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他是文人的天花板,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配置

他是文人的天花板,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配置

他是文人的天花板,仅看了小弟滕子京寄来的岳阳楼草图,脑中便浮现洞庭湖万千气象的画面:“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他亦是正义的代言人,怼皇后,怼皇帝,怼宰相,只要能为百姓谋福利,他愿给这天空换个颜色,他是范仲淹,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配置。

一、出身寒门,逆天改命

他出自寒门,两岁丧父,母亲因为是妾被赶出家门,为了生存,母亲改嫁到山东一朱姓人家,他改名朱说

在他求学的路上,每天一锅粟米粥,放凉后切成四块,配着咸菜吃,整整吃了五年。

生活虽苦,他从未向命运屈服,努力学习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26岁那年考中进士,有了治国平天下的机会。

哪怕到这时候,人生也并不如意,他的母亲离世,还是因为是妾,无法被下葬朱家,他只能将母亲安葬洛阳。

在封建社会,宗族的意义重大,他为了认祖归宗,承诺不要范家一针一线,只想要一个姓,于是才有了那个举世瞩目的名字范仲淹,这一年他29岁。

我们有时会抱怨生活很苦,但相比范仲淹,又算得了什么。

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青年时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宰相辅佐明主,另一个是当医生救济世人,总的来说,他想让天下百姓富足安康

有人说,人到中年的最高境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这个很难做到,特别是在官场里。

1029年,40岁的范仲淹凭业绩升任秘阁校理,就是皇家图书管理员,虽然官不大,但能接触皇室成员。

有一年冬天,把持朝政的刘太后要求仁宗率百官为她贺寿,大家都知道此举违反礼制,但没人敢说出来。

范仲淹站了出来,在大堂之上直接批评仁宗的行为不合礼法,然后上奏要求刘太后撤帘还政。

朝堂上下惊呆了,一个图书管理员竟然怼皇帝,还得罪一手遮天的刘太后,肯定要被处理,13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实在是可惜可叹,不过在大家心中,他“此行极光”

范仲淹虽然被贬,但只是暂时的,刘太后刚去世,他便被召回宫中,给了他一个言官的职位。

范仲淹很珍惜这次机会,把职责发挥得淋漓尽致,皇帝因小事想废后,他率众多官员前去求情,被皇帝嫌弃事多,贬到苏州。

他先办学校,随后大量裁员当地官员,得罪了宰相吕夷简,于是以范仲淹治水有功的名义,上奏将他调回京城,在开封府工作。

官越来越大,范仲淹的脾气一点没变,还是看谁不爽就怼谁,因对吕夷简用人制度表示不公,反被扣上“勾结朋党”的罪名,第三次被贬。

人家被贬是惨惨戚戚,范仲淹直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再次收获一批铁粉,把吕夷简气个半死。

三、身临险境,边关建功

范仲淹51岁那年,仁宗突然传来一道圣旨,让他去西北边境打仗。

平时只是看了些兵书,掌握一些军事知识,打仗确实不是自己的长项,但国家需要,范仲淹义不容辞地顶了上去。

去前线的路上正值秋天,到处都是面黄肌瘦的百姓,大雁从天空飞过毫无留意,范仲淹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名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到达前线后,范仲淹一刻也未停歇,四处视察民情,分析敌我局势,他想退敌千里,但无奈朝廷积弱,只能积极防守。

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把逃难的百姓吸引回来,和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不仅巩固了城池,甚至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势

四、改革失败,闯荡江湖

范仲淹54岁那年,西北战事结束,他被调回京师,升任为副宰相,青年时的梦想实现。

他洋洋洒洒写下“答手诏条陈十事”,揭开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新政概括一下就两件事:一是摸鱼的统统滚蛋,二是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新政前期,朝廷上下面目一新,官府办事效率提高,财政漕运有所改善,但这都是表面的平静。

一年零三个月后,新政宣告失败,原因很简单,新政触及守旧派的利益,皇帝又没有主见,在这种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改革不可能成功。

为了不让皇帝为难,范仲淹主动申请调任,离开朝廷,闯荡江湖。

五、未见其面,千古留名

1046年的一天,范仲淹正在花园和诗友吟诗,小弟滕子京寄来一封信,请他为刚修建的岳阳楼作记,信中附有岳阳楼草图。

他看着草图,渐渐陷入沉思,脑中浮现出洞庭湖气吞万里之势,思绪涌入笔尖:“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在他的笔下,洞庭湖的万千气象一览无余,他的那颗造福苍生、忧国忧民的忠心,凝结成一句感动中国的传世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境界,世上有几人真正能达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7659.html
上一篇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下一篇鱼克奎:镇北台记

为您推荐

宋仁宗为何屡次要将范仲淹贬得更远?其实原因在这里

宋仁宗为何屡次要将范仲淹贬得更远?其实原因在这里

范仲淹在朝为官时,当时的皇帝是号称仁帝的宋仁宗,一向以宽宏仁义著称的宋仁宗,为何屡次想要将范仲淹贬得更远呢?当时走进皇家圈子的范仲淹,与宋仁宗越来越多的接触。直到宋仁宗遇上了范仲淹,范仲淹当时上书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