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魏晋风流之清谈:他们在用生命斗嘴

魏晋风流之清谈:他们在用生命斗嘴

四百年汉朝结束,历史进入魏晋时代。这个时代一改汉王朝一身正气,大气磅礴的形象,显得亦庄亦谐,充满个性。

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行为怪诞,思想自由的人,比如竹林七贤。

上层社会,男人也涂脂抹粉,衣服上一定要洒香水,他们穿着时尚,挣引潮流,出现了像潘安,卫玠这样有名的大帅哥。

另外也有嗑药的风气,当时服一种药,叫寒食散,美容养颜,放在今天就是吸毒。另外富人穷奢极欲,他们生活的奢侈和豪华,以及他们之间的斗富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时期的生活方式或者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魏晋风度,或者魏晋风流。虽然有些东西在今天看来那么的不合理甚至有点畸形。但是很多地方依然让我们向往。今天咱们说说魏晋时期的清谈。

清谈最开始叫清议,就是一些读书人在一起聚会谈论国家大事,政治得失。后来这些人被宦官诬告为结党,诽谤朝廷,于是一大批正直之士被杀,就是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参看上一章“望门投止思张俭”:东汉党锢之祸,因知识分子的清高酿成的悲剧)。

从此读书人不敢再议论政治,于是慢慢就变为清谈,这个时候的谈论已经失去了针砭时弊的意义,就是一群人聚会坐而论道,谈谈老庄,再结合儒家或者佛学,当时称为玄学。还有就是一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事。

后来这种清谈就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今天大家约个时间,要么倒上茶谈生意 ,要么倒上酒谈谈人生,聊聊理想。但那个时候不是,那个时候谈的是老庄哲学或者一些玄之又玄的事情。

几个人见面寒暄几句就开始讨论了。

都说老天爷是公平的,那么为什么坏人多好人少啊?

老天生人就好比你把水泼在地上,水到处流淌,流的不规则的多,规则的少。

哎吆,大家一听有道理,说得好!你就是这次清谈的冠军。

既然清谈就得反应快,脑子跟得上,于是那个年代喜欢思维敏捷的人,叫作捷悟。

那时候有很多人因为反应快而被赏识,甚至年少成名。其中最有名气的当数孔融。

孔融有一次去拜访名士李膺,李膺因为名气大很难见到。于是孔融就说,我跟李大人有通家之好,快去禀报。

李膺问他怎么回事,孔融就说,我祖上孔子曾向你祖上老子(原名李耳)问礼,所以我们有通家之好!

当时李膺很是赞赏,这孩子聪明!但是旁边的客人说了,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可能不怎么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但是孔融立刻反唇相讥,那这么说来,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一下把这个客人弄得臊眉耷眼。于是孔融因为捷悟年少成名。

还有一个就是伐蜀的邓艾,邓艾是一个口吃,他有一次向司马懿汇报工作,就说:“艾艾,”,司马懿觉得很好笑:“卿言艾艾,复有几艾?” 邓艾立刻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这件事也传为一段佳话。

当时清谈最著名的就是竹林七贤。但是他们不慕名利,更多的是纵情山水,崇尚老庄哲学。

但是对于当时上层社会来说,清谈很有可能成为你进身的阶梯,你如果懂清谈就会拥有更多机会。

东晋有一个叫张凭的被举为孝廉,但他胸怀大志想要得到更多机会,于是就去拜访丹阳尹刘惔(dàn)。刘惔也没有在意,就把他安排在末座。当时正好刘惔的朋友们过来清谈,他们谈到难分高下时,张凭就出来解释,解释非常精妙。刘惔通过这次清谈对这个年轻人非常赞赏。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当时的抚军大将军,就是后来的简文帝,做了太常博士。

当时的士大夫大都喜欢清谈,其中刘惔,殷浩都是当时的清谈高手,经常一起清谈。谈到难分难舍时互相攻击,甚至几乎大打出手。

殷浩有次找刘惔清谈,谈到最后谈不下去了,就开始支支吾吾地应付。殷浩走了之后,刘惔觉得这些高雅的言论是你能说的吗!就嘲笑他是乡巴佬。

《世说新语》:“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

有一次殷浩与孙安国清谈,两人谈论正酣忘记吃饭,以至于饭来来回回热了好几次。谈到激烈处,一个人拿起拂尘就在那敲,敲得饭里都落满了拂尘的毛,另一个人也不相让:“你再像一头犟牛一样强词夺理,我就把你的鼻子穿起来!”

这些痴迷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有的人甚至因清谈活活累死!

清谈主要是考核名理 ,辩论事物是非,涉及的内容其实很深,范围也很广。研究这些是非常劳神费思的一件事。

当时有一个大帅哥卫玠,他的帅跟潘安相比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每次出门,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就围上了,争着抢着就为看卫玠一眼。史书上说观者如堵墙 ,比今天的流量明星还受欢迎。

卫玠身体不好,一直都比较虚弱。当时卫玠随着东晋朝廷过江到南方去,见到了擅谈玄学的谢幼舆,就与他清谈,整整谈了一夜。他的母亲很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 ,果然第二天就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但当时因为卫玠太受欢迎,大家争相观看,所以有人说他是被看死的,叫“看杀卫玠”。

还有一个是谢安的侄子谢朗 ,当时年龄还小。有一次与当时一个擅长清谈的和尚支道林清谈,谈到最后疲惫不堪。母亲王夫人就让他回屋,不让他在谈了,当时谢安还在旁边阻拦说没关系。

但王夫人是怎么也不肯听,硬是把儿子谢朗给抱回屋去了。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当时的清谈氛围有多浓重,在人们心中占有多大分量。

但清谈毕竟是坐而论道,有点儿空谈误国的意思。所以当时也遭到实干派的反对。

有一个叫许玄度的去拜访刘惔,刘惔就盛情款待。刘惔当时住的地方非常好,许玄度就说,希望这个地方永远保留下去,这可比谢安隐居的东山还好。刘惔就说,我如果说了算肯定留着。

当时王羲之也在旁边:“如果巢父、许由见了稷、契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

稷、契分别是周朝和商朝的始祖,都是实干家。王羲之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是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见到实干家也不会说关于隐居的事。

是说这两个人整天清谈,不务实。

魏晋时期之所以会盛行清谈 ,应该跟当时的社会阶层固化有关。魏晋时期选官是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等级森严。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人一生的命运都是安排好的,出身好就能做大官,出身不好实干也没用。这样一来人人都没必要努力,于是只有终日清谈。

你怎么认为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020.html
上一篇神头岭巅峰对抗!八路军极致隐蔽,顺风扶起踩倒的草,骗过日军
下一篇蒋军摸进防区乞讨食物,八路军团长命令:一粒米也不要给!

为您推荐

孔融的乐趣,不止喜欢让梨,更喜欢找茬

孔融的乐趣,不止喜欢让梨,更喜欢找茬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在这七个人当中,孔融绝对是名气最大的 。因为孔融年少成名,孔融让梨的事家喻户晓,打小就是神童。特别是有一次拜访李膺。李膺当时名声很大,是天下读书人的偶像,被誉为东汉最后的傲骨。孔……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简介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吗?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简介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
重启《孔融让梨》

重启《孔融让梨》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常给我们姊妹三个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以此教导我们能像孔融那样有美好的德行。但「孔融让梨」就现今的时代来说,似乎已经非常过时了。「躺平」成为今天很多孩子们的趋势,也成为很多父母的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