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却名垂青史,这个胖皇帝究竟有什么魅力?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却名垂青史,这个胖皇帝究竟有什么魅力?

有人说,他是“心酸”的皇帝,被自己父亲嫌弃,被弟弟们一直打压;

有人说,他是“仁和”的君主,做皇帝十个月,后人一直敬仰他;

也有人说,他是“无奈”的皇帝,短短一生都在为国为民,但死后享不了太庙。

他是朱高炽。大明最“懦弱”的皇帝,却也是最仁和的帝王。

1

1378年朱高炽出生凤阳,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长子。

朱高炽出生之后,朱棣一有时间来陪他玩耍。对于这个孩子朱棣给的宠爱和温情也是独一份的。

洪武二十八年,17岁的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之后,无论去往何处,朱元璋都喜欢将其带在身边。

期间,潘王觐见,朱高炽通过父亲朱棣前往南京拜见祖父朱元璋。

其中,朱元璋让秦王世子,周王世子,晋王世子,以及燕王世子朱高炽去检阅军队。其他世子很快检阅完,早早回去复命,朱高炽却迟迟未归。

朱元璋好奇问他:“其他世子检阅完早早就回来复命,你怎么回来这么晚。”

朱高炽回答说:“早上天冷,应该让士兵们吃完检阅。”

朱元璋内心觉得,作为世子一直是养尊处优,可能在清早去检阅部队等士兵吃完早饭进行检阅,是体恤,更是用心体谅别人的不易。

朱高炽原本也可以跟其他世子一样,早点回去。但朱高炽觉得让士兵饿着被检阅,也看不到真实的军队水平,肥胖的身体有一个颗细腻的内心。

之后,朱元璋多次考教,朱元璋让所有世子审阅几个官员的奏章。

朱高炽把首先把这些奏章分开,文武分类。有错别字的也单独拿出来,放在一边不看。

朱元璋问他:“这些怎么不看了?”

朱高炽说:“有点小错误,还不能给祖父看。”朱高炽很清楚自己内心的要事,对于祖父朱元璋让审阅奏章,而他只是挑出来分类和错别字不会妄加评价。

经过这几个事情,朱元璋对于这个孙子,好感直线上升。可在朱棣心中,对朱高炽的反感日益剧增。

2

朱高炽因身有残疾,经常坐镇后方,再加上他爱好美食,体重也是与日俱增起来。

朱棣开始觉得这个儿子平庸,而且有着肥胖的身体,对于常见征战的朱棣,显的儿子格格不入。

在朱棣心中,老二朱高煦更像自己,无论是骁勇善战,还是做事圆滑通透,也是深得他意。

于是,朱棣刻意放纵朱高煦的言行,出行和规制比皇太子还要多。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然而,朱高炽也有自己的优势,按照祖制,立长立嫡,况且朱高炽的智慧也是出类拔萃。

靖难之役,朱棣带着众将借兵,留给朱高炽不到一万人留守在北平。

期间,建文帝打算用离间计间隙父子,朱高炽收到离间信之后,第一时间交给父亲朱棣。离间计没有成功。

建文帝看离间计失败,后又让李景隆带五十万大军去围攻北平,留守北平的朱高炽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寻找有经验的老兵商讨共同的退敌方法。

在这次守城中,朱高炽明白,不管什么样的办法都要把北平守住。这是朱棣交给他第一份的生死答卷,只能做到。

以往,弟弟朱高煦经常随朱棣随军打仗,因为英勇,且多次在危急关头救出朱棣。这次守城,朱高炽却扶大厦之将倾,让朱棣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为了进一步考察朱高炽,朱棣出征专门找礼部胡濙监视太子一举一动,要是有不对劲的地方,可直接禀报给他。

但礼部胡濙观察许久,朱高炽都尽心做好每一件事。

其中永乐七年,部分地方出现水灾,特别在明中都凤阳地区。灾害导致多数百姓出现流离失所,甚至有百姓卖了孩子换取生机。

朱高炽派人最快了解灾情,采取虞谦等人的建议:“对于受灾百姓,减少这一年的田租,赋税等。对于有卖孩子的百姓,官府出面,赎回这些孩子。”

监国期间,朱高炽尽力为国为民。太子做的一切胡濙看在心里,也非常感动朱高炽能为百姓着想,体恤百姓不容易。

朱高炽在监国期间,没有想过讨朱棣欢心,只是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分。

当朱棣回来,一五一十禀报:“太子监国期间做了七件事,且太子诚实恭敬孝顺谨慎,没有其他的事情,”

而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也被封为汉王和赵王。但死活不就潘,作为潘王起家的朱棣反应过来,也了解这俩儿子的心思。

朱高煦在一次找太子麻烦里面,命人去查。查出来违法的是朱高煦,私下招募精兵三千,而且无辜杀死官员。私下使用皇帝专用出行车马和物品。

朱棣一气之下,痛骂了他,让人拿下他所有的东西,关在西华门,还打算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朱高炽听到消息,恳请父亲朱棣念在往日情分,最后去掉一部分的护卫,所有亲信格杀。次年让就潘。

朱高炽也知道自己弟弟是什么情况,经常写信让朱高煦劝诫,希望朱高煦不要做让亲人伤心的事。但边境总有人进犯,之后的朱棣更是多次亲征。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朱高炽登基,年号洪熙。

这个监国二十多年的皇太子,终于在百般磨练下成为帝王。

3

在永乐年间,多次御驾亲征以及郑和下西洋,还有明成祖暗中寻找建文帝下落等等,多次的战争让整个国家财务以及百姓处于紧绷状态。

朱高炽登基之后,选择休养生息,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征战。

登基第二天,朱高炽将夏原吉重新请出山,让他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夏原吉也找到合适的方案。

首先清算粮仓,赋役,对于钱币严格官府把控。对于现有粮食估量之后,让百姓多播种等。先便利百姓和商人,对于大臣封赏等。

朱高炽听从建议,以民为本,让国库有钱有粮。

对于之前朱棣以乱党罪名杀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朱高炽专门发布诏令寻找他们的后人。朝臣震惊,毕竟明成祖说是乱党,儿子又说是忠臣。虽然不解,但还是尽力寻找这些人后人。

方孝孺当代大儒,也是是首个被诛十族,多番寻找下,又一个宗亲后人因为打仗和其他诛杀时候没有算,就这样找到方孝孺唯一后人,朱高炽也对这个后人归还了他们的田地,给了百姓身份。

寻找这些人后人,这些人本身只是遵守自己内心去维护建文帝。但对于明成祖来说是挑战了他作为帝王的权威。

朱高炽觉得这些人的才学和骨气值得尊重,后人也可以正常生活。

等一系列的登基之后,朱高炽和杨士奇,蹇义三人一起才觉得熬过来,三人抱头痛哭。

文官推崇世子为皇太子被朱棣不喜,朱高煦和朱高燧伺机而动想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对于父亲交代下来的事情更不敢行差踏错,加上父亲偶尔的疑心,更是如履薄冰。

而朱高炽对于明成祖的内阁部门也进行了改良,之前的内阁虽然是皇帝最信任的部门,在朝堂上不占优势。

明成祖经常外出征战,对于一些朝堂的问题,干脆组建了内阁,当时的内阁级别不高。时间久了一些朝堂上高级别官员能驳回内阁建议

于是朱高炽给内阁属下找了一个高的兼职,也出现了史上最强内阁“三杨”。

朱高炽一直很欣赏有才学和抱负的官员,因此对于这些官员对于朝堂的建议和方法,也选择合适的采用。

浑水摸鱼的官员,会被降职。年纪达到70岁的官员,会批准退休。

朱高炽非常重视进士选拔,发现进士多数是来自南方,北方的很少。他决定选取北方四,南方六的方法选取人才。这样保证南北进士都有条件选取。

朱高炽作为皇帝发现,出现唯我独尊的情况比较多,而他是以唐仁宗为学习榜样。经常鼓励大臣说出自己的建议,也会合理采纳。

对于皇族贵族不顾枉法也是按照当时的律例进行审判,没有特权。

洪熙元年山东等地出现缺粮,核实之后,直接减少税收情况下,让内阁直接开粮。对于逃荒的百姓,让负责的官员帮助这些人回到家乡。安排了巡视组及时跟进。

作为皇帝的朱高炽在京城建弘文馆,跟官员一起学习历史,找到合适的儒学思想守好国家。

4

有人说: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明朝能加一百年历史。

《明史》评价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登基不到一年,所做的事情却对于整个明朝的影响深刻,体恤百姓,有钱有粮,吸纳人才。

仁厚纯孝的他也用自己的能力面对多数恶意也能记得自己的初心。

后世也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仁宣之治”。

朱高炽的一生,短暂且辉煌,在位短短一年,但一生的所作所为无愧自己,无愧大明江山。

作者简介:豪哥讲历史,认真读书,用心生活的青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3553.html
上一篇《雅尔塔协定》泄露后,蒋介石3次找日本“媾和”,日本为何拒绝
下一篇(社会)浴血荣光丨致敬抗战老战士——万绪芬

为您推荐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多次巡视东方边疆,并下令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在颐和园有一处有名的建筑群很引人注目,它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囚禁光绪皇帝之地——玉澜堂,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的必去之处。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近半个月来,关于越南阮朝金印“皇帝之宝”的拍卖,越方紧急与法国Millon拍卖行进行了沟通。该枚金印原计划在10月31日进行拍卖,在越方的“强烈关注”下,拍卖日期一推再推。有消息称,经过谈判,这枚“皇帝之宝”将于近期回归越南。这枚“皇帝之宝”金印为阮朝第二位皇帝明命帝在1823年所铸,重10.78公斤,尺寸13.8x13.7厘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科考发榜,宋徽宗让中书侍郎(即副相)林摅(读书)来挨个唱名。读到进士“甄彻”这个名字的时候,林摅把“甄”读成了“坚”这个音。宋徽宗皱了皱眉头,对林摅说:“你读错了,这个字念‘真’。”林摅不是进士出身,他父亲当年是闲谟阁直学士林邵,林摅是恩荫入仕,因为处理张怀素谋反案非常得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死后都是要葬到一起,那么问题就来了,皇帝和皇后不可能同时去世吧,如果一方先去世了,那怎么下葬,是不封墓等着另一方合葬还是分开葬呢?关于处理皇帝和皇后去世是否合葬的问题,每个朝代处理的规矩都不大相同,下面就来说一说每个朝代皇帝和皇后是如何合葬的。先从两汉时期说起,其实在两汉时期皇帝和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