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订单排到10月底!杭州有人已忙疯,凌晨2点就起!很多人看了都说被种草

订单排到10月底!杭州有人已忙疯,凌晨2点就起!很多人看了都说被种草

凌晨2点,杭州临平区塘栖镇塘栖村里,“细汤包羊肉”的老板钦鸿良起床了。

之所以这么早起床,除了塘栖张家墩菜场里的一家熟食店4点半要开张,他还兼做乡村宴席——今天要做70桌,红白喜事都有。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他接单最多的是10月4日,一共做了430桌酒宴。

虽然这一带村村都有饭店,但并不足以应对大型的乡村酒宴,满月酒、婚宴、乔迁酒,动辄几十桌。在乡间,这是表示隆重以及分享喜悦的方式。

这样的酒宴肯定需要一个团队,为啥这么多人找“细汤包”?食材有特色?厨师有高招?

潮新闻记者带着好奇,跟着钦鸿良记录。

打开冷库的门,货箱垒到一人多高

老板说不多,“出货很快的”

采购从国庆前一周就开始了,钦鸿良天天去勾庄批发市场订货进货,总算在29日之前把鸡、鸭、鹅、牛羊肉和海鲜全部塞进自己的冷库。

清早,记者赶到他那几百平方米的“羊肉工厂”,生产间的桌面和地上都挺干净,大锅的羊肉、鹅肉、蹄髈咕嘟咕嘟地煮着,这时候还是白汤。还有一桶卤汤深不见底。

每个大桶上都有“细汤包”的字样,就像村民在箩筐上写“张记”“王记”一样,这是古老的“品牌露出”。

“我很懒的,平时基本不当监工,不看的。”话是这么说,但他手机上有连着摄像头的软件,随时打开就能看厨师干活。

在业务如此繁忙的十月,也不敢多睡,实际上凌晨两三点两口子都起床了——菜场里的“细汤包羊肉”熟食店是老婆花姐管理,他主要张罗酒宴。

走过一大盘一大盘的炸虾球,记者随口问他:“为啥不做虾饼?”

“那不行的,虾饼的虾是整个的虾仁……没有我们自己做虾球的用料好。”话点到即止,其中奥妙自己体会。

他指指大锅里的红烧羊肉,“我家的羊肉为啥出名?都是新鲜现杀的湖羊,不要冻肉,我进货把关很严。”

“有些饲料是把玉米杆子打成粉再混谷物,还有吃人工草皮的,羊吃这种草,肉的鲜美度就要差一些。就要放养的、吃鲜草的羊那才好。”

后厨的调料都看得到品牌,从仓库到生产间,没看到化学添加剂。

货架上有数不清的卡式炉、装盘子的木架子、大小盘碗和成箱的小蜡烛、电子花和塑料花,他拿出一朵电子花打开开关,花朵就一闪一闪亮起来。“办喜事的就喜欢这样,这些都是一次性的用品,不回收的。”

走到底是冷库,打开门亮灯,里面的货箱都垒到一人多高了。

记者问他,“有个舟山的朋友告诉我们,家里要买零下40℃或者制冷更厉害的冰柜,可以一次性囤足够吃一年的海鲜牛排等等,这个对不?”

钦鸿良很惊讶:“时间放长了那不是水分都没了吗?零下18℃够用了,我这里周转很快的。”

“拉菲”和“三轮车”是啥?

手写在粉纸上的订单和“暗语”

“羊肉工厂”前厅的桌子上有一叠粉红的纸,都是订单,已经排到10月下旬。有整桌的宴席预定,也有来预定几个硬菜的。

“卡式牛腿、小米海参、虾球各45份”,这是一户的;“拉菲、虾滑、牛仔骨各23份”,这是另一户的;“木瓜雪蛤、虾球、卡式牛腿、虾球、爆鱼、三轮车、电子花70份带干冰”,这是第三户的……

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钦鸿良坚持手写订单,客户地址也不用写,就笼统地注一下某某村某某人。一本细账都在肚子里。

“‘拉菲’你也要提供?这个红酒是真货?”

“不是不是,是我们这里对一种鱼的叫法。”

“‘细沙羊尾’是什么?甜品吗?‘粢毛肉圆’是啥?”

“前面这个是猪板油拌细沙和糖,外面糯米粉一滚油炸的,样子像羊尾巴,所以叫‘细沙羊尾’;‘粢毛肉圆’就是肉圆子外面滚一层糯米,这都是我们塘栖的名小吃。”

“那‘三轮车’是啥?”

“这个是一道冷菜。”

8点光景,蹄髈、鹅肉、羊肉都已经烧熟,炸响铃这些也都备好,统统装车拉去婚宴现场的后厨了。

好多红色的鱼装上车,记者问:“这是啥鱼?”

“富贵鱼。”

打开手机搜索,记者还是没搞清楚是什么鱼。不过,红色的鱼是有喜庆意味的吧。

最后一车半成品菜送走,记者跟着钦鸿良一起转场。

“笃笃”复“笃笃”,厨师忙切菜

拿大勺舀汤在肉上淋一圈,

香味飘出来了

车子开到丁山河村文化大礼堂后院停下,前厅是婚宴现场,后院搭起了长长的棚子,这里就算是钦鸿良的“现场指挥部”了。

棚里一边是四个土灶和两眼煤气灶,灶上的大锅在煮肉。

另一边是备菜的长桌,筐叠筐,盘叠盘。

一片“笃笃笃”的声音,厨师们在切菜。

切了南瓜还有丝瓜,切了洋葱还有青椒,切了芦笋还有莴笋……有的切段有的切丁,有的切丝有的切末……

黄鳝、甲鱼、猪肚、发菜、龙虾、鲍鱼、帝王蟹都是大盆大盆地放着等待料理。

煮猪蹄、羊肉的大锅都是敞着煮的,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大厨去浇了酱油,继续煮;钦鸿良和厨师们走过路过,不时地拿起大勺舀起一瓢汤在肉上面淋一圈,一阵阵肉香飘出来了。

只有一个大桶盖着木头盖子,记者问坐在旁边的小胖厨师里面是啥,他揭开盖子——高汤。

正好沈大厨过来舀了一大勺去另一个灶头。不用味精用高汤,这个乡村酒宴的标准高的。

正在片白切羊肉的厨师胡天堂告诉记者,这家前一天的起媒酒办了9桌,这天中午16桌,晚上33桌,第二天还有8桌。

这么多桌的宴席,你猜要动用几个主厨?只有两个。

大厨沈国荣,负责现场烧几乎所有的热菜。

二厨沈森山,帮忙给一部分菜再加工以及装盘,其他厨师这天都是切配、打荷的助手岗位。

大部分厨师都穿着漂亮的深蓝色“细汤包羊肉”制服,胸口有刺绣的标识。

烧滚葱油一浇,上菜!

做乡宴的厨师,真是一份体力活

亲友邻居们慢慢享用的午宴,对厨师团队来说只是一顿10分钟的快餐。

他们热情地把白灼大虾往记者的饭碗里塞,“优质蛋白质,新鲜着呢,多吃点”,自己却捧着大碗饭,筷头直捣蹄髈、扎肉这些硬菜,风卷残云一般地干完,站起来一点头,“你慢慢吃”。

来之前,老板娘花姐曾叮嘱,“多吃点,沈大厨做菜很好吃的。”果然,光是香菇炒甲鱼的卤汁,记者都忍不住拌了一碗饭。

并没有午休,后厨又响起切菜声和洗盘子的水声。晚上33桌,要备的菜是中午的双倍,可不就是双倍的忙碌。

整个下午,礼堂里是新人彩排、司仪练词,厨师们洗洗切切、熬熬煮煮。

终于看到了“三轮车”,真的是粉红色的小三轮车,装上炸过的夏威夷果仁和圣女果干,扎上粉色缎带打好蝴蝶结,再缀上鲜花,浪漫的氛围出来了。

另一个红边盘子里,放了一圈红色小纸托,中间的电子灯球一闪一闪的,它们在等待复炸的虾球。

长桌上,鲍鱼肉已片好,洗干净的鲍鱼壳和生菜片都在盘子里铺好了。

大海参已经发好、煮熟、切片装盘,身上盖了一层亮晶晶的鱼翅,熬好的鲍汁在灶上等着。

帝王蟹的腿和身子都拆好了,放在盘子里上笼去蒸。

富贵鱼也是一层三盘,一起蒸。

沈二厨让记者看跳动的火舌包围的蒸笼,足足叠了十几层。

他自豪地问:“高不高?”

令记者惊讶的是菠菜鱼丸汤。菠菜下锅焯好以后,沈大厨用冷水足足洗了四遍。

“有必要洗这么多次?”

大厨言简意赅,“碧绿鲜脆。”

水果盘那边,胡天堂师傅负责切西瓜、两位大姐分别装晴王葡萄和冬枣,33盘子也就忙了一个多小时吧。

一直忙到傍晚5点的样子,前边的礼堂里仪式开始,新娘进场;后厨开始高速运转。

负责上菜的大叔大姐们轮流偷偷进去观礼,被老板吼了,“上菜了!回来回来!”

鲍鱼下锅灼熟,烧滚葱油一浇,上菜!

鲍汁端到海参鱼翅这边,浇汁,上菜!

发菜羹勾芡,出锅!

一只只大锅热气腾腾地从灶上搬下来,许多把勺子挥舞着装盘装碗。

长桌的气势再一次体现出来。

10月生意好爆了

他们做的生猛海鲜,

自己一道都没吃上

“一天430桌酒宴的时候,需要出动几个厨师?”

钦鸿良说,“有团队啊,一部分是我的员工,一部分是‘借’来的。都是远近闻名的资深大厨,做菜好吃的。”

他自豪地说,“我不小气的,要赚就大家一起赚钱,一个人吃不下来这么大业务的。”

他指着一个小伙子说,“帐篷是他的,他负责搭现场的棚子”;再指指另一个年轻人,“桌子椅子起初是我们合伙投资的,我收回成本以后,大部分利润归他” ;手一挥,对厨师们画了个圆,“除了我提供的菜,其他菜是他们分别负责采买制作的,每个人都分一点……你看到了,我负责接单、采购、安排、现场调整,还要出几个肉菜,提供锅灶、炉子、餐具和一次性电子花这些装饰性道具。”

最后,也没忘记负责上菜和搞卫生的大哥大嫂们,“除了给一天的工钱,每个人还给一包烟,东家也会给喜糖。”

来赴晚宴的客人吃得差不多了,厨师和帮工们才坐下来开吃晚饭。

此时,离他们的午餐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四面漏风的棚子里,桌上的菜也半冷不热了。

放眼望去,桌上没有虾球、没有大龙虾、没有鲍鱼……钦鸿良说,“我们给客户节约成本,自己就不吃这些了。”

他们只是拿了几罐啤酒解乏。

大姐们吃完马上又继续收拾盘子和厨余垃圾。

“累不累?”

她们笑着说:“不累,高兴!”

问站了一天终于能坐下来的沈大厨“累不累?” “太累了!”

凌晨2点起来的“细汤包”老板钦鸿良,到晚上8点已经不间断地操劳了18个小时,回家还要继续安排第二天的订单。

这个10月,生意好爆了,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做乡宴可真是一份重体力活。

生意旺是高兴的。

网友评论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综合自潮新闻 记者 陈蕾、网友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9_186839.html
上一篇米饭排行榜第一的四道菜,荤素搭配更有味,上桌秒光盘!
下一篇陈皮巧搭配,好喝又实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