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和清谁该对中国近代落后负责?

明和清谁该对中国近代落后负责?

清朝统治者不是蠢,他们就是单纯的坏。

没错他们就是坏。(本人绝对不歧视现在新中国任何满族同胞,只单纯谈论清朝统治者)

我举个例子,你们知道现在数学里常用的的平方、求根、次方、元,这些专有名词都有哪些人参与翻译吗?你想都想不到,你带清康熙皇帝就亲自参与翻译了部分名词。这里有些名词中国古已有之,有些是明末传教士与中原学者共同翻译的,但是康熙也对这些概念运用的非常熟稔,当传教士在宫廷为他翻译西方著作时,他十分准确地给出了对应的中文名词使用建议!

你觉得清朝皇帝是那种鄙视一切所谓的西方奇技淫巧什么都不懂的蠢人吗?不是,康熙什么都知道,他自己就是天文、数学、甚至西方医学的受益者。甚至对于自己的儿子们也是鸡娃的不行,所有的阿哥们都要学习当时西方的先进知识,大阿哥就曾经观测和画过天文星象图。

康熙不知道西方科技强吗?他当然知道啊!他不仅知道他自己还学。传教士白晋就在康熙身边工作,天天见康熙,而白晋和莱布尼兹关系很不错,莱布尼兹从白晋那的道理一些中国思想,还影响到了他的哲学体系。正是这个莱布尼兹,他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法国传教士张诚在日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康熙让他们传教士把西方书籍翻译成满文给康熙看,还特意叮嘱他们在家里翻译而不能去衙门,以免被汉臣蒙臣看见。

乾隆不知道西方的火器、自然科学厉害吗?不!他知道的清清楚楚!从传教士蒋友仁遗留至今的书简中,我们可以发现乾隆对于众多欧洲国家的情况十分了解。乾隆和同时期法国国王是亲密笔友,常有书信往来,他还密切关注着法国大革命进程,这帮皇帝对世界局势门清,人家装蠢罢了。现在你们能理解为啥当马尔嘎尼来华时乾隆表现那么冷淡,对他们献上的西方最新科技成就连看都不看了吧?人家早知道马尔嘎尼会呈上什么东西,为了我带清江山永固,坚决不能让它们公之于众!乾隆还特地嘱咐把跟欧洲科技有关的文书全用满文写,存在宫里,就是怕汉臣看见或是流出宫廷。

清朝统治者不但自己学还不断的钻研让自己的子孙也学,但是他们却严防死守避免启发汉人民智,怕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清朝皇帝绞尽脑汁的在想到底什么人最好统治呢?没错!愚民!一群什么都不懂的愚蠢的好骗的百姓是可以牢牢抓在手里翻不起什么风浪的,乖乖种田养猪其他的什么都别懂,什么科技,什么思想通通别知道,最好是连书都不要读,连字都不要认识。

满清坏到什么程度?十几个村子没有一个学校,想读书的要走几十里路去上学,公私学校都严厉限制,就是让老百姓都是文盲。这种情况持续了上百年,直到太平天国以后汉臣得势,在老家兴办学堂,这才打开了一点缺口。在清后期,这个愚民政策丧心病狂到连满族自己的平民或者远支贵族的孩子也不上学不识字。在1909年,也就是清朝灭亡的前两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清朝全国的识字的人口不到300万,而当时清朝一共有4亿的人口,也就是说当时清朝社会的识字率是百分之一,这个比例可以说四万万中国人几乎都不认识字,这还谈什么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思想? 鲁迅的小说里沾烈士的人血馒头都是当时大多数愚昧底层人民的写照,因为根本不知道革命是什么,革命为谁,何为革命。

跟搞愚民政策的清王朝不同,同期的很多国家都大搞教育,比如搞义务教育的普鲁士和其他德意志小国把识字率提升到了百分之八十,英国、法国大概百分之五十,而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识字率都到了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如果清王朝不搞愚民政策,而是跟日本一样放任民间教育,中国的识字率就不会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二,而是百分之三四十了。

所以,甲午战争实际上不是四千万日本人打四亿中国人,而是识字的两千万日本人打识字的几百万中国人。就像现在中印两国之间不是十四亿中国人跟十三亿印度人的国际竞争,而是十四亿中国人在压制一亿印度婆罗门。

与之对比的是,明末的印刷和书籍刊行非常发达,看看日本留存的明末原版天工开物,即使今天看来也非常的精美。出版业发达的背后是极高的识字率,这从明代白话小说流行也能看出点端倪,因为白话文就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明代各种思想理论可是非常活跃的,要没有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识字率,这些想都不要想。要知道,在明朝是有社学供农民简单识字的,而到了顺治初年,我带清圣君下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私设书院聚众讲学视为结党,杀无赦!在十七、十八世纪,东西方各国包括日本朝鲜识字率都有了很大提升,清国却是个异类,不进反退,识字率不到1%。

近代中国的落后不怪在清朝头上,怪在谁头上?怪李自成逼得崇祯皇帝上吊却让满清偷了家?

那些强调满清领土贡献论的可别忘了在满清灭亡前外蒙已经被沙俄控制住,灭亡前一个月就已经宣布独立了,全国其他地区虽然名义上还在,但早已被列强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满清首都还有铁路沿线都驻扎着外国军队!连长江内河也被列强强迫成为国际水域,各国军舰可以肆意武装巡游,沿江各大城市均处于列强炮口之下!外蒙古连满遗写的清史稿都承认“于是喀尔喀四部举非清有”,西藏乃“两属之国”,结果还舔着厚脸皮说留给后世,之所以没被列强瓜分完是因为列强均势原则(尤其是英国强烈反对瓜分中国,它要留着满清制衡沙俄,可惜满清不争气,英国转而扶持日本去了)以及中国老百姓的激烈抵抗(这里表扬义和团,义和团在列强国家中产生的影响远比中国人历史书中描述的大的多,时至今日很多外国人提到中国还是会联想到义和团,义和团是中国底层农民对殖民者及其追随的教民狗腿子的一次绝地反击,他们是一群农民,在现代人看来他们确实愚昧、狭隘、甚至部分人还滥杀,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依旧沉重打击了原本中国快速发展的殖民势力及洋教传播,这是中国这个老大帝国被击垮后人民自发的反击,虽然这个反击付出了几十万血的代价,虽然这个反击只是拿牙齿咬,拿头撞,但这依然是这个五千年文明最坚决的反抗,可以说义和团后列强才放弃了甲午后准备直接分割中国的打算,改以扶持代理人的方式,这才让中国有机会重新在二战后崛起)。如果不是新中国顶住外国压力进军,你以为这些地方还在中国版图内?前朝所谓的领土贡献其实就是看后继政权给不给力,如果后继武德不彰,无非又是一个分裂之世,边缘疆域也会丢失,这是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一种现象,满清由于有PLA兜底,版图就显得不那么难看,才有了后世满遗洋洋自得的贡献论。要知道当时中国各个重要城市和道路都有列强驻军和租界,满清皇宫附近的东交民巷也有列强驻军,这等于是拿枪顶着满清的脑袋了,满清王公大臣的身家性命都操之在列强手上,它们敢不听话?为了偿还赔款,满清把中国历代两千年通过东西方贸易赚取的巨额白银赔的一干二净,还把境内的矿产资源、铁路、海关等全部抵押或割让给了列强,列强把持了满清海关,还把关税定得非常低,让大量廉价工业品涌入中国击垮民族资本,防止中国哪怕有一点工业化的苗头,就是要让中国沦为列强的倾销地,同时又拿这点可怜的关税吊着满清的命,让它继续压制中国人为洋主子的在华利益服务!为了从肉体到精神彻底征服中国人,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制定了各种歧视华人的政策,它们居然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堂而皇之的挂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把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进行各种不堪回首的羞辱,不但杀人还要诛心,让中国人永世不得翻身!而满清就是列强驯服的狗和帮凶!所以历史书上才说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的帮凶和走狗!不敢想象,如果不推翻满清,没有百年来汉人自己不断的抗争和努力,驱逐外国势力和驻军,收回境内一切不动产,今天的中国跟非洲、中东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满清治下的中国,政府已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几乎全部国土都被列强划为势力范围也就是半殖民地;山海关到北京天津一线的战略要地全变成列强军队的屯留地;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杭州这些核心城市都遍地租界,里面驻扎外国军队,行使外国法律,犹如国中之国;无数铁路矿山权益尽被出卖,各国军舰在长江内河横冲直撞;华夏文明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不但亡国而且灭种的危机,炎黄子孙甚至被列强视为“未开化的种族”,与亚非拉原始丛林一众野人同类。满清这二百多年的统治把中国人踩到泥土里,让列强各种羞辱,中国几乎是跪倒在列强脚下!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受到巨创,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没有缓过来,见“洋”就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3967.html
上一篇北宋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上抬米价,灾民:不愧是好官
下一篇精美!一文梳理那些集历史性和艺术于一身的北朝钱币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