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千余开国大校,仅3人晋至大军区正职,其一如今已102岁高龄

千余开国大校,仅3人晋至大军区正职,其一如今已102岁高龄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首批开国大校有1266人。

在这些开国大校中,后来晋升少将的和少量授更高军衔的不过547人,晋升比例只有43%略多一些。在数以千计的开国大校中,在后来职业生涯中出任大军区正职的更是凤毛麟角,仅3人而已。

这3位分别是来自河北的王猛,来自山东的刘振华,以及来自河南的万海峰。

其中,王猛和刘振华是1964年晋升少将,万海峰没有晋升。但是,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时,王猛此前3年在广州军区政委任上退居二线,刘振华和万海峰则一同授予上将军衔。

从开国大校到大军区正职,王猛、刘振华和万海峰的晋升之路有何特殊之处?

1955年大授衔

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王猛是河北盐山人,卢沟桥事变以后参加了八路军。

王猛参加的八路军队伍,就是位于山东、河北交接的冀鲁边第31游击支队。

1938年1月,王猛光荣地加入了组织,他的介绍人是特务营教导员范景云,萧华带领八路军东进纵队到达冀鲁边以后,范景云曾任乐陵县大队政委,1944年牺牲在反扫荡战斗,年仅26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王猛仅比范景云小2岁,但对这位兄长尊敬有加。

在范景云等老八路的带领下,王猛很快就从一个新兵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八路军战士、文书、营教导员。在1941年初鲁西郓城潘溪渡伏击战中,王猛和兄弟部队缴获了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

日军一个炮兵用刀砍倒6名八路军战士,也给王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抗战后期讨伐鲁西南伪军刘本功的战斗中,新婚一周的王猛在团政委徐翼牺牲后火线代理政委,和团长李天德一道带领部队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第二年,王猛在反攻封丘的战斗中负伤。

解放战场,华北军区在张家口战役打得不好,王猛带领一个营和兄弟部队一起,在掩护绥蒙军区安全撤离集宁的过程中表现抢眼。回归刘邓大军后,王猛在战斗中升任团副政委、师政治部主任。

王猛少将

二、王猛的大军区正职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猛任贵州铜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52年评级时,王猛任西南军区16军46师政委,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正师级。1955年4月,王猛任长春第二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由于学校没有配政委,校长李曼村12月才到任,实际上王猛是既当爹又当妈,全校工作一把抓。

1955年9月,正师级的王猛被授予开国大校。9年以后,晋升少将。

和平时期的王猛,担任过我军王牌军38军的副政委、政委。1970年底,提为北京军区副政委。后来两次客串担任国家体委主任,中间还在武汉军区给政委王平上将当了2年多的副手,增添了大军区副职的履历。

1981年,王猛在邓公的提携下,第二次离开体委回归军队,出任广州军区政委,先是搭档四野的吴克华中将,接着搭档二野的老战友尤太忠少将,直到1985年65岁时离休,退居二线。

开国少将尤太忠

三、参加徂徕山起义的中学生

第二位出任大军区正职的开国大校,是来自山东的刘振华。

刘振华,原名刘培一,少年时在父母节衣缩食下得到了读书机会,还考入济南省立第四师范。卢沟桥事变以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坐拥10万大军不战而退,白白把黄河天险拱手让给了日军。

不久,黎玉、洪涛等人领导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山东省府济南,刘培一和4位同学相约一起到徂徕山寻找四支队、参加八路军,为了不连累家人都改了名字,刘培一改名“刘振华”。

参加四支队不到4个月,18岁的刘振华就被任命为警卫2连指导员,这是一支起义部队改编的连队,工作不容易开展。但是,人小志气大的刘振华很快就用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上级的信任。

抗战时期,刘振华一直是政工干部,但指挥战斗也是临危不乱,有章有法,还曾经在火线救过鲁中军区司令员廖荣标将军。抗战胜利后,刘振华以鲁中3分区9团政委的身份,随山东八路军进军东北。

解放战争中,刘振华先后担任东野3纵7师20团政委、7师政治部主任、四野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出色完成了“诉苦教育”和解放海南岛的战斗。抗美援朝,刘振华和118师打响了出国第一战温井战斗,后来随40军打满了全场,还担任过敌后游击队的司令员。

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右二)

四、看似“中庸”的刘振华步步为营

和燕赵之地的政工干部王猛相比,刘振华则有些不温不火。

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时期,刘振华一直从事政工工作,平时不显山部露水,看起来非常符合“中庸之道”。但是,刘振华的工作卓有成效,保证部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另外,出身政工的刘振华带兵打仗也有一手。无论是抗战时期指挥一个营、一个团打仗,还是解放时期只会一个团参加战斗、指挥一个加强团偷渡海南岛,军政双优的刘振华都做的滴水不漏。

1950年4月海南岛战役,由于已到战争尾声,一些干部产生了避战怯战心理,还有个别干部不惜开枪自伤来逃避上一线。在这样的情况下,毛遂自荐的刘振华无疑在战将韩先楚心里加了不少分。

韩先楚

授衔时,刘振华以40军118师师长的身份,授予大校军衔。

战争年代,刘振华是一员福将。和平时期,上升也很平稳,先后出任副军长、副政委。1964年,以40军政委身份晋升少将。1969年,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后来干了外交,还曾出任副部长。

改革开放以后,刘振华先后出任沈阳、北京军区政委,1988年授上将军衔。

五、笑看风云的万海峰上将

和王猛、刘振华相比,开国大校万海峰的经历则比较波折。

万海峰是河南光山人,小时候由于没钱找先生取名,父母直接叫他“毛头”。13岁时,他又跟着本家的二叔一起去寻找红军,不料二叔半路病逝,孤身一人的毛头遇到了红28军政委高敬亭。

“万海峰”这个名字,是高政委取的。其实,由于红军战士文化水平不高,很多红军将领都是“贵人”帮忙改的名字:如开国少将郝克勇,主席改名范明;牺牲在三八线的67军军长李秀里,朱老总改名李湘;开国中将张道庸,被陈老总改名陶勇。

万海峰上将

万海峰在高敬亭身边担任警卫员,一直干了6年,高敬亭被错杀后,万海峰又得到“战神”粟裕的提携,从排级侦察参谋连升4级出任营长。万海峰不负众望,在反顽军战斗中一战成名。

抗战时期,万海峰最高职务是副团长。解放时期,万海峰是三野24军的一名团长。

抗美援朝时,万海峰为了参战,改任24军炮兵室主任。授衔前一年,以72师师长身份进入南京军事学院,1955年9月授大校军衔。毕业后,任24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82年10月,万海峰调任成都军区政委,搭档王诚汉。3年后,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合并,成立新的成都军区,70岁的张铚秀、69岁的谢振华退居二线,68岁的王诚汉调任军科院,65岁的万海峰继续留任成都军区政委。

恢复军衔制以后,万海峰和刘振华、王诚汉、秦基伟等人都成为新军衔制下17位上将之一。如今,万海峰这位开国大校、1988年上将已经102岁高龄,老将军的每一天都在书写新的传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71716.html
上一篇厚德实干担使命 义利天下谱新篇
下一篇解读伊朗历史:1979年前和美国好似兄弟,为何如今会分道扬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