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韫珩:马当要塞保卫战

李韫珩:马当要塞保卫战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李韫珩(1877—1948),字抱冰,别号有环,汉族,宁远县礼仕湾人,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保定军校毕业。积极拥护孙中山,在湖南最先举起护法义旗。在战争中,常以迂回战术取胜。三湘人士,都视他为名将。

1920年,在驱逐张敬尧的长沙战役中,他亲率卫队数十人,率先攻入城中,旋任长沙警备司令。1924年,李韫珩率部入粤,任湘军第八团长。时杨希闵叛变,威胁广州政府,受命率三个团平叛。在石井兵工厂一战,打败杨希闵数万之众。北伐时,升任第十三军三十八师师长。1928年,湖南大举“清乡”之际,设法保护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1929年秋,蒋介石与冯玉祥展开中原大战。张发奎想乘虚进占南京。李韫珩率部堵截,在洪桥与张发奎相遇,激战数月,击溃张发奎的部队。此后,又渡海在青岛登陆,为蒋介石收回济南,再回陇海线,破冯玉祥主力于归德及许颖间,从而受到蒋介石的嘉奖。1932年6月,李韫珩升任第十六军军长,率部在湖北、江西两省“围剿”工农红军达五年之久。1935年4月,李韫珩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韫珩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奉命将遭日寇重重包围下的邻翼守军解救出来。1938年4月,李韫珩被任命为江防马当区指挥官,驻防彭、马当及东流一线,遭日寇海陆空重兵攻击,部队伤亡惨重,增援部队又延误,在无法反击敌机、敌舰的情况下,马当遂告失守。对此,蒋介石非常恼火,一怒之下,撤销了李韫珩的职务。李韫珩退役后,寓居零陵,于1948年病逝。

黄土岭之役尤为神奇惊人,从此名闻遐迩,誉满三湘。

驱逐张敬尧(长沙战役)

1920年,在驱逐张敬尧的长沙战役中,他亲率卫队数十人,率先攻入城中,旋任长沙警备司令。三湘人士,都视他为名将。

广州平叛

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杨希闵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刘震寰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生活清苦、没有地盘的刘、杨部队进入广州,生活迅速腐化。一次,孙中山答应滇军师长赵成梁做他的证婚人,婚礼上发现赵极尽奢华后十分不满,还没等开宴就扭头走掉了。杨希闵将总部设在广州市八旗会馆内。他们抢占了市内的繁华地区,委官设卡,很快掌握了税收大权。孙中山大元帅府成立八个月,财政收入328万元,而滇军的税收却高达319万元,桂军190万元。滇、桂两军更以“黄、赌、毒”为业,仅“烟赌税”每月可得8万余元。刘、杨所部士兵毫无军纪,抢劫事件时有发生,人民饱受其苦,连促成白马会盟的莫雄也被滇军抢走了手枪。孙中山曾气愤地说:“我把你们召集来,要听我的话,听我的命令。你戴着我的帽子,打着我的旗号,糟蹋我的家乡。”

在孙中山接受苏联顾问建议,决定创建正规化革命军队后,刘、杨也在广州积极扩军,他们的扩军行为甚至威胁到黄埔军校。1924年11月,黄埔军校从上海招来97名新兵,结果被滇军全部截留,蒋介石出面再三请求,才放回32人。为了与黄埔军校相抗衡,杨、刘也办起了军校。滇军的军校有一千多人,规模和黄埔军校相仿。前来投军的覃异之,就是先进了刘震寰开的桂军军校,后又转到黄埔军校的。

广州商团暴乱发生后,杨、刘对孙中山坚决镇压的命令阳奉阴违,在事后又抢夺缴获枪支。虽然广州大元帅府任命刘震寰为广西省省长,但他却遭到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拒绝,只得仍驻广州。1925年2月,刘震寰到昆明联络,准备与唐继尧里应外合,拿下两广。当唐继尧的使者孔庚到达广州后,刘震寰带着他招摇过市。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唐继尧宣布就任“副元帅”,出兵侵犯两广,但遭到李宗仁联合杨希闵将领范石生的共同抵御。刘震寰部准备接应,却被追随孙中山的滇系将领朱培德阻止。3月20日,国民党中央否认唐继尧的就职有效,唐继尧却委任刘震寰为广西省军务督办,并准备任命杨希闵为广东军务督办。于是刘、杨联名指责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自4月28日始,滇、桂军不听广州政府的指挥,纷纷向广州集中。5月中旬,杨希闵潜赴香港,与北洋政府、陈炯明、港英政府等处的代表密谋推翻广东革命政权。

在第一次东征中,杨希闵和刘震寰分别负责左翼和中路进攻,但他们按兵不动,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滇军却积极收编陈炯明残部。这时,蒋先云等人在陈炯明部将林虎的司令部查到了杨、刘的电报。胡汉民命人去香港“说服”杨、刘,答应将大本营改组为委员制,杨、刘都可担任委员。但杨、刘不予理睬。

由于第一次东征胜利,廖仲恺和苏联顾问加仑、蒋介石等人开始立刻制定了讨伐刘、杨的计划。对此,杨、刘一方面发表通电称:“竭诚拥护革命政府”,另一方面又大肆散布“粤军排斥客军”言论,为他们武装叛乱制造借口。

6月3日,代理大元帅胡汉民给杨、刘发出最后通牒,要他们立即服从政府,但遭到拒绝。鉴于此,大本营正式宣布讨伐。但杨希闵自恃其兵力强大,竟回答说:“请代帅(胡汉民)命令先攻打我们三天,然后我们再回手。”接着,叛军相继占领了省长公署等机关。

1924年,李韫珩率部入粤,任湘军第八团长。时杨希闵叛变,威胁广州政府,他受命率三个团平叛。在石井兵工厂一战,打败杨希闵数万之众。北伐时,升任第十三军三十八师师长。

中原大战

1929年秋,蒋介石与冯玉祥展开“中原大战”。张发奎想乘虚进占南京。李韫珩率部堵截,在洪桥与张发奎相遇,激战数月,击溃张发奎的部队。此后,他又渡海在青岛登陆,为蒋介石收回济南,再回陇海线,破冯玉祥主力于归德及许颖间,从而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国共内战

天堂圩战役

1932年6月,李韫珩升任第十六军军长,率部在湖北、江西两省“围剿”工农红军达五年之久。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进行震惊世界的长征。在此期间,李韫珩被任为第五纵队司令,率部尾追红军一万余里。在宁远至道县间的天堂墟一役,李韫珩部被朱德指挥的红军打得大败。

息烽战役

贵州息峰一战,为蒋介石解围,受到蒋介石嘉奖。1935年4月,李韫珩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韫珩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他奉命将遭日寇重重包围下的邻翼守军解救出来。此后,他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有所不满,蒋介石逐步对他产生怀疑。

马当要塞保卫战

1938年4月,李韫珩被任命为江防马当区指挥官,驻防彭、马当及东流一线,遭日本海陆空重兵攻击,部队伤亡惨重,增援部队又延误,在无法反击敌机、敌舰的情况下,马当遂告失守。对此,蒋介石非常恼火,一怒之下,撤销了李韫珩的职务。

1938年武汉会战时,马当要塞附近守军为李韫珩的16军,6月份,日军水路攻击不力,就改为陆路迂回进攻,而李韫珩不知为何大敌当前竟然还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抗日军政大学”。6月24日,李韫珩还大肆铺张地办了一个隆重的结业典礼,邀请了16军各级军官和当地士绅参加。使得16军各战区缺少主官管理,日军肯定事先得到了这个情报,于是6月24日凌晨,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还好,防守马当要塞长山核心阵地的海军陆战队2大队没有派人参加结业典礼。在总队长鲍长义的指挥下,2大队顽强抵抗,打退了了波田支队的三次大规模集团冲锋。鲍长义这边打得昏天暗地,李韫珩那边结业典礼则开得隆重得很,讲完话之后又有用餐,喝得一塌糊涂。

见16军暂时指望不上,鲍长义赶紧发报给在武汉的老上司谢哲刚。谢哲刚一看电报,吃惊不小,立马报告了蒋介石,同时还紧急请空军出动。蒋介石看了谢哲刚送来的电报,更是大吃一惊,马上打电话给在田家镇视察的白崇禧,让他想办法。白崇禧很快就反应过来,看了一下地图就马上打电话到彭泽的167师,要师长薛蔚英立刻率部增援长山。这边李韫珩和鲍长义通过电话后也反应过来了,这么巧也一个电话打到167师。薛蔚英一下子接到了两个不一样的命令,白崇禧命令他从公路火速驰援,李韫珩则叫他走小路。面对两个不一样的命令,薛蔚英想了很长时间,最后出于对老杂牌白副总长的鄙视,选择了听李韫珩的走小路。这边鲍长义的2大队在坚持了两天后,伤亡已经过半,而且炮弹也打光了。为了避免全军覆没,2大队不得不撤离阵地。

日军占领长山阵地后,16军一度反击,但很快就失败了,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蒋介石见自己希望能守一个月的马当竟然连一周都没守到就丢了,连夜把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叫过去骂了一顿。陈诚立马命令16军和49军反攻马当。

日军依托马当坚固的一级国防战备工事顽强抵抗,使国军的进攻屡屡受挫、伤亡惨重,陈诚不得不命令停止进攻,退守彭泽。

后记

马当要塞失守,蒋介石内心的怒火可想而知!

这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从1937年就开始兴建的号称东方第一要塞的马当要塞,仅仅3天时间就被日寇给攻破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言自喻。

事后,第167师师长薛蔚英以“延误军机罪”被枪决,李蕴珩则被蒋介石直接撤职。

据《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记载,尽管香口、长山阵地被日寇攻占,但马当要塞的守军却未退一步。在为期两天的战斗中,马当要塞击沉击伤日寇舰艇50余艘,击落轰炸机一架,打死打伤敌军上千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而按照蒋介石等国军将领的估计,若不是因为李韫珩和薛蔚英,马当要塞可以阻拦日寇三个月以上,给后方的抗日战场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遗憾的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因为李韫珩的刚愎自用,香口阵地失陷;因为薛蔚英的愚蠢,长山阵地失陷。

仅凭借2000多人,鲍长义就顶住了上万日寇连续三天的进攻,却因为愚蠢的队友迷了路,不得不含恨撤出战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64002.html
上一篇西太平洋的战略要地,新垣结衣的故乡,如何被大清拱手相让
下一篇做事不能妇人之仁,看张居正的“问路斩樵”,学名相如何对待小人

为您推荐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