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盘点中国历代盔甲,帅气逼人,你觉得哪个朝代的盔甲最好看?

盘点中国历代盔甲,帅气逼人,你觉得哪个朝代的盔甲最好看?

提到古代的戎装,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西方骑士一身铁罐头似的板甲,又或者滥觞于各类游戏、动漫、影视剧中造型夸张的日式大铠。

△国外典型盔甲图示

而提到中国古代的军戎服饰,大家往往第一时间眼前浮现出本世纪初红火一时的清朝电视剧中歪歪扭扭的避雷针和破破烂烂的号衣。

但是,作为早在数千年前就能够“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的中国古人,征服四夷、总齐八荒之际又岂能会没有一身重犀披彩的好盔甲?下面从近到远,简单盘点中国历代的典型盔甲形制。

清代(1636-1912年)

△清 八旗铠甲

在甲胄上,清代主要承袭自明代。但到清代中期以后,火器的日益发达使得铠甲纯粹变成了摆设(主要指明甲、暗甲等铁甲),作战时普遍只穿号衣或绵甲(即布面甲内不缀铁质甲片,仅敷压实的棉絮)。

△清.郎世宁(意大利传教士)《乾隆戎装像》

明代(1368-1644年)

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南统北而定天下的朝代,火器和铠甲制作水平非常先进,种类很全,包括:齐腰甲、柳叶甲、长身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链甲、棉甲等。

△明代武士复原图(根据各地博物馆出图实物、石刻、壁画等复原)

明代早期主要以铁面甲为主,颜色主要为黑、金、银等,后期随着火器技术的发展,逐渐代之以布面铁甲,并发展出了以棉花压实而作内里的绵甲,被清代沿用。

△战争重演中的明代边军铠甲

元代(1271—1368年)

蒙古人号称上帝之鞭,纵横欧亚大陆,在盔甲上吸取了所征服地区的特色,择优而取,形制却十分混乱,铁甲、皮甲、布面甲混用。

△元代征日遗存实物复原图

△元武士复原图(根据山西元墓武士俑复原)

△元武士复原图(根据内蒙古出图实物)

宋代(960—1279年)、辽、金、西夏

宋代承袭唐末五代十国之后周,虽然自从宋太宗赵光义高粱河之战葬送开国精锐之后一蹶不振,被各路异族政权吊打,但在铠甲上,却走上了一条规范化生产厂的道路。现存宋代文物上,铠甲的形制基本是相同的。

△宋代武士复原图(兵器分别为传世实物“李纲锏”和杭州岳王庙陈列实物形象)

△《武经总要》甲胄插图(依据繁复程度,分别为将帅、军官和士兵用甲)

△辽 武士复原图

△金 武士复原图

△西夏武士复原图

唐代(618—907年)

盛唐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唐太宗在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羁縻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宗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国,可谓万国来朝。

△唐武士复原图

△唐 长乐公主墓壁唐

△唐末-五代十国 武士复原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65660.html
上一篇影响魏晋南北朝400年的制度——九品中正制
下一篇陆嵩金陵悼国殇,干旱时节赋望雨|近代诗佳作品读

为您推荐

唐代人中进士,要吃“曲奇饼干”?

唐代人中进士,要吃“曲奇饼干”?

本 文 约 3600 字阅 读 需 要 10 min无论是什么时代,大考结束、成绩公布后都应该有一顿美食犒赏自己。对古代考中科举、即将入仕的士子而言,这一点更加适用。在唐代,士子登第、官员升迁,都会吃一种“烧尾宴”。那得是什么样的美食,才能配上这份鱼跃龙门的激动和喜庆?翻开史书记载的唐人食谱,千年前与千年后的餐桌,
唐代宫廷家具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宫廷家具设计美学初探

通过祭祀活动来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从上至君王,下到普通黎民百姓的普遍愿望。比如说榻 、床、 凳 、桌 、椅 、案 、几 、屏风 、箱 、柜
孟宪实:唐代于阗的四个历史时期

孟宪实:唐代于阗的四个历史时期

作者:孟宪实来源:“西域研究”微信公众号原文刊载于《西域研究》2022年第3期于阗王李圣天供养像  敦煌莫高窟第98窟东壁南侧  10世纪前中期(图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于阗坐落在昆仑山下的和田绿洲之上,位于丝绸之路的南道,以产美玉著称于世。商朝妇好墓中出土大量和田玉,可能是转手贸易的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闽蜀同风:“地域黑”与宋代社会的舆情想象

闽蜀同风:“地域黑”与宋代社会的舆情想象

一、闽蜀同风、腹中有虫福建与四川,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南,似应风马牛不相及,可《宋史·地理志》把相隔千里的福建路同川峡四路编排在同一卷,颇令人费解。两宋之际的邵博曾说,当时朝堂之上,流行一句戏谑的话,叫“闽蜀同风,腹中有虫”,借以贬低朝中福建和四川出身的官员。身为蜀人的苏轼,在聚会时,听闻此言,不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