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曹丕南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曹丕南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

百年东吴(四十八)洞口之战

就在夷陵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三个月后,曹魏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南征。此战虽然从兵力角度来讲或许不一定比得上当年赤壁之战,但是从战场范围的广阔程度来看绝对是空前的。

这一战西起江陵,东至京口,作战地域长达两千里以上,而主攻的魏军则分为东、中、西三大兵团,在长江中游至下游展开全线进攻,可以说是一场三国版的渡江战役了。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场山寨版的渡江战役,被曹丕给予厚望的南征最后竟然草草收尾,虽然期间有过一些小胜,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三路人马皆未取得突破。

造成这一结果,曹丕难辞其咎。首先这场战争发起的时机就不怎么好,当初夷陵之战期间刘晔曾劝曹丕趁势伐吴,可惜彼时曹丕还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幻想。

等夷陵之战大局已定后曹丕又想出兵,结果还是刘晔出来劝:“东吴刚刚大获全胜,士气高昂,又有长江天险,现在不可仓卒进攻”。

要打当初就该打,现在战机早就过去了,人家已经严阵以待,还折腾什么呢?

其实这个道理曹丕未必不清楚,东吴是那么好灭的吗?当年曹操尚且屡屡吃亏可况是他呢。不过曹丕刚刚登基不久,非常渴望做出些成绩,而被孙权欺骗一事又令他怀恨在心,因此很难无动于衷。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曹丕想借着这次战争的机会给军队换换血,以便他彻底掌控军队。这场战争中曹丕在政治方面的考虑要高过军事。

目前军中各个长官中有许多曹操时代的老人,这些人水平和忠诚度自然没问题,但毕竟不是曹丕的亲信,他还是希望培养出一些自己的班底,这也是每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必然会采取的手段。

至于人选,分别是曹真、曹休与夏侯尚。作为能力出众且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宗室二代成员,这三人都是常年和曹丕形影不离的铁杆兄弟,虽然曹丕登基后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大幅晋升,但没有实际战绩的话说服力还差些,因此可以说本次南征就是他们三人彻底上位的一战。

我们来看看三路大军的统率分别是谁吧。

东路军主帅是征东大将军、扬州刺史曹休,都督张辽、臧霸等二十余军出洞口;中路军主帅是大司马曹仁,出兵数万攻濡须;而西路军主帅则是上军大将军曹真,以及征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夏侯尚,主攻南郡。

东西两路主帅都是曹丕的亲信,这点毫无疑问,而对于中路军主帅曹仁,从作战部署上就能看出曹丕对其没报多大希望,而是打算让他成为曹休的辅助,为曹休分担火力。

曹休来扬州,接替的是之前去世的扬州最高军政长官夏侯惇,这一点是有明确记载的,而且从他的官职扬州刺史也能得到证明。而曹仁来扬州只说他是“屯合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看这次南征作战,曹仁一路兵力数万人,而曹休一路兵力多达二十余军,预计在八万人以上,比曹仁只多不少。这说明在曹丕的规划中,曹休所部才是淮南战区的主力。

在战争过程中曹丕主要关注的是东西两路的战况,他和董昭的讨论中就没提到中路曹仁的事,而曹丕本人也坐镇荆州督战,因此他的心态就再清楚不过了。

曹仁毕竟是宗室老臣,功勋卓著,不像张辽臧霸或者曹洪一样,让曹休统率曹仁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既然如此就将他们分为两路好了,然后以曹休为主,如此一来即可达到目的。

不过对于孙权来说,这场时机不对且目的不纯的南征是他最喜闻乐见的,因为这让他的部署丝毫不会捉襟见肘。

整场战争期间东吴都在从容应对,始终没有面临太大的危机,甚至陆逊所部都没参加战斗,估计是在夷陵一带防备基本不太可能再次东征的刘备。事实上如果情况危急的话,他是完全可以参战的,可见东吴方面根本没什么压力。

最开始发生激烈交锋的是东路战场,黄初三年(222年)九月,曹休大军抵达洞口,洞口即洞口浦,在今安徽和县一带,是江边的一个渡口,应该距离横江浦不远,而对岸就是牛渚矶。

当年曹休曾带着老母渡江去吴郡,有可能经过过这里。而在开始负责淮南地区的军务后,他在一次冲突中击溃了孙权在江北历阳的驻军,随后又渡江去捞了一票,因此曹休对这一带是很熟悉的。

于是曹休在部署到位后立刻给曹丕上书道:“臣愿率精兵渡江南下,必传捷报,若臣有何闪失,陛下无需挂念”。

曹丕一看就急了,心想我让你统兵镀镀金,量力而行就得了,非得玩命干什么?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阻止他。

见皇上忧虑,在一旁侍奉的董昭说:“陛下不必担忧,渡江绝非易事,况且臧霸等将早就躺在功劳簿上等着颐养天年了,怎么可能再去拼命呢?到时候曹休只能知难而退,恐怕您让他渡江他也得斟酌斟酌吧。”

董昭看得还是挺透彻的,而从他的话也可以看出给军队换血有一定的必要。结果还没等曹休开始行动,一份大礼却从天而降。

东吴这一路主帅是吕范,都督手下徐盛、全琮、孙韶等,以水师抗拒曹军。

这一安排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无法取得制江权,曹军兵力再多也只能望江兴叹,因此东吴这些兵力足够了。

然而此时却发生了意外,到了十一月,某天突然刮起了大风,东吴战舰的缆绳纷纷被扯断,于是都被吹到长江北岸去了。同样的遭遇之前徐盛遇到过,当时他主动出击,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次就没有那么好运了,魏军不可能再吃同样的亏,王凌等人抓住机会发起进攻,吴军大败。

混乱之中吴军士卒部分被魏军杀死,而落水的人则死死抓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官兵都怕人太多导致船只倾覆,于是纷纷用武器刺杀落水者,不让他们上船,一时间惨叫声与喝骂声混杂在一起,真是凄惨无比。

此时只有吾粲与黄渊命船上的人救助落水者,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否则船只超载就会出大事,可吾粲却说:“船沉了大家就一起去死!战友陷入绝境岂可抛弃?”最后吾粲与黄渊成功救上来一百多人。战后吾粲因功被升任为会稽太守。

这场战斗吴军遭遇重创,被魏军斩首以及因为风浪导致船只倾覆溺水而死的士卒多达数千人,船只也有不少成了敌方的战利品。好在前来增援的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尚未赶到,这才逃过一劫。吕范无奈之下只好退回江南固守。

曹丕闻讯大喜,立刻下诏命令进攻。旗开得胜的魏军士气大振,多次利用轻舟对南岸发起突击。面对危局,全琮甲不离身、剑不离手,始终严加戒备,再加上徐盛的坚守,魏军最终未能在这个方向取得突破。

曹休之前渡江都是小规模的,这次将近十万大军,在得不到制江权的情况下发起进攻确实困难。

苦思冥想之下,曹休心生一计。如今吴军严阵以待,从洞口渡江基本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下游的徐陵(即京口,今江苏镇江)。

当初第二次濡须之战期间,魏吴两军于濡须一线纠缠,曹操曾暗中派兵占据横江浦,打算偷渡牛渚矶,无奈被东吴察觉,最后功败垂成,结果这次同样被对方发现了。

曹休带着张辽和臧霸来到海陵(今江苏泰州)后,其动向立刻为孙权所知晓,当时张辽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为国家燃烧着最后的生命力,孙权也不敢因此而小觑他。结果就在渡江前夕,张辽病逝于广陵(今扬州),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然而进攻行动却不会因为张辽去世而结束,很快曹休就命臧霸组建了万人敢死队,乘坐五百艘轻船,向对岸的京口发起进攻。

开始阶段魏军进展极为顺利,一路攻城略地,斩获颇丰,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形势却愈发不妙。

魏军始终船只有限,一次渡过一万人已经是极限了,虽然开始势头很猛但是由于缺乏后援因此后劲不足。相反吴军在全琮接徐盛所部增援过来后实力逐步增强,局面开始逆转了。

见吴军发起反击,臧霸也就顺势撤退了,最终吴军杀死魏将尹卢,斩俘数百,取得了一场小胜。

魏军这支渡江部队有几千乃至上万人,然而损失几百人就撤退,这说明董昭对臧霸的判断并没有错,他的作战意志可能没那么坚定,毕竟谁会愿意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呢?

臧霸的撤退宣告着东路军已经退出了南征的舞台。其实从战果角度出发,曹休的东路军战绩并不难看,斩俘吴军近万人,而自身损失要小得多。可惜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不是看战果,而是看是否达到战略目的。曹休近十万人马耗费大量资源却做了无用功,因此只能被视为一场失败。

其实这也是曹丕自己造成的。在水军未能与东吴抗衡的情况下,东路军的存在毫无意义。

此时曹魏的作战目标应该是拔除东吴在长江北岸的所有据点,比如濡须坞和江陵,而非盲目渡江,因为在后继无力的情况下即使过去了也站不住脚,最后只会徒劳无功。

如果曹丕能够将东、中两路军队合兵一处,十余万人的强大兵力必然会对濡须坞造成极大威胁,而东吴在分兵西线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援兵不足而丢失濡须防线,如此一来就是重大突破了。

只可惜战争并不只局限在战场上,很多时候政治上的考量会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0815.html
上一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二子乘舟
下一篇大智若愚的刘禅

为您推荐

孙权想跟关羽结亲家,却被骂了一顿?真相是什么?

孙权想跟关羽结亲家,却被骂了一顿?真相是什么?

▲彩漆木雕关羽立像  清(1644年—1911年)高53厘米,底长66厘米山西博物院藏《三国志·关羽列传》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孙权派遣使者前往荆州求亲,想为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为妻。结果,好事变成坏事,关羽把孙权的使者骂了一通,拒绝了这门婚事。消息传回江东,孙权大怒。按理说,婚嫁之事讲究两厢情愿,孙权没讨到儿媳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相信绝大多数的三国游戏迷和历史粉们都听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字面意思已经相当明显,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前线军师郭嘉要比刘备麾下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要强。要不是因为郭嘉死得早,卧龙可不敢出山,怕斗不过对方砸了自己的招牌。要是让郭嘉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之间的对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期的脑洞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