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常遇春若没死,会如蓝玉一样被杀吗?恐怕就没朱棣和朱允炆啥事了

常遇春若没死,会如蓝玉一样被杀吗?恐怕就没朱棣和朱允炆啥事了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任皇帝,他出身草根,可是偏偏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那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了明朝。

登基后,他对待下属很是严厉,当初和他打天下的将领在后来都被他一一清算,没有几个落得好下场,蓝玉便是其中之一。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在他建立明朝的统治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朱元璋的信任,但年仅40岁就暴毙而亡,如果他没死的话,会不会和蓝玉一样被杀?会不会明朝的历史就此改变,没有朱棣和朱允炆后来的事情?

常遇春

常遇春是凤阳人,出身贫苦,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也是经常吃不上饭,不过他长相魁梧、身材高大且天生神力,还和人学过一些武艺,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他选择上山为寇。

就这样他的生活才逐渐好转,虽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很是潇洒,但常遇春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

恰逢此时朱元璋已经小有名气,同样的出身让常遇春产生很多好感,再加上他听说了朱元璋的种种事迹,很快就去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见到面貌不凡的常遇春感到很吃惊,问了他一些问题。常遇春都对答如流。

令朱元璋惊喜的是常遇春是妥妥的一员猛将,于是朱元璋开始重用常遇春。

一段时间过后,常遇春的军事才能在朱元璋这里表露无遗,凶猛的作战风格令敌人闻风丧胆,可就是他比较弑杀,在接受敌人投降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是一个杀,但对于朱元璋的命令他一直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所以这个缺点朱元璋基本也不在意。

尤其是常遇春在危难时刻救过朱元璋的性命,朱元璋在争夺天下时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对手叫陈友谅,朱元璋与他进行了多次大战最后取胜。

在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一统天下的路程开始一帆风顺。其中鄱阳湖战役是一个关键点,在这场战役中朱元璋亲自指挥大军作战,身先士卒,将士们也很给力,可是在危险的战场上,朱元璋所坐的船只突然搁浅了。

就在陈友谅的部队准备先将朱元璋拿下的时候常遇春站了出来,他用自己的战船将朱元璋的船只撞走救了他一命,随后在战场上更是大发神威,拿下了这场关键战役,也是因此常遇春称为朱元璋除了徐达外最信任的人。

蓝玉案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也是朱元璋手下一名猛将,不过他的上位不是依靠常遇春,而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依靠军工慢慢升上来的。

他有勇有谋,在徐达等第一批跟随朱元璋的将领退休后,他甚至成为武将之首。

但功高震主难免会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尤其是朱元璋这样的人。

公元1392年发生的一件事,为蓝玉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被朱元璋给予厚望的太子朱标因病逝世,朱元璋原本给太子朱标配备了相当豪华的辅佐阵容,有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常遇春、汤和、康茂才等等,但这时候朱标的逝世让朱元璋悲愤不已,而且此时的朱元璋年事已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培育下一任皇帝,所以要在临死前他要为新的皇帝朱允炆清除所有的障碍,比如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

朱标的太子妃常氏是蓝玉的亲外甥女,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这让蓝玉极为膨胀,目中无人,多次踩中朱元璋底线

次年,蓝玉案爆发,蓝玉被朱元璋所杀,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杀掉了几位侯爷,吏部尚书等大臣也被牵连,前前后后共杀了25000余人,真是血流成河。

朱标死后,按照规矩应该是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熥为皇太孙的,但是朱允熥作为常氏的孩子,又还年幼,一旦他上位的话不可避免要被外戚掌权。

此时的常遇春已经不在了,常家遗留的儿子也没有像常遇春那么忠心,这对未来的皇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最终朱元璋决定让吕氏与朱标所生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未来继承皇位。

朱允炆即位的原因

常遇春作为朱元璋最大的重臣,如果他还活着的话,蓝玉和他应该都不会被杀,生性忠厚的他一定会提醒蓝玉不要那么嚣张。

而有常遇春的坐镇,朱元璋也会慎重考虑皇位的继承人,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熥就更可能会上位。

因为朱元璋知道,常遇春一定会照看自己的外孙,不让权力流失,且常遇春没有对皇帝之位的渴望。这一点我们从朱元璋让常遇春穿自己的龙袍一事中就能够看出来。

毕竟历史上,没有哪位皇帝会让大臣穿自己的龙袍,而朱元璋这样做只能说明他足够信任常遇春。

可以说,朱标死后,如果常遇春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带着一帮武将势力为自己的外孙朱允熥保驾护航

朱棣就算再想要皇位也要考虑自身的实力。

只是实际上,常遇春早早地就去世了,因此,面对蓝玉的嚣张跋扈、功高震主,朱元璋觉得未来他一定会对朱家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便撤销了朱允熥的皇太孙之位,最终选择没有根基的朱允炆继承王位。

后面为了让朱允炆可以更加顺利地接手皇位。朱元璋更是策划了蓝玉案,凡是有可能对朱允炆造成威胁的都被他在这次案件中处死,其中不乏一些达官贵族。

也是因为朱元璋将那些大将都被处死了,朱棣上位才能如此轻松,毕竟当时的朱允炆还很年幼,面对才智双全的叔叔朱棣怎么可能是对手呢?

历史的发展往往不如人意,就像朱元璋一直给予厚望的朱标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如果朱标没有去世、如果常遇春没有去世,可能就没有朱允炆和朱棣啥事了,而明朝的故事也会是另一种结局。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也不可能会重来,封建权势的争夺,就是这么残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2891.html
上一篇八路军老兵王汝林:日本兵俘虏全用刺刀挑了!我不给他们优待!
下一篇尾声 千门之圣 方白羽著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