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外族王朝统治中原,满汉两族之间的百年恩怨,康熙是如何解决的?

外族王朝统治中原,满汉两族之间的百年恩怨,康熙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王朝,自从崇祯帝上吊自尽后,大明朝就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虽说明朝的藩王们建立了南明朝,但却依然无法阻挡满族的入侵,只是延续了十八年的时间。

然而满族入主中原却一直得不到百姓的认可,因为百姓之中还是以汉族居多,而且在汉族的思想观念中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在儒家观念中被称为“夷夏之辨”。

夷夏之辨指的就是从服饰、礼仪、血统、文化等方面区分华夏与蛮夷,因为在古代华夏族群居中原是文明的中心,而周边的族群就比较落后,所以便以此来区分。同时汉族十分讲究礼仪,因此在攻打其他国家时都需要名正言顺的理由,否则无法取得百姓的支持。继承皇位也是如此,必须是皇帝的正统继承人,哪怕他是个纨绔子弟百姓们也能接纳他。

如果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寸步难行,因此在历史上那些由外族统治的王朝都会采取一些政策来同化汉族,或者减缓两族之间的冲突。

为此清朝曾实施过两次同化政策,但从1636年满族入侵中原到1678年,期间四十年的时间清朝都未曾解决满族与汉族之间的遗留问题,直到康熙帝继位后才得以解决。

那么清朝又采取过怎样的政策?那四十年的时间里为何失败?康熙帝又是如何解决两族之间的问题呢?

首先,清朝第一次的解决方案是在顺治年间由摄政王多尔衮提出的“满汉一体”,虽然说是满汉一体,但实际上却是单方面的将汉族同化为满族人。为此多尔衮推出了“剃发令”,强制要求汉族人民剃发留鞭,按照满族的服饰穿着。

这一策略十分强硬,要知道在汉人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剃发等于不孝,因此这样的做法只会激起百姓的反抗,根本无法缓解两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并且因为“剃发令”还曾引发了“嘉定三屠”那样的惨案死伤民众近十万人,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活动,“反清复明”的口号也是因此而来。

这对清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平定了大部分的叛乱,并且民间还时常发生因为剃发令引起的反清活动。

因此多尔衮的策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还激化两族之间的矛盾。原本汉族人对于外族统治本来就很排斥,如今还要求他们违背自己的传统观念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反清活动也逐渐稳定下来,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规模的叛乱,所以并没有引起清朝的重视。

直到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这才让康熙帝意识到满汉两族之间的矛盾究竟有着多么大的隐患。

吴三桂是降清将领,在南明时期就投靠清朝,并且协助清朝对付民间起义军和南明朝的反抗,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最终在清朝实现统一后,由于朝廷力量不足无法管控偏远的南方,所以将三位降清将领分封为藩王,派遣他们镇守云南、广东、福建三省,然而在三位藩王中又以吴三桂为首,因为他的势力最为庞大。

虽然他们手握重兵可以掌控一地的经济以及军政大权,但对于清朝来说却构不成太大的威胁。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吴三桂作为降清将领,并且是杀害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叛贼,居然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号,各地百姓纷纷响应他的号召,大片土地迅速地落入了吴三桂的手中。

最终这场耗费了八年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却让康熙帝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民间还有大部分人不服从清朝的统治。

如今一个叛将都能号令百姓,那将来要是再有人再举旗造反,推翻明朝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康熙帝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可是汉族与满族积怨已久,要如何解决民心向背的问题呢?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由外族统治的王朝总共有五个,其中包括了清朝,他们对于同化汉族的问题也有着各自的政策。

康熙帝或许是参考了契丹的做法,将目光放在了大儒的身上,因为这些大儒不仅是明朝的遗民,在民间也有着极高的声望,只要能让他们放下对清朝的怨恨,那么取得百姓的认可就容易多了。

可是相对的,这些大儒对于清朝的排斥也远远超过了寻常百姓,他们不仅有这“夷夏之辨”的观念,还有着忠臣不事二主的原则,所以怎么可能会服从康熙的意愿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康熙帝特设博学鸿儒科,并且下令让全国各地推举大儒进京参加考试,择优录取。原本上交的名单有200人,可实际到达的人数却只有143人,并且其中大部分人都表现的极不情愿,但苦于没有借口推脱。

至于那些著名的学者更是以死相逼,怎么都不肯参加清朝所设立的考试,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如同卖国。

关于这件事还有两段记载,第一段就是关于明末青初时期的著名学者、画家、书法家傅山。傅山常常以明朝遗民自居,所以拒绝参加考试,但地方官员苦于康熙帝的强制命令,只能将傅山抬到了京城。

然而到了京城后,傅山却以患病为由死活都不参加考试,王公大臣前来拜访,他也拒绝接待。

迫于无奈,康熙帝特许他不用参加考试,直接授予了内阁中书的管制,宰相冯博来召他入宫谢恩,傅山也不愿前往,最终被强行拽到了午门,傅山因为拒绝向康熙行礼,在挣扎中还摔了一跤。

可是后来傅山担心摔这一跤被后人误会,认为他在叩首谢恩,因此十分懊恼。

至于第二段记载,记载的是关中大儒李颙,他也像傅山一样,以生病为由,拒绝入京考试,但却被地方官连人带床抬到了京城。

最终没有办法,李颙便用绝食抗议,整整六天滴水未进,康熙帝也只好将他放了回去。至于黄宗羲,顾炎武等大儒更是直接以死相逼,清官连门都没有进去。

所以最终参加考试的只有143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无法推脱来走个过场,考试的时候要么是乱写乱画,要么是在借着答卷的机会嘲讽“清夷”。

至于那些专心作答的,基本上都是二三流的学者,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面对大儒们的表现,康熙帝并没有恼怒,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他现在不仅不会怪罪他们,还要厚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服人拉拢民心。

因此康熙帝给予了这些大儒丰厚的路费还有食宿费,不仅如此,他还亲自设宴款待,让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作陪。

尽管那些考卷杂乱无章,词不押韵,康熙帝还是从其中录取了五十人,并将他们留在翰林院任职。

如此一来,康熙帝的第一步算是成功的踏出了,他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产生了效果,减轻了汉族人民对清朝的仇恨。

就比如清初时期的学者严绳孙,他原本就是一个反清派,但迫于地方官的压力不得不进京参加考试,与其他学者所想的一样随便糊弄一下就完了,因此卷子没答完就停笔了。

可是康熙帝却特许他进入翰林院,还让他给自己讲课,这一举动让严绳孙感动不已,十分佩服康熙帝的胸怀,因此为了报答他,矜矜业业的为大清朝工作了二十余年。

当然,仅仅是靠这些二三流学者根本无法实现“满汉一体”,因此康熙帝也没有放弃对一流大儒的招揽工作。可是这些大儒都不肯踏入京城一步,想要让他们配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然而康熙帝却想出了一个绝佳的点子,那就是让这些大儒修著《明史》。

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汉族人民不肯承认清朝政府,所以康熙帝决定从根本原因下手,让这些大儒为前朝著史,就能最大程度的减轻他们的抗拒心理。

事实上也是如此,康熙帝此令一出,那些一流大儒都坐不住了,毕竟作为前朝遗老,自然是不愿看到明朝的史书由外族书写避免真实事迹遭到篡改,因此他们开始动摇了。

在之后的时间里,这些大儒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修史工作,但却支持自己的子侄学生前往明史馆,并且常常在幕后给他们一些建议。

至此,这些大儒已经或多或少的放弃了反清立场,并且不再排斥子孙出仕清朝的想法,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满汉两族之间的冲突,使清王朝的正统性得到了加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3820.html
上一篇湖湘好物丨武冈王城铜鹅宴里的传说
下一篇秀才半路拦御轿,让乾隆为他和两个表妹做媒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1940年,“中原狠人”数月连杀3名日寇少将,日寇连他名字不敢提

1940年,“中原狠人”数月连杀3名日寇少将,日寇连他名字不敢提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大陆上出现过很多猛人,有人一战独自击毙日寇数十人,还有人利用地形独自消灭200余名日寇士兵。但是很少有人,能吓得日寇连他的名字不敢提,但是这样的人却真实存在。1940年,中原地区3名日寇少将级军官接连毙命,死法一个比一个惨烈,至于低一级日寇军官则更是死伤惨重。而调查显示,所有的日寇军官死亡
为爱疯狂、风云变幻,都铎王朝远比小说更精彩|译林年度好书

为爱疯狂、风云变幻,都铎王朝远比小说更精彩|译林年度好书

这是一个充满节日、圣歌、奇迹的年代。这是一个为爱疯狂的年代,爱情猛如死亡,妒爱顽如阴府。这是一个刑罚残酷的年代,肢刑、轮刑、火刑、绞刑、剖腹等各种折磨人的方式层出不穷,而国王喜欢看残忍的处决。都铎王朝是英格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时期。最会写英国的历史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在他的《英格兰史六部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