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陈晓平评《美国与晚清中国》:晚清中美存在着“特殊关系”吗?

陈晓平评《美国与晚清中国》:晚清中美存在着“特殊关系”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员和他的新著《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该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之一。(资料图/图)

中美关系常常是世界性的热点话题,近期更是热上加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崔志海研究员的新著《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无疑是研究中美关系史的厚重之作。崔志海主要依据中美两国档案,深入考察从甲午战争至清朝灭亡中美两国的交涉与互动,成果极为丰硕。从形式上看,该书也可以看作该时期中美交涉事件专题研究的合集。

全书共分12章,分别是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庚子事变后中国政局、日俄战后中国朝政、宣统朝政、清朝覆灭的关系,以及美国首倡退回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兴学、货币专家精琦访华与币制改革、载洵访美与中美海军合作计划等,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原原本本,有条不紊,使每个专题的研究尽量达到透彻的程度。本文不拟对每个专题的成果作全面介绍,避免“剧透”,仅就几个别突出亮点作介绍与讨论。

晚清中美特殊关系的由来

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清代中美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所谓“特殊”是与英、法、俄、德、日等相比而言。“特殊关系”的形成由来有自。鸦片战争中美国商人按照林则徐的禁令,具结不再贩卖鸦片,中美贸易如常进行。《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尊重清廷意愿,不强求公使入都。1900年中外决裂时,美国军舰不参与占领大沽炮台的侵略行动,在接下来的《辛丑条约》谈判中“袒护中国”(第136页)。

崔志海对“中美特殊关系”作了雄辩的阐述,核心观点是,美国与欧洲列强的远东政策有所区别,作为新兴大国,美国认为一个相对繁荣强大的中国对全世界、对美国有利,其着眼点在于进一步扩大贸易,没有领土野心;自1899年起,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三次提出“门户开放”声明,客观上有利于抵制瓜分中国图谋,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崔志海也揭示,中日甲午战争及谈判过程中,美国在各环节几乎都偏袒日本,对中国国家利益产生了很多危害,这一史实不能忽略。作者的研究表明,美国与清朝内政之间有着复杂曲折的关系,所谓“不干涉内政”并不真实,只是与欧洲列强、日本相比,仍有节制。本书不是全面的中美关系史研究,具有“专题研究”性质,因而对美国国内的排华恶行着墨较少。

退回部分庚款是美方主意

清华大学在中国是神一般的存在,该大学的创办源于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以往对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研究,利用档案相对不足,学界大多将功劳归于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崔志海全面解读中美档案,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庚款兴学主要是出于美国政府的意图,其中驻华公使柔克义起了关键作用,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在庚款用途问题上除了于1905年商议退款初期根据美方意图建议清政府同意将退款用于兴学之外,便没有再发生任何影响和作用;清政府对于庚款兴学原则上虽然表示赞同,但对将退款直接和全部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学美国始终持反对态度。”(本书第320页)在交涉期间,清廷官员一度想将退款用于开发东三省等其他用途,遭到美方的坚决反对,他们担心在清朝官员管理下,这笔巨款最终被浪费,不能产生真正效益。崔志海也指出,退款兴学背后,含有美方希望通过派遣中国学生留美培养一批亲美领袖的意图。

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资料图/图)

张荫桓平反问题

《辛丑条约》谈判及签约后,列强要求清廷惩处顽固势力、给遭受迫害的开明官员平反,首先出于中国外交官伍廷芳的推动,这一点崔志海有所忽略,只按档案表面文字平铺直叙,很容易让读者误解为只是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后,慈禧派人捉拿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准备加以处死,因英、日驻华公使请李鸿章出面说情,改为流放新疆。1900年7月,慈禧发电报给新疆巡抚,下令将张荫桓“即行正法”。郭世佑在《伍廷芳与美国代理国务卿希尔的庚子密谈解读》一文中,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威廉·麦金利文献”,指出早在1900年9月,伍廷芳就已力促美国出面,要求清廷为张荫桓平反。慈禧对张荫桓恨之入骨,刻意拖延,经多次催促,才在1901年12月不情不愿地发布上谕:“奕劻等奏,英美两国使臣请将张荫桓处分开复等语。已故户部左侍郎张荫桓著加恩开复原官,以敦睦谊。”上谕宣称,纯粹出于与英、美两国维持友谊起见,同意给张荫桓开复原官,措辞可谓丑陋之极。伍廷芳还提出要惩处朝廷中顽固的排外势力,点出“祸首”系端郡王载漪,还暗示要恢复光绪帝的权威。郭世佑认为,伍廷芳这是“把国家的利益与朝廷的利益适当区分”,“折射出近代外交伦理的转变的某些闪光点”。

本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中美交涉细节,显示外交与内政之间常常难以分割。货币专家精祺访华时,张之洞等高官对精祺方案大肆抨击,暴露出他们对币制原理的无知,显示“科举精英”对西学的了解大多浮于表面。为扶植亲美势力,美国驻华公使干涉美国洋行与端方的经济诉讼,原因是认为端方倾向改革,需要加以“保护”。当袁世凯被清廷罢职之后,美国竭力保护亲袁世凯势力,为袁氏复出铺平了道路。

作者多次强调外交的“国家理性”问题,也即要从国家长期整体利益出发处理冲突,不逞一时意气,外交人员不能以个人好恶以私害公,仍有借鉴意义。本书大量翻译英文档案,行文风格也深受影响,使用较多密集长句,引用大段史料。这种行文方式,在作者看来是学术著作所应有,却可能会增加普通读者的阅读困难。

陈晓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8550.html
上一篇八路军精心构筑阵地准备伏击,埋好的地雷却被伪军意外踩响
下一篇蒙巴顿:二战统帅,分割印度者,享受八国继承权,一生未实现梦想

为您推荐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老照片:慈禧太后出游前呼后拥,丐帮帮主衣衫破烂

晚清的大事小事、大人物小人物早已化作烟尘,只有那些流传至今的老照片,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彼时的社会图景。清军士兵,站姿端正。这位清军士兵站姿端正笔挺,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他的装束带有新旧交织的特点,是晚清朝廷学习西方、编练新军的结果。端方(左)和陈启泰。这张照片拍摄于1908年,当时端方任两江总督,陈启泰任
晚清老照片:公主、格格等皇宫女眷出镜;大家庭30多口人丁兴旺

晚清老照片:公主、格格等皇宫女眷出镜;大家庭30多口人丁兴旺

皇族的公主、格格、福晋接待外宾,地方官与老婆孩子拍“全家福”,大户人家数十口人生活在一起……一个个晚清社会生活画面被照相机定格下来,记录了那些难得一见的历史场景。北京一位厨师和他的徒弟。据记载,老北京的厨师原本都附属于饭店,“至光绪间,庖人之精烹调者,各立门户,自出应堂会,各种菜品多新颖出色”。一般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晚清老照片:囚犯被押送菜市口,瑾妃忽视身材管理30岁发福

晚清老照片:囚犯被押送菜市口,瑾妃忽视身材管理30岁发福

一组晚清老照片,记录了100多年前的各类人物和社会面貌。相貌姣好的女子。这位年轻美女的袄子和裙子很新潮,不像传统版式那样肥大,做了紧身设计,更能凸显女性的身材曲线。当然,她的发型也很时尚,妆容精致,引领着令众多女性追慕的潮流。青楼女子。两个人都缠了“三寸金莲”,左边那位妩媚姣好,右边那位身穿男装,平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