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宋朝国号的来历:一场粗糙不堪的禅让大戏,被层层附会的大宋国号

宋朝国号的来历:一场粗糙不堪的禅让大戏,被层层附会的大宋国号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一场“陈桥兵变”使得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而大宋新朝代的建隆元年也自此来临。

自从后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就走了一条在当时来说,相对文明理性的夺权之路,基本上奠定了大宋新王朝的基调。

可以想见,当时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这一招,相比起五代十国的其他皇帝们,那些程式化的杀戮和血腥来说,确实要高明得多。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这么说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了!

大家要知道,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中的治国之学,对于皇帝的出身是非常看重的,正统出身则意味着民心所向。

因此,当初刘备非要自称是汉室后裔,哪怕是粉身碎骨,他也要姓“刘”。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儒家学说的影响相对越来越弱了,那时候的皇帝基本上都出自军队系统,但凡是谁的手下兵强马壮,谁就能决定一切,而皇帝的个人能力强弱,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平稳还是动荡。

当然,这种现象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国家的建设是以皇帝个人为依归,而不是以制度为根本。

毕竟,由制度来管理一个国家,远比由一个人来管理国家要科学和稳固得多,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一个相对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下,才能逐步进行。

以赵匡胤的政治眼光,他肯定也能看得清。因此,“陈桥兵变”就是他理性选择之后,迈出的第一步!

脱颖而出的禅让大戏

在中国历史上,说起改朝换代的速度之快和戏剧之丰富,“宋朝”绝对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朝代,因为赵匡胤的那场禅让大戏,确确实实看起来粗糙不堪!

我们要知道,在宋朝之前,关于禅让的戏码已经上演过很多次了:西汉时期,禅让给了王莽;东汉时期,禅让给了曹丕;曹魏时期,禅让给了司马炎;隋朝时期,禅让给了李渊……

可以说,接皇位的人是迫不及待,给皇位的人是五味杂陈,流程一走完,江山也就改了姓氏了!

回顾历史,要说禅让的速度之快,之前的那些朝代,还真没有哪一个能超越宋朝。

因为,当时只有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将皇位禅让给赵匡胤,竟然在一天之内,就走完了全部的流程。

想当初,东汉时期的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那可是从曹丕的英雄老爹曹操时代就开始经营了。

而后,曹魏的末帝曹奂禅让给司马炎,也是经历了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到司马炎三代人才完成的。

相比之下,先前各个朝代的禅让程序还都特别复杂:旧的傀儡皇帝先要对预备皇帝不断让位,不停对外宣告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天下,之后那个作为准皇帝的人也不能立马接过皇位,还得假模假式地推辞一番。一般情况下,起码得辞让三次,这场禅让大戏才算是演完了。

总结下来,就是说我不治理你来治理,你不治理我也不去治理,直到你同意治理为止!

由此可见,古代的禅让大戏虽说戏份很足,但却演得很假,可假归假,但过程还算是到位了。

然而,赵匡胤却不这样:正月初四一大早“黄袍加身”,当天晚上人家就当了皇帝,妥妥的一位时间管理大师!

相比前朝的隆重仪式,赵匡胤当皇帝的速度之快,基本上就像草台班子唱戏一样,丝毫都不讲究质量,也不讲究吃相。

因此,虽说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后来是以文化著称,但在宋朝成立之时,最应该体现出文化的禅让大戏上,确实显得太没有文化了!

被层层附会的宋朝国号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叫“宋”的新朝代。

那么,他为什么要将国号定为“宋”呢?

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就是赵匡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而“宋朝”又被分为了两截:

公元960年到公元1127年,宋朝建都在北边的开封,称之为“北宋”,后来被金朝所灭。

公元1127年到公元1279年,宋朝建都在南边的临安(今杭州),称之为“南宋”,后来被元朝所灭。

其实,从赵匡胤始建,一直到赵构后来又重建的这个王朝都叫“宋朝”,而“南宋”和“北宋”是我们后人为了区别他们才分开来说的。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国号,比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寓意广阔悠长的银河;唐朝的国号是“唐”,来源于仁君圣王唐尧,另外李渊也曾被封为唐公。

“宋朝”的国号是“宋”,其实它最初的起源和含义特别简单,甚至简单到了没有任何可以说道的地步。

按理说,赵匡胤连黄袍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应该有的是时间来考虑国号啊?

仔细想来,有很大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在五代末世,江山易主之前,大家都不好太过明目张胆地来讨论这种事情。

因此,就只能以赵匡胤篡周之前,兼任的“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官衔衔号,以及所在地“宋州”来命名,这就是宋朝国号的来源。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匡胤君臣当初仓促而起的一个简单明了的宋朝国号,却被后来的宋朝文人们层层附会。

最终,使得宋朝国号变成了一个与天地、阴阳、人事,种种方面都非常契合的一个完美国号!

那么,这个过程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要知道,宋朝时期的文人们脑筋转得特别快,想的事情也特别远:

首先,借用赵匡胤之父的名字做文章。

赵匡胤的父亲名叫赵弘殷,公元956年就去世了,他死的时候和儿子赵匡胤都还是后周的臣子,因此文人们在日后对宋朝国号的附会中,最关键的就是用赵弘殷的名字来做文章。

赵弘殷,“弘”就是弘大的弘,而“弘”字的原意就是发扬光大;“殷”,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朝中,“商朝”的别号叫“殷朝”。

当初,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是以《殷本纪》来记载商朝历史的,所以说“商”就是“殷”,“殷”就是“商”。

由此推想,赵弘殷的名字就预示着赵氏家族要发扬光大!

其次,根据赵匡胤的龙兴之地。

不用说,赵匡胤的龙兴之地肯定就是宋州了,而宋州则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早在先秦时代,商丘这个地名就已经存在了,据说和商朝人的起源也有关。

公元596年,隋朝时期在此设置了宋州。因此,宋州既是商朝的发祥之地,同时也是赵匡胤赵氏家族的龙兴之地。

文人们再次表示,赵匡胤的祖上和商朝之间的关系,又紧密了一步!

事实上,当初隋朝在商丘建立宋州,主要是依据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的时候,周公主持大分封,将被灭掉的先前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微子启封为子爵。微子启在商纣王时期以正直见称,曾不断劝导商纣王多行善事,之后投降了周武王。

微子启原本叫“启”,商朝时期被封在地名叫“微”(今梁山县)的地方,当时又是子爵,所以就叫微子启。

周朝立国稳固之后,周成王对于投降的商朝贵族还特别重视,因此在分封的时候,就将微子启封在了商丘,给其建了一个小国,称为“宋国”。

因为“宋”、“商”二字在古代时期的读音特别相近,周朝既然灭了商朝,所以就封微子启的小国为“宋”,意思就是让其延续自己的祭祀。

自此,宋国就长期在商丘一带保持着自己的国境,而且此地原本就是商朝最早的发祥之地,由此归纳宋朝国号的来源:“殷”就是“商”,“商”就是“宋”,以此类推,赵匡胤老爹的名字,似乎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他既是赵弘殷,也是赵弘商,又是赵弘宋!

因此,赵弘殷的儿子赵匡胤建国就以“宋”为国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注定”!

更夸张的是,后来又有文人进一步附会,说商朝时期有一个名叫阏(yān)伯的人,当时就居住在商丘,一直在当地祭祀大火(大火是指天上的一颗星,属于颜色非常红的一颗大星,如今我们称之为天蝎座a星),这颗星在商朝时期就被认定为关系到商朝王族兴衰和国家命运的王族之星。

由于主持祭祀的人就是阏伯,祭祀地点就在商丘。因此,根据这种论述,宋朝从赵匡胤开始,就在五行中以“火德”自居。

实际上,按照五德始终的学说,赵匡胤取代后周属于“木德”,但他既然接受了后周的禅让,那么他所建立的新王朝五行之德应该就是“火德”(木生火),所以日后的宋朝文人也牵强附会,将阏伯居住商丘祭祀大火的事情也联系起来,把宋朝的“火德”作为了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依据。

由此,历史、地理、天文、五行和人事的种种巧合,共同证明了宋朝的国号在冥冥中已经定于前世了。

因此,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从他老爹开始就已经预示:他就是远承两千年前,如商朝一样宏大王朝的真命天子!

随着宋朝文人的这些附会,宋朝国号的解释也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神秘,而以“火德”为标志的宋朝更是特别看重红色,因此我们如今看到的宋朝皇帝的标准画像,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大红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9865.html
上一篇如何破除贪念?
下一篇秦朝被灭,王翦后代子孙为自保分家,不曾想建立2个千年豪门士族

为您推荐

宋朝过大年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宋朝过大年 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宋朝压岁钱称为“随年钱”(选自《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         木版年画《神荼郁垒》         手擀面在南宋时期传入日本,沿用了“馎饦”这种古称    如果把历史的指针往回拨一千年,我们将抵达宋朝,接触到另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在那里,人们过年未必返乡;年夜饭的主食既不是饺子,更不是汤圆;大年初一凌晨,人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