞并刘表控制荆州;第三步,西进益州,控制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第四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然而鲁肃认为实施“吴中对”战略有一个大前提——“北方诚多务也”。

虽然史书没有记载鲁肃提出“吴中对”的具体时间,但不会晚于孙权继位的建安五年(200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也就是说,“吴中对”与官渡之战出现于同年。

换句话说,鲁肃提出“吴中对”的时候,袁绍还活着。而鲁肃认为:曹操不可能在袁绍还活着的情况下快速平定北方,北方的战争应该还会进行很长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北方诚多务也”。于是鲁肃建议孙权利用曹操平定北方的窗口期向西扩张,实现“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可是鲁肃没想到的是,袁绍在建安七年(202年)病逝了。而袁氏集团在袁绍死后立刻爆发了内乱,导致曹操平定北方的速度大大加快。正因如此,当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南下荆州的时候,孙权刚刚消灭了黄祖。结果是鲁肃的“吴中对”只完成了一步半就宣告破产。

综合来讲,袁绍病逝导致实施“吴中对”的大前提(北方诚多务也)消失了,“吴中对”自然破产。不过非常难得的是,鲁肃在“吴中对”破产后迅速调整了规划,提出了“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由此可见,鲁肃依然是东吴集团的战略水准第一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9922.html
上一篇道县红色印记丨红色故事:一条大江遭敌袭
下一篇齐如山‖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为您推荐

孙权想跟关羽结亲家,却被骂了一顿?真相是什么?

孙权想跟关羽结亲家,却被骂了一顿?真相是什么?

▲彩漆木雕关羽立像  清(1644年—1911年)高53厘米,底长66厘米山西博物院藏《三国志·关羽列传》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孙权派遣使者前往荆州求亲,想为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为妻。结果,好事变成坏事,关羽把孙权的使者骂了一通,拒绝了这门婚事。消息传回江东,孙权大怒。按理说,婚嫁之事讲究两厢情愿,孙权没讨到儿媳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算是位极人臣的待遇)。颍川派代表人物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人心隔肚皮,古代没X光,肚皮里的零件坏没坏,只能“望闻问切”,估摸着蒙,医疗事故更多。有的成了故事,更多的连故事都没留下来。因此,神医总是能得到人们的推崇。但神医照样会遭到医患关系,就比如华佗,甚至因为和曹丞相的互动中出现了问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01你敢说曹老板是弱势吗?古代的医患关系揭示了,庸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一共有二十六人,先后分六批进入,第一批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第二批最多,分别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十人;第三批一人,荀攸;第四批一人,司马懿;第五批一人,郭嘉。在这二十六人中,文臣有九位,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和王朗。文臣里面,为曹魏立下重大功勋的荀彧和崔琰两人没有配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相信绝大多数的三国游戏迷和历史粉们都听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字面意思已经相当明显,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前线军师郭嘉要比刘备麾下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要强。要不是因为郭嘉死得早,卧龙可不敢出山,怕斗不过对方砸了自己的招牌。要是让郭嘉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之间的对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期的脑洞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