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是明朝第六任秦王,原配去世想娶继妃,为何皇帝不准

他是明朝第六任秦王,原配去世想娶继妃,为何皇帝不准

在大明的宗藩里,秦藩是最为尊贵的一支,明朝首任秦王就是朱元璋的嫡次子朱樉。朱樉的小儿子朱尚炌,曾因企图谋反被明成祖朱棣废为庶人,打发到泗州去守祖陵。但就是因为朱尚炌出自秦藩,即便他在泗州胡作非为,当地官员也不敢招惹他。

朱尚炌犯了皇帝最忌讳的谋逆大罪,都没有丢掉性命,就足以证明,明朝皇室对于宗室的宽容,以及秦藩在明朝的地位。既然秦藩的地位如此高,那么历任秦王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不是,其实说来也奇怪,朱尚炌仅是一个郡王,他企图谋反,都没有丢掉性命。但后来明朝第六任秦王朱公锡,因为原配去世想娶继妃,这么一个简单的请求,皇帝都不准许。那么为何皇帝不准呢?

朱樉去世后,他的长子朱尚炳袭封秦王,即第二任。朱尚炳去世后,嫡子朱志堩又袭封秦王,为第三任。后来朱志堩去世,由于膝下无子,秦王之位就落到其庶兄朱志均头上,为第四任。结果朱志均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子嗣,根据“兄终弟及”的规定,秦王之位就由朱志均的弟弟朱志(朱尚炳庶次子)承袭。到了这里,秦王就已经是第五任了。

好在,秦王传到朱志这里,终于没有绝后了,他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庶子,一个嫡子。嫡子便是本文主人公朱公锡,虽然他年纪在众兄弟中较小,但由于是嫡子,便顺理成章被封为秦王世子。

景泰六年,第五任秦王朱志去世,谥号为“康”,史称“秦康王”。秦康王去世后,秦王世子朱公锡并没有立马承袭爵位,一来要为秦康王办丧事,守孝,二来景泰八年,“夺门之变”就爆发了。

景泰八年,被幽禁于南宫的明英宗,靠曹吉祥、石亨等人的帮助,从弟弟明代宗手上夺回皇位。明英宗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两次坐上皇位的人,他复位之后,改元天顺。

天顺二年,秦王世子朱公锡才顺利袭封秦王,此时的他21岁。也就说明,朱公锡早在袭爵之前,便已经成亲。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于景泰二年便成了家,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庚申,遣太常寺卿许彬为正使,工科给事中曹鼎为副使,持节册封西安后卫指挥使王徽女为秦世子公锡妃……”

朱公锡当上秦王,王氏自然就成为秦王妃。朱公锡当上秦王之后,颇有贤名,《明史》就这样记载:“子惠王公锡嗣,以贤闻。”他与秦王妃王氏感情还是不错的,只是可惜,二人并无嫡出的子女,不过朱公锡有一个庶子,名叫朱诚泳。

成化四年,秦王妃王氏去世,朱公锡很是悲痛。但伤心完之后,朱公锡很快就遇到了新欢,此人便是嵇氏。朱公锡很喜欢嵇氏,就想娶她为继妃。此时朱公锡才31岁,况且他又是尊贵的秦王,想娶个继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没想到,当他向皇帝请旨的时候,却被皇帝一口回绝。

此时在位的皇帝已是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虽然到了这时候,皇帝与秦藩之间的血缘关系已经越来越远,但从辈分上来说,明宪宗仍然要称朱公锡一声堂叔。既然朱公锡是皇帝的堂叔,又是堂堂秦王,那么明宪宗为何不满足堂叔娶继妃的心愿呢?

《明宪宗实录》解释得很清楚:“甲申,敕封秦王公锡继娶嵇氏为妃。时例宗室有请封继妃,无后者方许。王已有子诚泳,而为嵇氏请封不已,甚至有所贡献,礼部不得已覆奏。”

原来,并非明宪宗不通人情,而是明朝当时的制度就是,宗室在无后的情况下,就可以娶继妃,如果已经有庶子,那么就不便娶继妃了。可能大家还不太明白,笔者再详细解释一下。

众所周知,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以主人公朱公锡为例,他的原配是王氏,如果王氏当初生下儿子,那么就是朱公锡嫡子,将来便可以直接承袭秦王的爵位。就算其庶长子朱诚泳年纪更长,也只能靠后站。

但王氏直到去世,也没有诞下嫡子,按照明朝制度,就应该是庶长子朱诚泳将来承袭爵位。对于朱诚泳来说,自己已经半边屁股坐在秦王之位上了,只要自己好好活着,熬到父亲去世就行了。

可如今要面临的是什么呢,是朱公锡想要娶继妃,就算是继室,生的儿子也是嫡子啊,假如嵇氏真的成了继妃,将来再为朱公锡生个嫡子,那朱诚泳又将如何自处?

因此,这就是明朝在“嫡长子继承制”之下,衍生出来的规矩,即宗室在有庶子的情况下,一般不准娶继室。毕竟这样做不利于团结,就比如万一让朱公锡娶了嵇氏做继妃,到时候嵇氏再生个嫡子,要是朱诚泳怀恨在心,做出什么不理智之举便不好了。

所以不管朱公锡怎么请求,明宪宗始终没有答应。但也像之前说的,朱公锡毕竟是堂堂秦王,又是明宪宗的堂叔,他一次次请求,又不断请朝中大臣为他说话,搞得大家都很为难。最终,在大家的商议之下,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便是:“但赐敕授以继妃之名,不遣官册封。”

就是赐嵇氏秦王继妃之名,但不进行正式册封。这样一来,既满足朱公锡想娶嵇氏为继妃的心愿,又不算坏了规矩,毕竟没有正式册封。就这样,嵇氏成了“有名无实”的秦王继妃。

成化二十二年,秦王朱公锡去世,享年49岁。他娶了嵇氏以后,后者并没有为他生下嫡子,也幸好没有因此激起家庭矛盾。所以最终,其庶长子朱诚泳顺利承袭爵位,为明朝第七任秦王。

(参考文献《明史》《明英宗实录》《明宪宗实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9736.html
上一篇战国烽烟安享太平
下一篇常德之战有多惨烈:日军多门平射炮轰塌城门,伙夫勤务兵亡命阻击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刘邦原本只是一个混混,为何有资格接受秦王投降,彻底灭了秦朝?

刘邦原本只是一个混混,为何有资格接受秦王投降,彻底灭了秦朝?

公元前207年十月,随着刘邦率军抵达咸阳城外,身为秦王的子婴,主动打开了城门,带着传国玉玺和象征皇帝地位的符节,出城投降了。那一天,当秦王子婴彻底跪下,秦朝也就彻底亡了。这一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瞬间。要知道,秦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秦国的先祖,靠着给周王室养马,得到了一块几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