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雅克萨之战后,康熙为何与彼得大帝紧急签订和约?噶尔丹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雅克萨之战后,康熙为何与彼得大帝紧急签订和约?噶尔丹才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沙俄的著名的帝王其实也不少,有打赢了大北方战争,拿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彼得大帝。有口出狂言“给我200年,我让欧洲匍匐在我的脚下”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还有占了清朝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拿下中亚五国控制权的亚历山大二世。

这几位都是沙俄开疆拓土的著名君王,那么和康熙打雅克萨之战的,究竟是哪位呢?雅克萨之战,爆发于1685年,结束于1688年。

这段时间,表面上是彼得大帝在位期间,11岁的彼得大帝,于1682年成为俄国沙皇。不过由于彼得大帝年纪太小,沙俄的主要权力,都掌握在他的异母姐姐索菲娅手里。

所以说,跟康熙在雅克萨之战中对弈的,其实是索菲娅。1685年,彼得大帝14岁,索菲娅29岁,康熙皇帝32岁。双方都处于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阶段,所以说雅克萨之战,基本上就是两大帝国在巅峰时期的一次摩擦。

一、雅克萨之战后,彼得大帝便夺取了政权。

索菲娅执政期间,疯狂对外扩张,尤其是向远东地区的试探,简直令人发指。当时沙俄的历代君主,一直都在寻找天然不冻港,曾经派遣哥萨克骑兵翻越乌拉尔山脉,一路向东推进。

这期间,若干蒙古人建立起来的大小汗国和部落,都被沙俄的骑兵给推平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都笼罩在了沙俄的统治之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勒拿河到贝加尔湖这条线以东的地区,一直都是清朝祖先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如今这些地方被称之为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区。

沙俄的军事力量试探到了勒拿河以东地区后,立马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关注。不过由于他们的人数太少,清朝估摸着这帮人是来打猎旅游的,所以也没在意。

直到清朝忙着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沙俄在尼布楚和雅克萨建城,这才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1682年,清朝平定三藩以后,康熙皇帝立马东巡,在黑龙江流域观察沙俄的一举一动,同时制定出了一系列击败沙俄的计划。

从1685年,一直到1688年,雅克萨之战的过程十分顺利,清朝取得了大胜。可以说,康熙最直接的对手,就是沙俄的摄政女王索菲娅。

可到了1689年8月,彼得大帝夺取了政权,软禁了索菲娅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康熙皇帝所面对的,也是一个少年天才一般的君主。

当时彼得一世为了稳住政局,采取了以和为贵的方针。他派遣使团与清朝进行谈判,最终于1689年9月份,签订了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最初索额图希望以勒拿河、贝加尔湖为界,以东归清朝,以西归沙俄。可这么一来,沙俄的天然不冻港可就泡汤了。因此沙俄也狮子大开口,他们要求以黑龙江为界,以南归清朝,以北归沙俄,这么一来清朝可就亏大发了。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说实话,还是没能把边界问题说清楚,但是这已经是当时比较不错的结果了。

二、清朝的心腹大患是准噶尔汗国。

清军入关以后,压力非常大。首先是20多万人,需要统治一个1亿多人的民族,你说压力大不大?这要没几个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这样的人帮忙,压根办不成这件事。

此外,清朝虽然和漠南蒙古关系不错,几代人都和科尔沁蒙古联姻,孝庄太后更是来自科尔沁蒙古。可蒙古分成了3大板块,分别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

其中漠北蒙古距离比较远,在戈壁沙漠以北,也就是现在的外蒙地区。他们对中原的局势不太关心,也没有入主中原、和清朝一争高下的想法。

但是漠西蒙古就不一样了,他们盘踞在如今的新疆、中亚地区,实力强劲。尤其是漠西蒙古中的准噶尔部,更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这是清朝最难搞定的对手,当康熙在忙着平定三藩的时候,准噶尔部的大汗噶尔丹,也忙着在统一漠西蒙古,著名的土尔扈特部,就是在这个时候选择逃离漠西蒙古,前往沙俄的。后来在乾隆皇帝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以后,土尔扈特部才选择了东归。

所以说,当康熙搞定三藩的同时,噶尔丹所带领的准噶尔汗国,也基本统一了漠西蒙古,而且将手伸向了漠北蒙古。

这下漠北蒙古可不敢了,土谢图汗立马跑来向康熙皇帝求救,并且宣布归顺。也就是说,当时的基本盘是这样的,只要康熙击败了噶尔丹,那么他不仅能得到漠西蒙古,而且还能赢得漠北蒙古的臣服。

这可真是一笔好买卖啊!这个时候沙俄跑来东北捣乱,你说康熙能看得上眼?能和沙俄草草打一仗就很不错了,毕竟只有彻底解决噶尔丹的问题,才能真正保证清朝领土的完整。沙俄那点人马在那儿小打小闹,压根翻不起大浪来。

1688年,正是雅克萨之战收尾的时候,也是噶尔丹翻越杭爱山,追击漠北蒙古土谢图汗的时候,同时也是康熙皇帝打算御驾亲征噶尔丹的时候。

三、沙俄的腹地毕竟在欧洲。

雅克萨之战,沙俄出兵非常少,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1300人左右。沙俄既然想要夺取这片土地,为啥出兵这么少?

原因很简单,此前占领西伯利亚大片地区的骑兵们,回来报告的消息是:那片地区是无主之地,除了一群放牧的牧羊人外,压根就没有成建制的反抗力量。

正是由于这种假象,使得沙俄当局者认为,只需要出动一小撮人马,就能彻底征服尼布楚、雅克萨等地。结果打脸的时刻来了,谁能想到清军一出手就是三四千人马呢?而且还有红衣大炮,一言不合就开炮,直接把老毛子给打麻了。

但是清军获胜以后,并没有挥师直奔沙俄的老巢,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距离太远了。沙俄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扩张,本身就已经是远距离作战了,所以才只来了这么点人,毕竟大部队远距离出征,后勤补给实在是太麻烦了。

清朝也是一样的道理,清朝的势力范围,能拓展到中亚、漠北地区,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提挥师打到沙俄的老巢欧洲去了。

总结:清朝内部麻烦不断,并没有对外扩张的意愿。

康熙在位期间,先解决了三藩问题,又花时间解决了准噶尔汗国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收复台湾,平定南明余部,化解和硕特汗国的势力,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

这还不够,官场吏治腐败逐渐扩大。康熙那几个儿子又为了争夺大位,各显其招,把老头子搞得头都大了。

所以说,康熙时期的清朝,能搞定内部问题,已经很不容易了。和老毛子在东北打一仗,纯粹是捎带手的事情,双方都没当回事。

沙俄那边也是一样,远东固然重要,可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利益在欧洲。他们一边要和奥斯曼帝国争夺克里米亚半岛的权益,一边要和瑞典王国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也是烦得不行。

彼得大帝上台以后,将矛头对准了西方,暂时搁置了东方的问题。这才使得沙俄和清朝之间,并没有大规模对抗的事情发生。

乾隆时期,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断阻拦土尔扈特人东归,甚至扬言不惜与清朝开战。结果乾隆关闭了中俄贸易市场,叶皇立马就怂了,默许了土尔扈特人东归的事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72136.html
上一篇道光皇帝为何坚决禁烟?因为他也是个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下一篇笔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不让十三阿哥参与追比欠款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个重头戏,便是胤禛奉康熙之命,追比国库欠款。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八阿哥管理下的国库,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且拖欠人员形形色色,既有王公贵族、也有文武大臣,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追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胤禛原计划希望十三阿哥能够和他一起参与办理此项重任,却被康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