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这帮老六给整怕了

明朝至少有10位太子,为何清朝只有1位?康熙:被这帮老六给整怕了

太子在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那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明朝,基本上都是嫡子或者长子担任太子,这叫名正言顺。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等10位皇帝,要么是嫡子、要么是长子,也基本都在登基前被立为了太子。

可到了清朝,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都说清承明制,可纵观整个清朝,却只有1位太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清朝立贤不立长。

清朝刚入关那会儿,还不懂中原文化,虽说继承了不少明朝的制度,可偏偏把嫡长子继承制给遗漏了。

康熙时期,倒是把这事儿给恢复了,因为康熙所立的太子,恰好就是自己的嫡长子胤礽。本来按部就班地这么搞下去,似乎也就跟明朝没什么区别了。

可偏偏康熙的太子胤礽是个失败的案例,这使得清朝再次恢复了以前选拔继承人的传统,那就是立贤不立长。

继承人是集团的未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选嫡长子,那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很显然,康熙的实验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清朝统治者入关前,就是按照立贤不立长的办法选择继承人的。比如说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就是因为他比较贤能,才被公推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

康熙以后,雍正选择继承人,也是根据贤能,选择了第四子弘历。乾隆本有17个儿子,可惜这位老哥太能活,熬死了13个。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相对优秀的十五子永琰。

由此可见,清朝选拔继承人,多数情况下,不会根据你的年龄和出顺序来选,也不会根据你的母亲是谁来选,主要是根据你是否有一定才能。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尽量避免将大位传给昏庸无能之辈。所以说,清朝的皇帝,大多数还算正常,虽说不是个个都是明君,至少基本没有太昏聩的君主。

二、康熙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五味杂陈,他看着二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心里挺复杂的。为啥?因为他觉得这帮老六,整天惦记着自己的皇位。

尤其是公开举荐太子的时候,大家一边倒,几乎都倒向了八阿哥胤禩。好家伙,选拔继承人,难道不是康熙老爷子的权力吗?现在给你们点颜色你们就要开染坊啊!跟你们客套客套,你们还当真了?

因此,康熙果断把废太子胤礽,再次扶持为了太子。一来是为了稳定朝纲,让支持八阿哥的那帮人死了这条心。二来是为了告诉众人,这个权力只属于康熙自己。三来,就是老父亲的一点私心了,毕竟培养了30年,谁能轻易放弃这个太子呢?

结果倒好,胤礽这个不争气的家伙,再次使得康熙勃然大怒,终于还是被废了。自此,属于胤礽的时代,就算彻底结束了。

胤礽没了,各位阿哥们,再次为了太子之位,争斗不休。这可太热闹了。主要分成了这么几派:

第一派,大阿哥胤褆。

第二派,三阿哥胤祉。

第三派,四阿哥胤禛,背后有十三阿哥胤祥支持。

第四派,八阿哥胤禩,背后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支持,俗称八爷党。

第五派,十四阿哥胤禵。原本支持八阿哥,后来八爷党开始集体支持他。

这么算下来,再加上原来的太子胤礽,至少有9位成年的阿哥,在争夺太子的位置。民间俗称九龙夺嫡。

这可把康熙搞怕了,儿子们这么搞下去,不仅要家破人亡,而且国家也会受到严重损失。而他们之所以这么闹,还不是因为太子之位嘛!

此外,不排除前任太子胤礽,就是在夺嫡过程中,被自己的兄弟们,一步步推向了无尽的深渊。没办法,谁让他占着太子的位置不挪窝呢?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康熙皇帝选择再不立太子了,他将选拔继承人的事情,偷摸写在诏书里,存在了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等到他百年以后,再让大臣们打开来揭晓接班人的人选。这就是大家俗称的秘密立储。

三、秘密立储,避免了许多麻烦。

你别说,这一招是真管用啊!自从康熙不再立太子,这皇宫内外可就清静多了。毕竟任何一位皇子,都有机会,也都没有机会。

这就好比康熙让儿子们各自买了一个盲盒,至于盲盒里有没有宝贝,那就要等康熙百年之久揭晓了。

因此在此之前,康熙必须要保守秘密,这样儿子们才能尽心尽力地博取康熙的欢心,而大臣们不知道该投靠哪一位皇子,因此最后都会把宝押在康熙本人身上。

站队可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有些人站错了队,将会永远失去政治前途,甚至危及生命。与其孤注一掷,倒不如倒向康熙,反正康熙选谁他们就支持谁,这么一来康熙还能继续掌握最高权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由此可见,秘密立储,是真好用啊!

雍正看了老爹的操作,觉得太棒了,二话不说照抄了过来。因此乾隆也就成了雍正秘密立储的对象。

乾隆也觉得爷爷的办法棒极了,也打算照抄,可惜他看中一个儿子,一个儿子就挂了,一连走了13个儿子,这可把乾隆给气坏了,毕竟让人整天爬正大光明匾换诏书,也怪累的。

不过最终,乾隆还是选择了秘密立储的方式。哪怕只有4个儿子活着,这个办法也能避免这4个儿子争权夺利。嘉庆就这么成为了帝国接班人。

嘉庆在掌握实权的第二年,立马就把旻宁秘密选为了接班人。这是乾隆和嘉庆同时看上的接班人,也就是日后的道光皇帝。

道光在选拔接班人的时候,对儿子们还是考验了很久的。每当鬼子六奕䜣得满分的时候,他那个四哥奕詝都要以仁义礼智信的优势,掩盖自己的卷面分落差。结果奕詝还真的把道光给忽悠了,道光二十六年,终于将奕詝秘密立为了接班人。

此后清朝就没有搞过秘密立储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帝子嗣凋零,没什么好立的了。咸丰就一个儿子,只能立同治。同治没有儿子,所以只能立堂弟光绪。光绪也没儿子,只能立堂侄儿宣统了。

总结:自古太子都是高危职业。

太子在历史上,能够顺利继承大统的其实挺多的,但是担任太子时间太长的,还想继承大统,那就比较难了。

比如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干了30年太子,结果落得个谋反自尽的下场。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干了23年太子,结果被弟弟杨广给拱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干了22年太子,结果被唐玄宗赐死。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也干了24年太子,结果英年早逝,被弟弟朱棣取而代之。康熙的太子胤礽刚才说了,也是没能接班。

所以说,但凡是年长君主所立的太子,基本都无法顺利接班。汉武帝活了70岁,隋文帝活了64岁,唐玄宗活了78岁,朱元璋活了71岁,康熙活了68岁。好家伙,都是长寿帝王。正是由于这些帝王太长寿,导致太子们有些等不及了,有些真心等不到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6397.html
上一篇故宫那些书法匾额
下一篇和珅被查抄的家产清单,每一个数字都让我们心动不已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