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方孝孺呈口舌之利,宁死不写诏书,竟被诛十族

方孝孺呈口舌之利,宁死不写诏书,竟被诛十族

1402年,朱棣请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没想到,方孝孺身穿孝服,挥笔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字,还将笔扔向朱棣说:“我死也不会为你写诏书”。朱棣恼怒:“不怕诛你九族吗?”,方孝孺回怼:“诛十族又如何?”

方孝孺被认为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并且朱棣刚刚入主南京,还需要他来稳定大局,不敢在这个时候杀他。谁知,朱棣不按套路出牌,方孝孺图一句口舌之快,却让很多无辜的人蒙了难。

方孝孺是因空印案被杀的济南知府方克勤的儿子,从小就是神童,不仅聪明,还特别喜欢看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才肯休息,被当地人戏称为“小韩愈”。

方孝孺长大后拜被朱元璋称为“第一文臣”的宋濂为师,并很好的继承了老师的衣钵。据说方孝孺的舌头如蛇形,在辩论中更是巧舌如簧,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随着方孝孺的名气越来越大,就连朱元璋都听说了方孝孺的大名,并且还特意召见了他。

朱元璋觉得方孝孺是一个可以治理天下的能臣,但是,却不重用他,把他下放到地方长达10年。10年间多次有人向朱元璋举荐方孝孺,但是都没改变朱元璋的初衷。

直到朱允炆称帝后,方孝孺才被召回京城,从做翰林侍讲开始,快速的加官进爵,连朱允炆都尊他为老师,但凡国家大事、颁布法令等都要事事向他咨询。

朱棣起兵靖难之后,朱允炆发布征讨的诏令与檄文,均是由方孝孺书写,当朱棣头一次看到檄文时,差点把鼻子给气歪了,所以对方孝孺印象非常深刻。

并且,朱棣在攻打南京之前,他的心腹谋臣姚广孝千叮咛万嘱咐的说:“殿下,攻下南京城后,一定不能杀方孝孺”。朱棣想到三国时的陈琳,虽然痛骂曹操祖孙三代,但是还是被曹操赦免重用,他也想留下一段君臣和的佳话。

朱棣入主南京城后,将方孝孺召入宫中,准备聊一聊靖难的檄文,然后大度的表示过去的就它过去吧,本次朕的登基诏书还交给你来书写。

万万没想到,方孝孺穿着孝服,一路哭着进了宫,当着朱棣的面祭奠朱允炆。

朱棣武将出身,脾气也是非常的暴躁,看着在自己眼皮底下卖力表演的方孝孺,火冒三丈,但是,朱棣还是强压了怒火,继续劝说方孝孺:“朕是个惜才之人,让你写诏书,只不过是效仿周公辅佐成王罢了”。

方孝孺停止祭奠,怒气冲冲的问:“成王在哪里呢?”

朱棣回答:“成王被大火烧死了”

方孝孺又接着质问:“为什么不辅佐成王的儿子做皇帝?”

朱棣耐着性子回答:“他还小,而现在处于非常时期,需要朕来主持工作”

方孝孺再次质问:“为什么不辅佐成王的弟弟做皇帝呢?”

朱棣的耐心被方孝孺的质问消磨殆尽,他不耐烦的说:“这些都是我们老朱家的事情,跟你又什么关系呢?”

方孝孺看着逐渐冷酷的朱棣,无奈的走到朱棣命人准备好的文房四宝跟前,拿起毛笔,在纸上挥笔写了起来,写完还将笔扔向了朱棣。

朱棣移步到跟前,看到纸张上赫然写着“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目光如刀子般的盯着方孝孺,咬牙切齿的说:“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再诛你九族吗?”

谁知,方孝孺听完朱棣的威胁,却没有下跪磕头认罪服软,反而白了朱棣一眼,冷笑着说:“我就是死,也不会为反贼写诏书,就算是杀了我,诛我十族,我也不怕”。

在当时,只有诛九族,还没有诛十族之说。

朱棣恼羞成怒,把方孝孺的九族,又临时加上方孝孺的学生与朋友为一族,共873人,凑够十族,排成排,让他们一个个从方孝孺的面前走过。并且,每斩1人,朱棣就让监斩官问方孝孺一句:“是继续杀,还是写诏书?”,方孝孺始终一言不发,没有屈服。

当方孝孺的弟弟被押到了刑场,方孝孺几经崩溃,泪如雨下,他的弟弟没有恨方孝孺,反而安慰他:“这是天要降灾难于我们,如今朝纲败坏,你我能做的唯有以死殉君!”

方孝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873名亲人、友人和学生,在他面前从活人变为死人,心如刀绞。杀了整整7天,轮到方孝孺时,他解脱般的仰天长啸,而后被处死。

方孝孺就像他的姓一样,方,不圆滑。

但是,他的大无畏的精神却在大明生根发芽。之后杨继盛,为大明狱中剐肉面不改色;于谦,为拯救大明忧国忘身;杨涟,知死而不畏前,都是勇者也!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6836.html
上一篇88年蒋经国突然离世,宋美龄听到消息后十分错愕,良久喃喃一句话
下一篇成语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语故事Ⅰ看图猜成语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