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早期肺癌术后病理提示有气道播散,是不是意味着容易发生转移?

早期肺癌术后病理提示有气道播散,是不是意味着容易发生转移?

最近一个35岁的男性网友咨询,一个月前体检做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一个1.1cm混合磨玻璃结节,经过多个专家阅片,认为恶性可能性大,建议手术。于是20天前在当地医院做了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提示有气道播散,淋巴结采样没有发现转移。对于气道播散,他说自己在网上查了之后吓得手足无措,因为很多人认为有气道播散是容发生转移的。

气道内播散是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一种现象,最初病理科医生发现有些肺癌旁边的正常肺泡腔内出现了癌细胞团,这些癌细胞的形态与肺癌组织团一致,猜测是从原发癌组织上脱落下来的。

气道内播散严格的说叫经肺泡腔隙扩散,有些医院病理报告会写STAS,即tumor spread through air space。2015年WHO肺肿瘤组织分类正式将STAS作为一种新的肺腺癌浸润方式。STAS的定义为肿瘤细胞经肺泡腔隙向肿瘤主体边缘以外的肺组织内扩散,肿瘤细胞通常形成微乳头结构、实性肿瘤细胞岛或单个肿瘤细胞扩散。大量研究显示,实体型、微乳头型肺腺癌发生气道内播散更多见,说明这类癌细胞更容易脱落,故STAS属于肺癌复发转移高危因素之一。临床数据显示,STAS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波动于15%-56%之间,说明这种现象非常常见。

2018年《JTO》发表了一项临床研究,1497例T1N0M0的早期肺腺癌患者,其中肺叶切除970例,亚肺叶切除527例,多元素分析(349对)发现,STAS阳性患者接受亚肺叶切除有更高的复发率和肺癌特异性死亡率,但这一现象不存在于STAS阴性患者中。因此认为存在气道播散的T1期肺腺癌,肺叶切除相较亚肺叶切除预后更好。

2020年《Lung Cancer》发表了气腔内播散(STAS)在IA期部分实性肺腺癌中的预后意义。115例根治性肺切除术的IA期部分实性腺癌患者,有20例(17.4%)存在STAS。具有STAS的患者和不存在STAS的患者5年无复发率分别为62.4%和97.9%,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5%和97.9%,差距很明显。同时也指出,STAS的存在与年龄较大、男性、腺泡型为主的腺癌、含微乳头型、淋巴血管侵犯和侵袭性病理成分较大均有关。

可见,STAS不会单独存在,往往与多种高危因素合并存在。STAS一般不会存在于纯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增高,STAS比例越高。按照WHO的定义,一旦有STAS存在,就说明属于浸润性肺癌,不可诊断为原位癌或微浸润癌。

既然STAS是术后病理才知道的,而具有STAS又建议做肺叶切除,而不是肺段或楔形切除,那如何在术前充分评估呢。目前临床确实存在这样的困扰,一方面希望损伤小,能少切就少切,一方面又担心少切后存在STAS的话可能会增加复发风险。目前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判断,实性成分如果超过50%,一般建议做肺叶切除。

那么存在STAS的IA期患者要不要做术后辅助治疗?

在NCCN指南,CSCO指南中,均没有建议IA期肺癌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而IB期患者则是有推荐的,尤其是有高危因素者。具体到某个IA期病人,我觉得还是应该与患者好好沟通,根据病人意愿并权衡利弊,对于高危因素多的ⅠA期早期肺腺癌,可以进行EGFR等基因检测,如果阳性,可考虑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但化疗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20221.html
上一篇中国贫血日公益周圆满收官,多学科专家共同呼吁关注贫血
下一篇《自然》双重磅:破解儿童最常见脑瘤的起源之谜!

为您推荐

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这种情况的肺癌患者如何选择?

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这种情况的肺癌患者如何选择?

免疫治疗的兴起,极大地改善了晚期肺癌的治疗格局,为肿瘤的个性化诊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了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晚期肺癌患者会检测PD-L1表达,以及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如果PD-L1表达较高(大于50%),一般认为可以从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获益。如果患者存在EGFR和ALK基因突变,则优先选择靶向药物治疗。然而,
肺癌治疗反而缩短生命?现在随便治治都比不治强,有很多新方法

肺癌治疗反而缩短生命?现在随便治治都比不治强,有很多新方法

肺癌患者如何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其实决定生存期长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分期的早晚,分期越早,生存期越长,治疗也相对简单。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身体负责,定期的进行体检,相比较其他肿瘤,肺癌筛查项目操作简单方便,做个胸部CT即可。其实每年体检查出很多肺原位癌,其中包括一些同事,这类病人做完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