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清朝总督权力很大,但没有像唐朝节度使那样容易犯上作乱吗?非也

清朝总督权力很大,但没有像唐朝节度使那样容易犯上作乱吗?非也

清朝的总督没有犯上作乱吗?非也,清朝的总督在清朝灭亡的过程中,其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朝末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的各地总督基本上分为三派,一派是以清朝满清贵族出身为主的保清派,他们效忠清皇权,但主要原因是革命威胁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第二派是反清派,他们大多出身汉人家庭,对清廷的认可不是太强烈,也出于为自己或者所在的势力争取更大利益的动机。第三派为观望派,这一派的清朝总督占据多数,他们一方面对清朝继续存在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又不太确定辛亥革命是否能够成功。所以,他们在观望!

唐朝的节度使也并非都是唐朝中后期的实权节度使,在唐朝的军事体系中,节度使就是各地方驻军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们刚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实力和实权,更是经常性的被更换或者轮换,直到唐朝中后期后,唐朝的中央皇权开始动乱,尤其是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唐朝中央皇权的更迭和混乱,导致各个节度使权力开始集中,逐步拥有了长期治理所属军队的权力,更是在安史之乱后,逐步的演化成拥有辖区内人事任免、财富税收及世袭等权力,成为实际上裂地封王的诸侯。

而唐朝的节度使与清朝的总督,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权力体系职位,唐朝的节度使最终拥有堪比实权诸侯的权力,而清朝的总督始终没有拥有类似的权力,清朝作为远晚于唐朝的朝代,对地方实权人物的控制和牵制有非常多的借鉴经验,因此,清朝的总督还必须与拥有实权的各省将军、布政衙门等分管财政、军事和人事等实权负责人进行协调,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世袭的待遇。

其实无论是唐朝的节度使,还是清朝各地的总督,其权力都是从最开始的受制于中央皇权,到逐步与中央皇权相互制衡直到最终反超皇权而置中央皇权为傀儡摆设的过程,本质上清朝的总督与唐朝的节度使并没有本质区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2573.html
上一篇《水浒传》:为什么说,宋江的“诏安”,才是梁山兄弟的最好归宿?
下一篇西汉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迅速强大崛起,又快速神秘消失

为您推荐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范承谟:范文程的儿子,担任福建总督,被耿精忠处死

范承谟:范文程的儿子,担任福建总督,被耿精忠处死

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总督范承谟宁死不降,被投入监狱。范承谟绝食10天,不吃不喝,滴水未进,粒米未食。范承谟,范文程的儿子,清朝大臣,官至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位列封疆大吏。1618年,努尔哈赤攻下抚顺,范文程背弃明朝,带着一家老小前来投奔后金,成为清朝的开国功臣。明清鼎革之际,范文程出力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