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44——观人识势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044——观人识势

【原文】 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师古曰:言常有异志也。属意,犹言注意也。属,音之欲翻。〕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索隐曰:汉书作"喋",音跕,丁牒翻。陈汤、杜业皆言"喋血",无盟歃事。广雅曰:喋,履也。予据类篇:啑字有色甲、色洽二翻。既从啑字音义,当与歃同;若从喋字,则有履之义。公羊传曰:京,大也;师,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卒,子侐翻;下问。〕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也;〔师古曰:言地形如犬之牙,交而相入也。石大而下平,磐据地面,不可得而移动,故以为喻也。王,于况翻。〕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呼,火故翻。〕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为,于伪翻。使,如字。〕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阳、琅邪、齐、代之强。〔"淮阳",史记作"淮南",当从之。〕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长,知两翻。〕贤圣仁孝闻于天下,〔闻,音问。〕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横,〔应劭曰:龟曰兆,筮曰卦。卜者以荆灼龟,文正横也。〕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服虔曰:庚庚,横貌。李奇曰:庚庚,其繇文也。占,谓其繇也。张晏曰:先是五帝官天下,老则嬗贤;至夏启始传嗣,能光先君之业。文帝亦袭父迹,言似启也。师古曰:繇,丈救翻,本作 "籀"。籀,书也。谓读卜词。孔颖达曰:兆者,龟之亹坼;繇者,卜之文辞。〕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也。"于是代王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为,于伪翻。〕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毋,与无通。〕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

【翻译】代王就此征询左右亲信大臣意见,郎中令张武等人说:“汉廷大臣都是当年高帝开国时的大将,精通军事,多有诡诈奇计。这些人的愿望并不止于已有的权位,只是畏惧高帝、吕太后的严威罢了。现在,他们已诛除诸吕,刚喋血京师,此来以迎接大王为名,实在不可轻信。希望大王自称有病,不要前去长安,静观政局变化。”中尉宋昌却说:“各位的意见都是错误的。当年,秦失去了政权,诸侯、豪杰蜂拥而起,自以为可以得天下的人,数以万计,但最后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天下人不敢再有称帝的奢望,这是第一条。高帝分封子弟为诸侯王,封地犬牙交错,可以控制天下,这就是所谓宗族稳如磐石,天下人信服它的强大,这是第二条。汉朝建立之后,废除秦的苛政,简省法令,推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很难动摇,这是第三条。以吕太后的威严,封立吕氏三人为王,独掌大权专制朝政,然而,太尉仅凭一个符节,进入北军一呼,军士全都左袒,拥护刘氏,背叛诸吕,终于消灭了吕氏。刘氏的帝位,来源于天授,不是靠人力争夺而得。现在,即使大臣另有异谋,百姓也不会为其所用,他们的党羽难道能够统一吗!现在,朝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宗室大臣,外面又畏惧吴、楚、淮阳、琅邪、齐、代等强大的宗室诸国,大臣谅必不敢另生他念。高帝诸子,现在只有淮南王与大王健在,大王又年长,天下人都知道您的贤圣仁孝,所以大臣们顺应天下人之心,要迎立大王为皇帝。大王不必猜疑!”代王禀报太后商议此事,犹豫未定。卜问凶吉,得到了“大横”的征兆,所得卜辞说:“横线直贯多强壮,我做天王,夏启的事业得到光大发扬。”代王说:“我本来就是王了,又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所谓天王,是指天子。”于是,代王派太后之弟薄昭前去拜见绛侯。绛侯等人向薄昭详细说明迎立代王为帝的本意。薄昭还报代王说:“迎立之事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代王就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如您所说。”

【解析】迎立自己登上帝位,可谓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很多人会被幸福冲昏头脑,而汉文帝刘恒却找来了一众臣子来分析此事,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哪怕刘恒拥有曹操之才,也应该先听取其他人的观点再做决定。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盭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郎中令张武是刘恒的侍卫长,职责是保护刘恒的安全。所以张武的观点偏谨慎,认为大臣们有夺取皇权的能力和野心,只不过被汉高祖和吕后压制了,功臣集团有可能找个借口将刘氏诸侯王骗到长安一个个杀了。建议刘恒称病观察时局变化。很明显,识人方面张武是不行的。以刘邦识人的能力,有野心的大臣早被他除掉了。而且陈平、周勃都缺乏领导力,负责军事、行政等某一方面是可以的,成为团队核心则是不够格的。

中尉宋昌是刘恒的王国武装部队统帅,宋义的孙子,在观人识势上都强于张武。宋昌从天意、实力、民心三方面论证刘氏皇权的稳固,以年长贤明作为迎立刘恒为帝的依据。古人信命,天命不仅是心理暗示,也可以赢得人民的支持,项羽自杀也有其认为天命不助他的因素在,周勃能得到北军士兵的支持也在于此,因而幸存的功臣没有争夺帝位的野心。用封建诸王制约相权,虽然后期难免引发诸侯王与皇权的矛盾,在这个时候确实是有利于巩固刘汉王朝统治的,实力也不允许功臣篡权。汉朝建立后,人心思安,和平政变是有可能的,军事反叛则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但诸侯王的存在使得权臣和平政变不可能成功。当然,因为少帝是吕氏立的,所以功臣集团想重新立皇帝则是宋昌没有说出来的,也许说了但没有记载下来。

刘恒的政治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在听取宋昌意见后还是无法决断。又去听取占卜的意见,如果卦象是凶兆,刘恒是不是就决定放弃机会了?刘恒继位也是运气使然。

【原文】乃命宋昌参乘,〔师古曰: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参乘。参者,三也,盖取三人为义。乘,绳证翻。〕张武等六人乘传,从诣长安。至高陵,休止,〔传,株恋翻。班志,高陵县属左冯翊。括地志:高陵故城在雍州高陵县西一里。从,才用翻。〕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昌至渭桥,〔苏林曰:渭桥,在长安北三里。索隐曰:咸阳宫在渭北,兴乐宫在渭南,秦昭王通两宫之间作渭桥,长三百八十步。关中记云:石柱以北属扶风,石柱以南属京兆。〕丞相以下皆迎。昌还报。代王驰至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答拜。太尉勃进曰:"愿请闲。"〔包恺曰:闲,音闲;言欲向空闲处。师古曰:闲,容也,犹今言中闲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中显论也。他皆类此。〕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上,时掌翻。〕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

【翻译】代王于是命令宋昌做为自己的陪乘,同车而行,张武等六人乘坐官府驿车,一起随代王到长安。行至高陵县,暂停休整,代王命宋昌先驰入长安观察动静。宋昌行至渭桥,丞相及以下百官都来迎接。宋昌回来报告。代王驰车赶到渭桥,群臣跪拜进见,俯首称臣,代王下车还礼。太尉周勃近前说:“希望与您单独谈话。”宋昌回答说:“您要说的,如果是公事,就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做王的人是没有私情的。”太尉才跪下,呈上天子所专用的玺和符,代王辞谢说:“到代国官邸再商量此事。”

【解析】一般情况下,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打仗时陪乘叫车右,其他情况下叫做骖乘。让宋昌同乘一辆车,是对宋昌的宠信,同时也可以单独商量到长安后的应对方案。张武等其他六人则是乘坐官府驿车,舒适度等差一档。

接近长安时,刘恒仍然比较谨慎,先派宋昌去打探情况。看到丞相带领百官迎接,确认了是真的迎立刘恒为帝,刘恒才按计划到长安。这个时候,周勃想和刘恒私下谈话,部分是为了安全起见,部分是占据主动权,宋昌用王者无私事拒绝了。周勃想说的事,其实应该是想把平吕功臣谈好的方案告诉刘恒,譬如分封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汉书.高五王传》有: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如果刘恒和周勃单独谈的话,刘恒就只能答应。如果谈这个话题时有其他人在,就有人可以替刘恒说刘恒不方便说的话,让刘恒能掌控全局。

刘恒拒绝接受天子所专用的玺和符,是因为少帝还在,他不想背着篡位的恶名。他的身份依然实际代王,废除少帝这些事情,需要别人提出来,刘恒继位才是名正言顺。

【原文】后九月,己酉晦,代王至长安,舍代邸,群臣从至邸。丞相陈平等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帝长子,宜为嗣。〔长,知两翻。〕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如淳曰:让群臣也。或曰: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乡坐三让不受,群臣犹称宜,乃更南乡坐,示变即君位之渐也。余谓如说以代王南乡坐为即君位之渐,恐非代王所以再让之意。盖王入代邸而汉廷群臣继至,王以宾主礼接之,故西乡;群臣劝进,王凡三让,群臣遂扶王正南之位,王又让者再;则南乡非王之得已也,群臣扶之使南乡耳。遽以为南乡坐,可乎!乡,读曰向。〕遂即天子位;群臣以礼次侍。

【翻译】闰九月,己酉晦(二十九日),代王刘恒进入都城长安,住在长安的代国官邸,朝廷群臣都护送到官邸。丞相陈平等人再次跪拜启奏说:“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儿子,不应侍奉宗庙做天子。大王是高帝的年长之子,应继承皇统。我们恭请大王登基做皇帝!”代王谦逊地按宾主的礼仪面向西,辞谢了三次,又按君臣之仪面向南,辞谢了两次,于是,即皇帝位;群臣按朝见皇帝的礼仪和官秩高低排班侍立。

【解析】根据周礼,凡诸公相为宾,主国五积三问,皆三辞拜受。刘恒虽然很想接受帝位,依然要辞谢多次以杜绝非议。后世禅让帝王,受禅者也会三次辞让。

【原文】东牟侯兴居曰:"诛吕氏,臣无功,请得除宫。"〔除宫,清宫也。应劭曰:旧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静室令先按行清净殿中,以备非常。余谓此时群臣虽奉帝即位,而少帝犹居禁中,盖有所屏除也。〕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乃顾麾左右执戟者掊兵罢去;〔掊,芳遇翻。类篇曰:顿也。〕有数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张释谕告,亦去兵。〔班表:宦者令属少府。张释,即大谒者、封建陵侯者,释本宦者,故兼是官。去羌吕翻。〕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康曰: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宫室为常处。当乘舆以行天下,故托乘舆言。余谓康说乘舆本不与古义相悖;但此所谓乘舆车,不当以此解之。汉乘舆之制:轮,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為虡文画輈,羽盖华蚤。建大旗十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象镳镂锡金鍐方釳。插翟尾,朱兼繁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此即法驾。文帝已位,少帝安得乘此出宫乎!沈约礼志云:魏、晋御小出,多乘舆车。舆车,今之小舆。滕公职为太仆,与东牟侯除官,亦无缘召乘舆、金根以载少帝。意者此舆车盖天子常所乘舆车,即魏、晋间小舆也。〕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汉官仪:天子卤簿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惟京兆尹、执金吾、长安令奉引,侍中骖乘,属车三十六乘。蔡邕曰:法驾,乘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驾四马;侍中骖乘,属车三十六乘。沈约礼志:汉制:乘舆金根车,轮皆朱班、重毂、两辖、飞軨。毂外复有毂,施辖,其外复设辖,铜贯其中。飞軨以赤油为之,广八寸,长注地,系轴头,谓之飞軨。金,金薄缪龙为舆倚较。较在箱上,虡文画藩;藩,箱也。文虎伏轼,鸾雀立衡,虡文画辕。翠羽盖,黄裹,所谓黄屋也。金华施橑末,建太常十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黑马,施十二鸾、金为叉髦,插以翟尾。又加左纛,所谓左纛舆也。路,如周玉路之制。应劭汉官卤簿图:乘舆大驾,则御凤凰车,以金根为副,又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各五乘,建龙旗,驾四车,施八鸾,余如金根之制,犹周金路也。车各如方色,所谓五时副车。白马者,朱其鬣。安车者、坐乘。又有建华盖九重甘泉卤簿者,道车五乘,游车九乘,在乘舆车前。又有象车,最在前、试桥道。宋明帝时,建安王休仁议曰:秦改周辂制为金根,通以金薄周匝四面;汉、魏、二晋,因循莫改。〕报曰:"宫谨除。"代王即夕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郎、谒者皆执戟以宿卫宫殿。前所书少帝左右执戟者,亦中郎、郎中、谒者之官也。端门,未央宫前殿之正南门也。〕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乃谓太尉。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夜,拜宋昌为卫将军,〔班表: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汉不常置。蔡质汉仪:汉兴,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皆金紫,位次上卿。余据大将军始于灌婴,骠骑、车骑、左、右、前、后将军,景、武之后方有其官;卫将军则始置于此。〕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行,谓案行也。行,下更翻。〕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恒山王及少帝于邸。〔分,扶问翻。〕文帝还坐前殿,夜,下诏书赦天下。

【翻译】东牟侯刘兴居说:“诛除吕氏,我没有立功,请皇帝允许我前去清理皇宫。”他和太仆汝阴侯滕公夏侯婴一道进入皇宫,逼近少帝说:“您不是刘氏后代,不应做皇帝!”接着,刘兴居转身命令左右持戟卫士,放下兵器退出皇宫;有几个卫士不愿放下兵器,宦者令张释告知情由,他们也随之放下了兵器。滕公夏侯婴命令用车子将少帝送出宫外。少帝问:“你们要把我安置到何处?”滕公说:“让您住到皇宫外面。”就把他安置在少府的官衙中。于是,刘兴居和夏侯婴排列天子法驾前来代王官邸,恭迎代王入宫,他们报告说:“清理皇宫已毕。”代王于当晚进入未央宫。有十位持戟守卫端门的谒者阻拦说:“天子居住于宫中,您是干什么的,竟要入宫!”代王告知太尉周勃,周勃便前来谕告谒者有关废立皇帝的事,十位谒者都放下兵器离去,代王于是进入未央宫。当天夜间,代王就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指挥南军和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管理殿中事务。有关机构分别派人在梁王、淮阳王、恒山王和少帝的住处杀死他们。文帝返回未央宫前殿就坐,当夜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解析】废除皇帝一般都是太后下旨废帝再立新帝,或者皇帝下旨禅让。汉少帝退位的方式是比较罕见的,刘兴居自荐将少帝逼离皇宫,然后刘恒进宫,以致于刘恒进宫被守卫端门的谒者阻拦了。太尉周勃这个时候掌握了南北军和宫廷守卫,听了周勃的命令刘恒才得以进宫。进宫后,刘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长安军权,即护卫宫城的南军、护卫京师的北军和护卫皇帝个人的郎中令。

少帝是谁杀的?少帝的存在对谁威胁最大?刘恒。少帝毕竟做过皇帝,在官员之中是有支持者的,未来存在复辟的可能性,会威胁到刘恒统治的稳定性。所以刘恒派认杀了少帝等人。大赦天下也是为了赢得民心。不要因为刘恒开创了文景之治就认为刘恒不会杀无辜的人。一旦涉及到政治,就不会缺少阴谋、阳谋。

【原文】太宗孝文皇帝上〔荀悦曰:讳"恒"之字曰"常",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礼,祖有功而宗有德。汉之子孙,以为功莫盛于高帝,故为帝者太祖庙;德莫盛于文帝,故为帝者太宗之庙。自唐以来,诸帝庙号莫不称宗,而此义泯矣。諡法:经纬天地曰文。〕元年(壬戌,公元前一七九年)

冬,十月,庚戌,徙琅邪王泽为燕王;封赵幽王子遂为赵王。〔泽以吕后七年自营陵侯封琅邪王。齐王起兵诛诸吕,泽失国,西至京师,与大臣共立帝,以功徙封燕王。赵王友幽死于吕后七年,徙梁王恢王赵,恢寻以逼死,以其国封吕禄。禄诛,乃复封友长子遂为赵王。〕

【翻译】汉文帝前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

冬季,十月,庚戌(初一),文帝改封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封立赵幽王之子刘遂为赵王。

【解析】燕、赵都是吕氏诸侯王的封地,现在都被刘恒夺回来了,燕国封给了有劝立之功的刘泽,赵国还给了刘友的儿子。

【原文】陈平谢病;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十一月,辛巳,上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吕后封吕台为吕王,得梁地,夺齐、楚之地以传益之。〕

【翻译】丞相陈平因病请求辞职,汉文帝询问原因,陈平说:“高祖开国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大,在诛除诸吕的事件中,我的功劳不如周勃;我请求将右丞相的职务让给周勃担任。”十一月,辛巳(初八),文帝将陈平调任为左丞相,任命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文帝还下令,把吕后当政时割夺齐、楚两国封立诸吕的封地,全部归还给齐国和楚国。

【解析】诸吕被杀后,与诸吕深交的审食其虽然因陆贾、平原君得以保住性命,相位则被免了。根据资历,应该由左丞相陈平接任。陈平却以功劳不如周勃为理由,将第一丞相让给了周勃,自己继续做左丞相。

刘恒不是刘邦,周勃、陈平和刘邦的信任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刘恒即位后肯定要培植自己的心腹巩固皇权。功高震主,其实是相权和皇权之争。左丞相和皇帝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激化,是一个很危险的位置。陈平看到了这一点,周勃却没有看到。

【原文】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上礼勃恭甚,其罢朝也,常目送之;待其既出,然后肆体自如。朝,直翻;下同。〕郎中安陵袁盎谏曰:〔安陵属右扶风,惠帝所起陵邑。按姓谱:辕、袁、爰三姓皆出陈辕涛涂之后。按史记作"爰盎",汉书作"袁盎",则"袁"、"爰"通也。〕"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悖,蒲内翻。〕是时丞相为太尉,本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色,〔如,似也。〕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为,于伪翻;下同。〕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翻译】朝廷对诛灭诸吕的人论功行赏,右丞相周勃以下,都被增加封户和赐金,数量各有差别。绛侯周勃散朝时小步疾行退出,十分得意;文帝对绛侯以礼相待,很为恭敬,经常目送他退朝。担任郎中的安陵人袁盎谏阻文帝说:“诸吕骄横谋反,大臣们合作将吕氏诛灭。那时,丞相身为太尉,掌握兵权,才天缘凑巧建立了这番功劳。现在,丞相好像已有对人主骄矜的神色,陛下却对他一再谦让;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以后朝会时,文帝越来越庄重威严,丞相周勃也就越来越敬畏。

【解析】《史记·袁盎传》有: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適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领导对下属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一种人才是将个人利益与领导利益绑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社稷之臣,一种人才是顺势而为凭运气建立功业、与领导利益不一致的功臣。对于社稷之臣可以谦让倚重,对于功臣则不能过于退让。有的人你越退让他越得寸进尺追求自身利益,你强硬他反而会尊重敬畏你。

就下属而言,首先要争取让自己和领导成为利益共同体。其次要注意身份的差别,不能轻视领导,不能因为自己影响领导的权威,甚至要牺牲自己维护领导。由于利益一致,领导好其实也是自己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5526.html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禹伐三苗”
下一篇为什么说《长安的荔枝》层层加码步步增量的把戏可以休矣?

为您推荐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对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刘长?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对付世上唯一的弟弟刘长?

刘长被杀的背后,是汉文帝深层的帝王权术,亲情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而杀他的方法也很高明,叫做“宠杀”,别名叫“捧杀”。说起刘长,他的身世还比较坎坷。刘长的母亲赵姬原本是赵王张敖的姬妾,有一次刘邦出巡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