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起来破案:是谁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

一起来破案:是谁杀了曹操的父亲曹嵩?

曹操父亲曹嵩之死,是曹操东征陶谦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翻阅史料,关于是谁杀了曹嵩,却有很多记载,有的可以相互印证,有的却自相矛盾。探寻真相,就像破案一样,按图索骥,根据记载寻找动机,发现历史背后的真相,非常有意思。

先来罗列线索,《三国志》及《后汉书》中关于曹嵩之死的记载:

1、《三国志 · 武帝纪》记载:

初,太祖父(曹)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

2、《三国志 · 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世语》记载:

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曹)嵩家以为(应)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阖门皆死。

3、《三国志 · 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韦曜《吴书》记载:

太祖迎(曹)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于陶谦,故伐之。

4、《后汉书 · 应劭传》记载:

徐州牧陶谦素怨(曹)嵩子(曹)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5、《后汉书 · 陶谦传》记载:

时(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曹)嵩财宝,遂袭杀之。

6、《后汉书 · 宦者列传》记载:

及(曹嵩)子(曹)操起兵,(曹嵩)不肯相随,乃与少子(曹)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陈寿的《三国志》成书于西晋,范晔(398年~445年)的《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372~451)也是南朝刘宋的史学家,而范晔写《后汉书》晚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因此,以上史料先后顺序是这样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作注——范晔《后汉书》

《三国志·武帝纪》中只说是陶谦杀了曹嵩,这和《后汉书·应劭传》、《后汉书·宦者列传》的意思一样,而裴松之注引《世语》则更像是为这三种说法进行了补充,是陶谦派人杀了曹嵩,曹嵩还以为是来迎接的泰山郡守应劭,没有防备因此被杀。

而裴松之所引《吴书》则说,曹嵩是陶谦部下都尉张闿所杀,因为贪图曹嵩的财物,这和《后汉书·陶谦传》的说法接近,意思是说曹嵩虽然是陶谦部下所杀,但并不是出自陶谦直接授意,但曹操不管这些,反正只认准了陶谦进行报仇。

按照侦探小说的思路,杀人是要有动机的,陶谦杀曹嵩有没有动机呢?

这里需要从关东联军讨董开始捋一下。话说公元190年关东十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只有曹操、孙坚真正的和董卓进行了交锋,曹操败于徐荣,孙坚先败后胜,董卓迁往长安,孙坚收复洛阳。正当孙坚准备乘胜追击时,袁绍却表奏周昂为豫州刺史,而之前袁术已经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

这相当于以袁绍、袁术兄弟为首的关东诸侯开始正式“内斗”,先是兖州刺史刘岱干掉了东郡太守桥瑁,袁绍从韩馥手里抢了冀州牧,袁术派孙坚打刘表。一顿操作猛如虎,然后中原大地形成了两大军事同盟: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而且他们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公元192年,曹操入主兖州,同时两大阵营进行了碰撞。公孙瓒派刘备、单经,联络陶谦向袁绍发动进攻,袁绍则和曹操一起击败了这三人(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东郡)发干,以逼绍。太祖与(袁)绍会击,皆破之)。

公元193年徐州牧陶谦和下邳阙宣合并进攻泰山郡的华、费二县,当时曹操身为兖州牧,泰山郡属兖州所有,所以作为反击,曹操一征徐州。曹操连下十多座城,陶谦向田楷(公孙瓒的部下)求救,田楷和刘备领兵前来,曹操因为军粮不足,郯城也攻不下就退兵了。

有了这两次正面冲突,所以此时陶谦和曹操可以说是生死大敌了。从曹操角度来说,兖州处于四战之地,北边的冀州、并州是袁绍的地盘,所以只能进攻徐州、青州以拓展生存空间,壮大实力。陶谦为了自保,选择和公孙瓒、袁术结盟共同对抗曹操、袁绍,所以双方必成水火之势。

这样一来《吴书》中说陶谦派张闿护送曹嵩就显得很搞笑了,而偏偏《三国演义》采纳了这种说法。曹操和陶谦刚刚在战场上杀得你死我活,现在陶谦派人去保护曹操的父亲,陶谦就是真的派人,曹嵩也不敢用啊。

曹嵩被杀的经过

曹操起兵后,因为实力弱小,所以父亲曹嵩没有选择这个“爱惹事”的儿子,而是和小儿子曹德到琅琊国避难。琅琊国属于徐州刺史部,本来如果曹操和陶谦没有成为敌人,曹老爷子在哪都行,但现在曹操、陶谦战场相攻了,所以曹嵩不能继续在琅琊待下去了。

然后曹嵩就收拾细软准备去兖州投靠曹操,曹操得知后安排泰山郡守应劭前往迎接,结果半路上就被陶谦所派士兵杀害了。不管是张闿,或者是阴平守将,或者这俩其实就是一个人,反正都是陶谦指使的,因此曹操找陶谦报仇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六处关于曹嵩之死的记载发现,陈寿是认定陶谦就是杀人凶手无疑。而范晔呢,《陶谦传》和《应劭传》、《宦官列传》前后记录不一,最终也抛弃了《吴书》的说法,在《应劭传》和《宦者列传》中都写了陶谦是杀人凶手。所以,曹嵩之死案告破,主使杀人者是曹操的敌对势力——陶谦!

史书记载是研究历史、还原真相的第一手资料,但往往很多史料语焉不详,甚至有的互相矛盾,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能够进行前后印证、进行甄别,从而发现事件的真相,不要被迷惑,不能偏听偏信。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0237.html
上一篇雍正改诏篡位,是否属实
下一篇看世界:伯罗奔尼撒战争前的雅典是如何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

为您推荐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荀彧作为首席谋士,明明誓死追随曹操,却又为何反对他称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算是位极人臣的待遇)。颍川派代表人物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段话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意思是让曹操爱惜羽毛,不能称王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曹操杀华佗:古代最严重的一次医患纠纷

人心隔肚皮,古代没X光,肚皮里的零件坏没坏,只能“望闻问切”,估摸着蒙,医疗事故更多。有的成了故事,更多的连故事都没留下来。因此,神医总是能得到人们的推崇。但神医照样会遭到医患关系,就比如华佗,甚至因为和曹丞相的互动中出现了问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01你敢说曹老板是弱势吗?古代的医患关系揭示了,庸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的武将中,谁的战功最低?如果许褚上,谁下来?

配享曹操庙庭,一共有二十六人,先后分六批进入,第一批分别是夏侯惇、曹仁和程昱;第二批最多,分别有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二十人;第三批一人,荀攸;第四批一人,司马懿;第五批一人,郭嘉。在这二十六人中,文臣有九位,分别是程昱、桓阶、陈群、钟繇、华歆和王朗。文臣里面,为曹魏立下重大功勋的荀彧和崔琰两人没有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