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靖难之役(中):“战神”李景隆送人头第一名“大明风云12”

靖难之役(中):“战神”李景隆送人头第一名“大明风云12”

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功臣,一代战神功勋卓著,军功紧随徐达、常遇春之后,位列武将第三,授曹国公。李景隆是个官二代,纨绔子弟,胸无文墨,素不知兵。朱允炆让一位草包当统帅,结果可想而知。

朱棣听闻朝廷换李景隆为中军主帅,顿时大喜。在他眼里,李景隆就是建文帝送给他的一个硕大的经验包,让他能在打野中快速升级,壮大实力。

朱棣认为李景隆有五个必败理由:

其一、军纪不整,上下异心;

其二、北地寒冷,南兵裘褐不足,不能力战;

其三、孤军深入,建功心切;

其四、好谀小人,专任邪佞;

其五、刚愎自用,仁勇俱无。

整整两个月,朱棣带着主力部队机动在外作战,北平城只有世子朱高炽驻守,李景隆愣是没有抓住机会。

李景隆号令不严,指挥不当,几次进攻北平城,皆被击败。都督瞿能率千余精锐骑兵,攻破张掖门,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最佳时机。燕军因此得到喘息时间,连夜往城墙上浇水,天气寒冷,迅速结冰,等到第二日,明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建文元年(1399年)10月19日,朱棣大军在会州(今河北平泉)整编,分为中、前、左、右、后五军。 11月5日,燕军渡过白河,击败了李景隆的前锋陈晖部万余人。同日,他与李景隆的部队在郑村坝作战。燕军左右进攻,攻破明军七座大营,李景隆大败。当晚,李景隆见战况不利,下令郑村坝全军轻撤。几十万人的粮草,全都留给了燕军。

郑村坝位于今天北京市朝阳区五环外,李景隆撤退时,没有通知二环外的攻城部队,燕军便轻松击溃了北平城下的数万大军。

李景隆率军退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明军十万余人在此战中丧生。黄子澄隐瞒了李景珑的败绩,向建文帝汇报,说李景隆打赢了几场小仗,天气严寒,他率部回到德州休整。

由于李景隆计划次年春再向北进攻燕军,朱棣决定进攻山西大同,大同是代王的封地,军事地位极为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他。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初一,燕军到达蔚州,明军守卫王忠、李远投降燕军。农历二月初二,燕军攻打大同。李景隆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明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损失大量兵力、粮草,士气严重受损。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约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统兵60万大军,分兵两路,再次北伐。

两军在距北平城不远的白沟河交战。明军一开始占了上风,因为前锋平安长期跟随朱棣行军打仗,非常熟悉朱棣的用兵战术。

此前差点攻破北平彰义门的都督瞿能也一同配合攻打燕军,燕兵败退。郭英又及时率部赶到,封堵朱棣大军撤退。朱棣先后换了三匹马,射完了三筒箭,差点被平安、瞿能所伤。

朱棣跑到河堤上,扬起马鞭,假装招引援兵,李景隆见状顿时生疑,叫停了攻势。朱棣次子朱高煦此时率部驰援来救,战事暂时缓和。

两军休整后,瞿能再次率领众人开战,明军高呼口号:“灭燕!灭燕!”士气大振,局势再次对燕军不利。

就在战事危急之际,一阵旋风吹来,将李景隆帅旗旗杆被吹断,明军一片混乱。朱棣趁机绕到李景隆大军之后放火,并率军冲杀,明军大败,投降十万余人。瞿能父子被朱高煦斩首,郭英率部向西撤退,李景隆则向南撤退到德州。

四月二十七日,燕军攻打德州。五月初七,李景隆逃到济南。燕军进入德州,获得了大量粮草辎重。五月十五日,燕军攻济南,李景隆余下的十万大军被彻底击溃。李景隆逃回南京。

李景隆将六十万大军全部葬送。朱元璋留下的野战部队几乎被断送殆尽。黄子澄后悔推荐李景隆,和练子宁、叶希贤上奏,要求斩杀李景隆。建文帝不听,又埋下了隐患。

(未完待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1665.html
上一篇史说吴桥‖菲律宾王族后裔,竟然落户吴桥?!
下一篇大秦和隋朝为何都是二世而亡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