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罪恶——对蒙古族的种族大屠杀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罪恶——对蒙古族的种族大屠杀

开创清朝“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取得辉煌成就的皇帝之一,但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一位皇帝。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取得的丰功伟绩在这里就不一一复述了,作为一名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最多的人口数、最大国土面积的皇帝,确实有资格自诩为“十全老人”。然而,乾隆皇帝为了维护统治和个人利益,也做了很多为后人不齿的行为,甚至可以称之为罪恶,这些罪恶给本应该是最伟大帝王的形象,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本文要讲述的是他最受后人非议的罪恶之一,对蒙古族的种族大屠杀。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实施对蒙古族的种族大屠杀呢?

这事,还得从乾隆皇帝的爷爷,康熙皇帝讲起。

准噶(ga,二声)尔蒙古是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长期生活在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带。这支蒙古族部落曾经在明朝干了一件永载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俘虏了明英宗,歼灭了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二十多万人,那时候这些蒙古人被汉人叫“瓦剌”,这件事就是非常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在清朝入关以后,准噶尔蒙古又一次在天山南北崛起了,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准噶尔汗国。这时候,带领准噶尔汗国的是传奇人物噶尔丹,他先是通过十年征战统一蒙古,接着又征服了大半个新疆。

在那个年代,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三位伟大的帝王,他们分别是俄罗斯的彼得大帝、蒙古人噶尔丹以及清朝的康熙大帝。

噶尔丹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帝王,他绝对不满足于统一蒙古,他立志要恢复大元朝的版图,因此他把目标对准了东边的大清王朝,只可惜他生不逢时,遇到了同样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康熙皇帝举全国之力,两度率兵亲征,击碎了噶尔丹的梦想,让噶尔丹最终只能在沙漠里郁郁而终。

然而,蒙古人心中梦回大元的梦想并没有破灭,噶尔丹的继承者继续对清朝发动战争。

这期间,最著名的就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的和通泊之战,清军大败,副将军以下皆战死,西路军三万多人,逃回来的不到两千人,几乎是全军覆没。此战是自清朝建立以来,内外战争中最惨痛的一次败仗。

因此,虽然后来清朝与准噶尔汗国握手言和,重新划定了边界,开通了贸易,换来了中国西部二十多年的和平。但,和通泊之战成为了清朝的噩梦,在清朝人眼里,准噶尔汗国如同一头饿狼一样,随时会从西部冲进来,狠狠地对清朝的咽喉咬上一口。

乾隆自继位以来,也同样时时刻刻关注着大清朝西部版图,对准噶尔汗国的情报,他一条也不放过。

乾隆二十四年(1753年)十月,准噶尔汗国的三个小首领,带领一万多蒙古人投奔大清国,乾隆特意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了蒙古首领,不仅仅为了表彰他们不远万里来投诚,更重要的是要打探一下准噶尔汗国的虚实。

通过与3个蒙古首领的数次长谈,乾隆皇帝得知,今天的准噶尔汗国正处于长期内战状态,内斗使得国家已经到了历史上最弱的时期。

消灭大清帝国西部边患的最佳时候,到了。

他立即做出惊人的决定,立即出兵,扫灭准噶尔汗国。

满朝文武大臣一致反对,面对如雪片一样飞来的奏折,乾隆皇帝不为所动,坚持出兵,因为他预感到,这是王朝平定西部、彻底统一中国的千载难逢、转瞬即逝的机会。

由于准部连年内战,人心厌战,战争刚开始时,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清军一到,各部纷纷归降。

然而,后里的事情就大大出乎乾隆皇帝的意料了。

由于出兵过于匆忙,清朝大军没有准备粮草,战争所靠的是战利品,还有乾隆默许官兵沿路抢劫所得(乾隆命令“因粮与敌”)。这些物资不足以维持大规模军队长期驻守,所以清军只留下五百士兵,与准噶尔汗国的降将阿睦尔撒纳共同管理。

阿睦尔撒纳却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虽然乾隆以其战功,封他为双亲王,食亲王双俸,但他仍不满足。他见清朝大军已退,萌生了做准噶尔汗国新大汗的美梦。他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杀死清朝将领,起兵反叛,自立为汗。乾隆不得不再次派兵平叛。

平叛战争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因为乾隆急令出兵,清军来不及准备足够的粮草,加上乾隆“因敌于粮”的命令,清军在蒙古、新疆一边打仗,一边大肆劫掠。连一直支持乾隆平准、平叛的喀(ka 一声)尔喀蒙古也实在无法忍受清兵的压榨和掠夺,准备起兵反清。

乾隆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写信给喀尔喀蒙古首领道歉并承诺日后必将大大赏赐,同时收回“因敌于粮”的命令,调集大批粮草运到前线,这才稳住了喀尔喀蒙古,打败了阿睦尔撒纳。

这场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战争的过程几起几落,让乾隆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煎熬和痛苦,他原本计划只需几个月的战争,最终打了三年多,军费开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几千万两,多名大将折损,这使得乾隆恼羞成怒。

更为可怕的是,在这次战争中,准噶尔部蒙古人表现出的强悍和倔强,以及可怕的战斗力,还有屡降屡叛、屡叛屡降的坚韧劲儿,让乾隆吃尽了苦头,也让乾隆意识到,这支在历史上一再上演“惊人之作”的蒙古部落,确实有着别的民族没有的硬骨头。

刚开始,乾隆把被征服的准噶尔部蒙古一分为四,任命完全听从朝廷指挥的四个部落首领统治这片土地。

但后来,乾隆左思右想,改变了对待准噶尔部蒙古人的统治方式。

仅仅依靠分而治之,似乎很难彻底削弱这支蒙古人的力量,他十分担心,担心数十年后,如果草原上再次出现另一个噶尔丹似的人物,那他的子孙后代如何处置?这支蒙古人现在被打服了,但他们心里那恢复大元朝的梦也一起消失了吗?如果准噶尔部蒙古再次复苏,会不会来个“轮回”,打服未来的大清国?乾隆本人在世的时候,硬骨头的准噶尔部蒙古部低下了头表示臣服,那么未来呢?明王朝的“土木堡之变”会不会在清朝重新上演?

乾隆非常的不放心,他要为他的子孙后代着想,他要为大清江山永固着想,他要为他后半生安享太平着想,经过深思熟虑,乾隆终于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对准噶尔部蒙古人,“总以严行剿杀为要”,这实际上就是一道种族灭绝的命令。

就这样,一场大屠杀,开始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八月,准噶尔部的一位部落首领带领部落前来投降,清军将领哈达哈认为他们“形迹可疑”,不敢断定是否真降,清军先杀了首领,又把1700户牧民“悉行剿灭”。乾隆皇帝收到这个奏报后,认为哈达哈“奋勇可嘉”,除了厚赏外还加官进爵。

早就投降清朝的硕特部首领沙克都尔曼吉,对清朝政府忠心耿耿,在战争期间多次拒绝叛军的召唤,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率领本部四千余户离开故土投奔内地,来到清军驻地附近驻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月,清朝将领雅尔哈善领会到了皇帝的意图,为了高官厚禄,他决定,即使沙克都尔曼吉毫无叛意,也要杀掉。

他命令五百士兵,假借路过硕特部住地,要求借宿。沙克都尔曼吉一看,是天朝大军来了,立刻腾出最好的几十顶帐篷给这些清兵住,尽管自己部落物资匮乏,但仍然把仅存的几十只羊都杀了款待士兵。毫无防备的蒙古首领们在宴席上喝得大醉。等到凌晨时分,清军一声令下,对沉睡中的蒙古人发动屠杀,一个蒙古包一个蒙古包的清理,清《啸亭杂录》记载“以笳为令,袭其庐”、“尽歼全部四千余人”。

情况汇报给朝廷,乾隆皇帝夸奖雅尔哈善“办理甚属奋往”、“照军功议叙”,雅尔哈善不久就被授予参赞大臣,授兵部尚书,后来又被封一等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清朝将领哈达哈和雅尔哈善,给其他前线官兵们指明了一条快速升官发财的捷径。于是,在皇帝的默许下,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在西部茫茫大草原上上演。各路清军部队四面出击,假借“围剿叛军”之名,行“种族屠杀”之实,涌现出了无数个比哈达哈和雅尔哈善更加残忍的清朝将领,他们不仅沿着河流捕杀蒙古人,还像打猎一般,对山谷丛林中的蒙古人进行围猎。

乾隆为了掩盖大屠杀的事实,又想出了一个更加残忍的屠杀手段,命令清军在地广人稀的地方见到蒙古人立即杀死,如果是成批大规模来投降的蒙古部落,他怕人数太多杀不过来,“难保无一二逃窜之人,泄露其事”,以迁往内地为由,要一批一批地押送到内地,“可先把他们的头目送到京师,其他部众,可向内地迁移,等过了巴里坤,进行屠戮。”(摘自《清高宗实录》)成千上万的已经投降的蒙古族百姓,就这样被清兵驱赶着,踏上了死亡之旅,走到一些不知名的山谷,无论男女老幼,被全部集团屠杀。

这次大屠杀究竟杀死了多少人,历史没有准确的数字,清政府也是极力掩盖相关的史实资料。后人所著《准噶尔灭亡纪略》中说,保守估计在一百万以上。战争结束后的很多年,龚自珍途径准噶尔故土,看见“耕地、牧场荒废,城镇、村庄被毁,行走几十里,无一帐一户。”清军将领明瑞在奏折上说:“自巴尔呼特岭到造哈岭,再到乌兰乌苏,已经不见一人。”

原准噶尔汗国国土上的蒙古人,被灭绝了。

乾隆皇帝越到晚年越看重自己在历史上的排行榜上的地位,他常常拿自己与唐高宗、元世祖、明太祖等建立丰功伟业的圣君相比较,他自认为他是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全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乾隆亲笔写下了著名的《十全武功记》,自称“十全老人”,在文章中全面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的功劳,自得自满之态,已不再掩饰。

乾隆皇帝竭尽全力,希望史书上,自己的形象是光辉的、伟岸的、高尚的,然而,事实是无法用篡改后的文字来遮挡的,他越是希望他曾经做过的那些见不得光、藏在犄角旮旯里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永远消失,后人越是愿意把这些罪恶挖出来,大白于天下,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位“十全老人”。

乾隆对蒙古人民的种族屠杀,是对还是错,直到今天,还存在巨大争议。有观点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因为自秦汉以来几百年来,游牧民族南下劫掠中原汉人的历史在他这里戛然而止,直到清朝灭亡,将近150年的时间蒙古人都没能恢复人口,发动哪怕是一次成规模的军事进攻;也有观点,认为他的做法是错的,因为建立在上百万蒙古人的头颅和鲜血上的和平,太过血腥太过残忍。还有人说,后来乾隆的坟墓被炸开,尸骨无存,就是那几百万蒙古族冤死的百姓,对他的诅咒。

“是非成败转头空”,也许,这位存在巨大历史争议的皇帝,留给后世的最大财富,就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评价和讨论. . . . . .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0803.html
上一篇刘邦为何将萧何定为第一功臣?为何有人认为曹参才是第一?
下一篇百亿菜心的抱负|连州菜心的神奇传说

为您推荐

仅存51位!又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仅存51位!又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于2022年12月28日凌晨去世,享年88岁。  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的南京大屠杀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1位。  今年4月22日,是袁爷爷的88岁生日,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往袁老家里,送上生日祝福。  当时,袁爷爷对
低情商员工碰上自大的老板,下场会很惨,乾隆弄死尹嘉铨就是例子

低情商员工碰上自大的老板,下场会很惨,乾隆弄死尹嘉铨就是例子

清代宫廷乾隆朝的尹嘉铨曾有本朝无名臣亦无奸臣的评价,换言之就是乾隆朝政治平庸无建树,这深深刺激了自命十全、德超三皇、功盖五帝的乾隆,乾隆遂以小事为借口重点打击尹家。尹嘉铨案表面上看就是一个低情商的员工碰到一个刚愎自用的领导而引发的悲剧,实则背后还有乾隆的政治安全。一、尹嘉铨的生平尹嘉铨,1711年出生于
兔年说兔:刘秀、乾隆都属兔,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还有谁?

兔年说兔:刘秀、乾隆都属兔,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还有谁?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马上要到兔年了,我刚好跟大家聊聊在中国历史上属兔的帝王都有谁?从秦始皇称帝开始至清末代帝王溥仪,官方公认的历朝历代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在这近五百位帝王之中,属兔的帝王有35位,其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属兔的皇帝就是东汉的开国帝王光武帝刘秀。刘秀是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去世 在世幸存者仅存53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去世 在世幸存者仅存53位

王津老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供图人民网南京12月24日电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于12月24日去世,享年91。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生于1931年9月12日,家住南珍珠巷676号,家中靠做小生意谋生。1937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去世 登记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存51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去世 登记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存51位

我们悲痛地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袁桂龙于2022年12月28日凌晨去世享年88岁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存51位今年4月22日,是袁爷爷的88岁生日,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前往袁老家里,送上生日祝福。当时,袁爷爷还对大家说,他最大的生日愿望,就是祖国强盛,希望后代都能牢记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