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明朝出土沐昂头盔,专家在护耳下面,竟发现隐藏的“高”科技

明朝出土沐昂头盔,专家在护耳下面,竟发现隐藏的“高”科技

在明代名将沐英的家族墓中,出土了一件特殊的头盔,它是沐英后代沐昂曾经作战使用的头盔,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有趣的是,就在这一件特殊的头盔护耳下方,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处隐藏的“高科技”。这项“高科技”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沐英字文英,祖籍安徽定远,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开国将领之一。年幼时的沐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他虽然曾以乞讨为生,却并不是一个软弱之人,而是在小乞丐中颇有威望,甚至成为了小组织里的领头羊。八岁的时候,沐英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此之后,他便踏上了军旅生涯,一生戎马为国。至十八岁的时候,沐英便已经成为了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之事,并在军队中担任各类要职,每次都能立下大功,颇受朱元璋的信赖。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授沐英为镇国将军,掌管天下兵马,并派军前往藏地与云南,前往进剿当地的反抗势力。正是靠着自己出色的能力,沐英很快便彻底平定西南边疆,被朝廷授封为“西平侯”。自从云南平定之后,沐英便开始于此进行镇守,从此成为了“云南王”。此后,沐家先后十二代一直在云南驻守,并经历了十四任镇守使,直至明朝覆灭。

沐英去世之后,朱元璋十分痛心,因其死于云南,故此朱元璋下令,将其灵柩抬回南京,并在此处修建陵墓。至1959年开始,考古专家对沐英墓葬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并对沐家宗亲墓葬展开发掘研究。沐英墓葬宏伟壮观,颇有王公贵族的大气,同时更体现出元末明初时期的墓葬风格和形制。在沐英家族墓葬中,考古专家们找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并且将所有文物都送至博物馆内,进行有效的储藏与保管。

提到沐英,我们就不得不着重介绍一下他的儿子沐昂。沐昂是沐英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每次出征,沐英都会带着沐昂亲自上阵杀敌,因此也练就了此人一身的勇力和胆识。古人云“虎父无犬子”,沐英英勇无比,沐昂也同样不逊色,他曾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受到了皇帝本人的嘉奖。沐昂去世之后,遗体也被运送到南京,成为沐氏家族墓中的另一位墓主人。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早年间战乱的原因,沐氏家族的墓葬被盗掘过数次,直到考古专家进行抢救时,墓室内的文物几乎被偷盗得一干二净。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在沐昂墓中狼藉的墓道里,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些残留的甲胄残片,并且还有一顶完整的大将头盔。沐昂墓中遗留的头盔,整体由精钢打造,即使数百年之后,依然厚重结实。同时,头盔的两侧还雕刻有猛兽云纹图案,象征着勇敢与威武。毫无疑问,如此制作精巧且形制讲究的头盔,一定是沐昂本人的作战头盔。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沐昂头盔,考古专家们对其进行了高科技扫描,结果却发现了一处来自于古代匠人发明的“高科技”。此项“高科技”,就是在头盔的护耳下方,存在一个十字形的孔洞,而它的作用,几乎令人想不到。

众所周知,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将领们不仅要时刻保持清醒,还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战场上的战马嘶鸣与刀剑碰撞,会产生极强的噪音,而武将的头盔又是完全包裹头部的形状,所以很难接收到来自于外部的声源信息。可是工匠们别出心裁的设计出一个十字孔,却极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战场上的沐昂更能接收到最新的消息,控制战争的走向。

谈到这里,可能会有读者干到好奇,如果敌人的羽箭恰巧射在十字孔洞内该怎么办?其实工匠们在制作头盔的时候,也想到了这一点,故此,他们才会在孔洞上方人工添加一层护耳,防止将领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如此一来,既可以规避外界敌人的“暗箭伤人”,更能通过接收到的消息“运筹帷幄”。

由此来看,古人的智慧果真是无穷无尽的,现代人总是以傲慢的视角去看待古人的科技,实则是一种偏见与愚蠢。

参考资料:《考古行动》 张锦程著 黑龙江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7773.html
上一篇央视巨制,被强行删掉30集,26年过去了,它仍然是中国最佳历史剧
下一篇“西汉三杰”韩信为何落得谋反被杀下场?这四点足以说明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