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故事:与蒋介石相识于街头,民国“首席替身”晚年郁郁而终

故事:与蒋介石相识于街头,民国“首席替身”晚年郁郁而终

说到替身,我们现在往往想起的是各路明星大腕为了方便表演而使用的“文替”和“武替”。

事实上,出于安全考虑,历史上很多政治人物也配备了替身。远到拿破仑、斯大林,近有萨达姆、卡扎菲,都传出过使用替身的消息。

在中国的历史上,政治人物使用替身的也不罕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民国“首席替身”的故事。

1934年年底,一个身着军服、披着黑色大氅、佩戴着各种勋章的男人站在主席台上,威风八面的检阅台下经过的国民党官兵。此人正是意气风发的民国领导人蒋介石。

蒋介石阅兵

阅兵结束后,蒋介石一脸微笑的与台上的高官们逐一握手,然后准备离开会场。没想到此时宋美龄从旁边的人群中走了出来,自然而然的挽住男人的手,说:“达令,部队的装备和精气神都还不错呀!”

出人意料的是,蒋介石脸色大变,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宋美龄却没有发现反常之处,拉起丈夫的手往轿车走去。蒋介石大惊,慌乱中说自己想上厕所,让宋美龄先行离开。当宋美龄在下属们的簇拥下大摇大摆的离去后,蒋介石才长出一口气,小心翼翼的从厕所里溜出来。

原来,此人并非蒋委员长,而是蒋介石精心调教出来的替身——何云。

何云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民国“首席替身”的沉浮人生。

一、街头初识

1886年,一个小男孩儿降生在浙江省建德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读私塾的时候,教书先生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何云”。可惜家里无力供他继续念书,这孩子只能回家帮着父母下地干活。

成年后的何云不甘于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于是决定去军队闯一闯。

一次,何云在上海街头看到一名军官在抢摊贩的东西。出身贫困的何云很同情那摊贩,便挺身而出,制止了这名军官。那军官恼羞成怒,跟何云争执起来。两人纠缠不休之际,一个清瘦的年轻人突然站了出来,将两人分开。

何云抬头一看,心中暗自吃惊:奇了怪了!这人跟自己长得可有点像啊!

那个清瘦的年轻人看着何云也很震惊,但还是冷静的介绍说,他叫蒋介石,希望发生争执两人就此罢手。

青年时期的蒋介石

自此何云和蒋介石就算认识了。当时何云并没有想到蒋某人后来能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只是单纯的与其交往。而蒋介石认为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面貌相似的兄弟颇有几分侠义心肠,因此对他也另眼相看。

此后蒋介石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孙中山的器重。1924年,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对何云这个在街头认识的兄弟还算照顾,立马将其招进军校任教官。

1928年,蒋介石强势战胜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张作霖等实力派军阀,终结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此后蒋介石腾出手来,调集大量军队对我工农红军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围剿。

这段时间何云的职位也稳中有升,到1933年的时候,他开始担任杭州市公安局局长、上海市公安局督察长。

二、替身的秘密特训

1934年,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被迫实施战略性转移,开始进行长征。

蒋介石很清楚,想要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就必须和地方势力打好交道。特别是川滇黔地区,天高皇帝远,一众老牌军阀对他这个名义上的国家领导人并不服气。

因此蒋介石决定亲自到前线督战,不仅要鼓舞官兵的士气,还可以趁此机会让中央军的嫡系部队进驻西南地区,震慑这帮鼻子朝天的地方军阀。

但西南的土皇帝们绝不会坐以待毙,明面上对你蒋委员长恭恭敬敬,但暗地里干些什么勾当就难说了。因此蒋介石遭遇行刺的可能性大幅上升。

这时陈立夫提出,培训一个替身跟随蒋介石出行,以备不时之需。蒋介石觉得这个建议可行,但跟陈立夫挑选了好多个人,都不能达到要求。最后,蒋介石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兄弟何云,这家伙不是跟自己长得有几分相似吗!

陈立夫

于是他立即命令陈立夫将何云从杭州接到南京来。

蒋介石亲自设宴欢迎何云,让何云非常感激。宴会结束后陈立夫不再遮遮掩掩,直截了当的对何云说:“这次要给你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委员长要去西南剿匪前线,危险重重,你来当委员长的替身,敢不敢?”

何云干脆的回答:“委员长对我恩重如山,我一定听从委员长和陈主任的安排!”

虽然何云态度坚定,但替身这个活儿并不是你想干就能立马干成的。长相问题不大,但体型、气质、生活习惯、口音等方面的问题,就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了。

为了让何云尽快上岗,陈立夫对何云开展了秘密特训,甚至将宋美龄都瞒在鼓里。何云以侍卫的身份跟在蒋介石左右,仔细观察蒋介石的举动习惯,下班后还必须呆在密室里将头脑中记录下来的蒋委员长的言行举止复习一遍。

虽然两人都是浙江人,但浙江省内各种方言的区别还是相当的大。因此何云必须努力的练习蒋介石的奉化方言。为了在体型上与委员长保持一致,偏胖的何云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每天还要监控体重,实在是苦不堪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特训,何云模仿蒋介石的逼真程度直线上升。在陈立夫的建议下,蒋介石决定让何云小试牛刀,代替他去参加阅兵活动。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宋美龄也没发现这个委员长竟然是有人假扮的。

民国“第一替身”的处女秀让蒋委员长非常满意。

三、频露马脚

对于何云这个替身的具体表现,正式的记载几乎难寻踪迹。毕竟这属于高度机密,蒋介石也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在公开的档案中。

但世间流传的何云作为替身被发现的情况也不少,咱们捡一两件来说。

一说蒋介石带着陈立夫、陈诚、陈布雷等人赴四川视察,四川王刘湘携当地的军政大佬们到机场迎接。

“四川王”刘湘

“委员长”从飞机走出来,认真的向守候在机场的官员和记者们挥手致意。记者们要求“委员长”讲几句,陈立夫连忙出来阻止。谁也没想到,人群簇拥下的“委员长”竟然只是个替身,而真正的蒋介石已经悄然离开,前往下榻的官邸休息了。

两人分工明确,蒋介石白天公开处理各种军政事宜,晚上则由何云在官邸扮演委员长,蒋介石秘密去其他地方休息。如果晚上有人行刺,那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何云被刺客干掉。

然而这个假委员长很快便露馅了。

一天晚上,刘湘临时造访委员长官邸,希望向蒋介石当面汇报。

此时身为侍从人员的何云正在给蒋介石的智囊贺国光誊写文件。刘湘见此情景非常怀疑,委员长怎么可能亲自坐在那里抄写文件!

于是刘湘装模作样的向这个“委员长”请示起各种事务的细节。何云哪有本事和四川王讨论这些问题,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刘湘一下子就明白了,眼前这人根本不是蒋介石。在四川当了这么多年土皇帝的刘湘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决定还以颜色。在机场为蒋介石送行的时候,刘湘对贺国光说:“贺将军真受委员长器重,委员长竟然亲自为贺将军誊写文件,实在是荣耀至极啊!要是委员长什么时候给我刘湘抄一次作战计划,那我刘某人真的肝脑涂地啊!”

蒋介石听了大为光火,挥袖而去。刘湘也不演了,对贺国光说:“委员长对我有如此大的戒心,实在是让人心寒呐。”贺国光连忙打圆场,解释说这不是针对你刘主席的,仅仅是为了防备意外情况而已。

回南京后蒋介石对何云很是生气,幸亏陈立夫站出来为他解围,说这是贺国光考虑不周,并非何云的错。

此后何云依然留在侍卫处当替身,但重大事务就不敢再随便让他来应付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

1935年红军还在长征途中,蒋介石亲赴贵阳督战,希望尽快消灭这支仅剩下三万人的革命队伍。

正好在此时,我们的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威胁云南。蒋介石只好留下何云假扮成自己在贵州稳定军心,而自己则悄悄前往云南,与云南王龙云商议“剿匪”事宜。

龙云(左)与蒋介石

没想到委员长前脚刚走,贵州就出事了。贵州省主席王家烈深夜来访,说有紧急军情,必须当面向委员长汇报。

何云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跟王家烈见了面。王家烈汇报说乌江边发现一股红军,自己手下的部队无法阻挡其攻势,但附近的中央军薛岳部对自己的求援置若罔闻,致使黔军损失惨重。

王家烈要求“委员长”尽快让薛岳调动部队,对黔军进行支援。

何云左右为难。要么给王家烈说明情况,但如此一来便把这个地方大员得罪死了,不知道蒋委员长会不会清算自己。要么就稀里糊涂的默认中央军去支援黔军,但这样擅自替蒋介石下命令,估计也后果难料。

何云纠结了好久,在王家烈的催促下,突然想起蒋介石说过不得放红军的一兵一卒渡过乌江,否则军法从事。何云心想,贻误战机的罪名恐怕比自己先前考虑的后果更严重,于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薛岳出兵。

事后蒋介石在云南听闻薛岳竟然擅自行动了,大为吃惊。一番了解后发现居然是何云下的命令,于是怒火中烧的将何云关了起来。

何云后来才知道,蒋委员长根本就是给王家烈下了个套,希望红军和黔军相互消耗,而中央军则在旁边渔翁得利。所以他巴不得王家烈被打得满地找牙,根本不想让薛岳去增援。

然而这支红军部队实际上也只是佯攻,打了就撤。薛岳一番操作后占领了红军主动放弃的遵义城,大肆宣传了一番。蒋介石考虑到何云这次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就把他放了出来。

但这次事件以后,蒋介石使用替身就更谨慎了。

四、雪藏与隐居

1935年5月,何云基本上被雪藏了。蒋委员长将他调离侍从室,只拿工资不干活。

当年年底,汪精卫遭遇刺杀,让蒋介石的神经又紧张起来。他想起了何云,想重新起用这个民国“第一替身”。

但宋美龄坚决反对这个想法,理由是何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口音跟蒋介石的差别很大,根本不是合格的替身。实际上除了这几个原因之外,宋美龄对于身边有个与丈夫长得很像的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对何云很是反感。

蒋介石与宋美龄

蒋介石知道何云是再也用不上了,为了弥补这两年他在人身自由上的限制,1937年授予了何云少将军衔,让他在军事参议院任闲职。何云甚至不需要到南京上班,而是回到杭州过着悠闲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全面抗战爆发了。

上海、江浙地区很快便沦陷在日军的枪炮之下,国民政府也一路向西迁到了重庆。

何云联系上蒋介石,希望能到抗日前线去贡献一份力量。蒋委员长态度倒是客气,但拒绝了何云的请求,让他待命。

何云迟迟没有等到他所期望的任命,在抗战期间只能时而回到老家隐居,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而流落他乡。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何云的家中又出了变故。女儿因情而自杀,他和老伴受不了打击,也相继病倒了。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国统区经济濒临崩溃,物价飞涨。何云家早已入不敷出,不得已只能写信向蒋介石求救,但一直没得到回应。他有时会喃喃自语:“我当过‘委员长’,但委员长却不认我……”

到了1947年夏天,蒋介石对手下的爱将们论功行赏,猛地想起了自己的老兄弟何云。一打听才知道自己的替身已经病得不行了。出于对他的同情,蒋介石跟军事委员会专门打了招呼,再次授予何云少将军衔。

几个月后,何云病逝于浙江老家,终年61岁。

何云

在民国历史中,何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因蒋介石而风光,也因蒋介石而默默无闻。虽然他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些传说的片段,但不管怎样,何云最终只留下了一声叹息,他曾梦想的在战场上挥斥方遒、马革裹尸的情景,却永远都不会实现了。

或许这是一个曾经怀揣热血理想的人的悲哀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086.html
上一篇弄盏传杯青歌曲,蝶使蜂媒虔诚心
下一篇三国:谈董卓死后的长安保卫战,善战的吕布为何守了十天就败了?

为您推荐

漫步漳州古城,感受闽南味民国风!

漫步漳州古城,感受闽南味民国风!

漳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的老城区核心地带,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具有闽南特色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巜云水谣》等多部影视剧把这里作为重要取景地。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乾隆活了89岁,盼望着六世同堂,他最小的孙子活到了民国了吗?

没有,差了33年呢!不过,乾隆儿子的孙子,不仅活到了民国,而且民国的建立,清朝的灭亡,乾隆的重孙“居功至伟”!他去世那年正是清朝复辟,但他也没赶上复辟的那几天!乾隆的曾祖九阿哥福临(顺治帝),不是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皇太极一共11个儿子,最小的是博穆博果尔。乾隆的爷爷三阿哥玄烨(康熙帝)也不是福临最小的儿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