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郑成功最初只有数百人,后逐步扩张到数十万人

郑成功最初只有数百人,后逐步扩张到数十万人

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并没有跟着老爹北上,而是坚持抗清,于是跟老爹分道扬镳,当时跟着他的只有300多人,一条船都有不起。

最初的两年,他曾出兵攻打过泉州、海澄、同安。但在强大清军的阻击下,一再败却。永历三年(1649年)之后,他辗转粤东揭阳一带活动,先后攻破潮州外围南洋、霞美等寨以及潮阳、揭阳、惠来三个县城。之后进攻潮州没有得逞,回师厦门,用计杀掉了族兄郑联,夺了他的兵马,又招揽了郑彩余部,兵力至此扩充到4万多人。

永历五年(1651年),迫其叔父郑鸿逵交出所有水师,同时吸纳了浙海海上武装张名振、周崔芝、阮骏、黄大振诸部,兵力扩充到6万人。

至此,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收拢了周边的海上力量,初步完成了郑芝龙旧部的统一。

永历五年(1651年)三月,郑成功出师南下粤海,老巢厦门被清军乘虚攻破,库藏尽失,军心动摇,不得已班师回救。经过这一次教训之后,他深深感受到倾巢而出远征有问题,改为了以金夏为根据地、恢复漳泉为基业的稳扎稳打战略方针。

郑成功

这个方针无疑是相对正确的,之后,郑成功与清军大小十数战,永历六年(1652年)三月江东桥之役,大败清浙闽总督陈锦,陈锦本人也被家丁所杀,同年4到10月,围困漳州,城内军民饿死过半,甚至发生了吃人肉的情况。

从永历七年(1653年)开始,郑成功只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占领了闽南沿海地区,军事发展急剧扩张,兵力规模扩展到二三十万人。

永乐八年(1654年),郑成功遥奉永历为正朔,改厦门中左所为思明州,开府建制,同时走上了垄断海上贸易的道路。

这应该是郑成功没有登台之前实力最为强大的时期,思明府成为了东南抗清中心,一定程度上也是大陆对外贸易的海贸中心。虽然其地盘连半个省都没有,却能依靠源源不断的海贸巨额利润,养着接近30万的军队。须知,养30万军队,至少也要几个省的财力才能够办到!

永历十一年(1657年)以后,西南抗清形势每况愈下,如果清军灭掉南明朝廷后,必然会天下之兵攻两岛,因此,郑成功决策大举北上,以求扭转抗清战争的颓势。

郑成功北伐示意图

北征从永历十一年(1657年)开始准备,到第二年五月发动了北伐,郑成功亲率水陆精锐10万,配船200艘北上,一时间声势浩大,这是他起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永历十三年(1659年)五月,进入长江、6月16日,在瓜州大败清军,23日,进克镇江,7月,围南京,大江南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闻风纳款,东南大震。

然而到了23日,清军乘虚出击,郑军大败,精锐损失近半,大将甘辉、万礼、张英皆阵亡。郑成功退至镇江,休息三天后看到抗清前途无望,决定全师南返,另作别图。

到了永历十四年(1660年)五月,在厦门击退达素率领的三省大军后,大陆上已无郑成功立足之地,于是集中全力收复台湾,永历十五年(1661年)收复全台,次年便病逝,享年38岁。

郑成功之所以能够从几百人发展到三十几万人的规模,原因有这么几个:

郑成功

其一、东南沿海本来就存在很多海上武装,没跟着郑芝龙投靠清军的郑家海上力量依然存在,处于一个分散而做海盗的局面,郑家在闽海依然拥有极大的实力和号召力。有能力有手腕的郑成功作为郑芝龙嫡子,自然能够整合了郑氏海上力量,并一步步恢复之前海贼王郑芝龙打下的海上霸业。

其二、抗清初期,清军主要目标并不是没打出任何旗号的郑成功,他虽然也抗清,但没立旗号,没尊哪个朝廷,跟海贼一样偷偷发展,在清廷眼中,只是疥癞之患。在前面那几年里,正是永历朝廷活跃的时候,李定国两厥名王的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也没改变策略,从东南响应,从此就可知他其实有保存实力的心思。

其三、清军对于海面上的敌人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身经百战的水师,即便一举攻破金厦,也伤不了郑成功的根基,他完全可以遁走海上,然而再伺机而回,清军不可能把主力都放在一个地方。

其四、巨额利润的海上贸易是郑成功能够在没啥地盘,短时间内积聚起大军的根本原因。郑家本来就长期垄断着对日贸易,凡是过闽日航线上的船只都要给他们家交保护费,而自己家又长期做海贸,郑成功接过这一桩生意其实没有什么难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2055.html
上一篇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吗?
下一篇少年李隆基怒斥金吾将军:这是我家的朝堂,我想闯就闯,关你什么事?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