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强盛时的辽朝,其军事力量是个什么情况

强盛时的辽朝,其军事力量是个什么情况

历史上的北宋,长期受到来自周边游牧民族的袭扰。其中威胁最大的是辽朝。这个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国力在公元十世纪至十一世纪时最盛,依仗其强悍的军事力量,经常侵袭周边国家和部落,本文就来了解一下辽朝的军事情况。

辽朝(907—1125年),极盛时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南到河北中部白沟一带。辽朝契丹人起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唐朝末年逐渐强大,先后征服室韦、阻卜、兀古、六奚等部落,东征灭了渤海国。公元907年立国,916年正式建立,开国皇帝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临潢府。辽朝强悍的军队简选天下之精锐,经常东征西讨、挥师南下,其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

契丹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平时放牧渔猎,这样既是生产经济活动,也是军事练习,辽朝实行全民皆兵,当有战争时契丹部族就可很快集合成军。辽朝平时保持二十万至三十万人的军队,战时可动员160余万人参与战事。其军队最高指挥官是辽朝皇帝。下设北、南枢密院。北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构,由契丹人主管;南枢密院也称为汉人枢密院,掌握汉人以及其他各族兵马事务。

辽军编制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其中宫帐军是契丹族亲军,由直属皇帝抄没户籍称为着帐户的壮丁组成,任务值宿宫禁和征战之用。部族军是由契丹人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职责是守卫四方。以上两种队伍是辽军的主力。京州军,又称五州乡军,征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人、原渤海国人中的壮丁组成。属国军,由辽朝臣属国壮丁组成。后两军为辅助兵力。

为保障兵员数量,辽朝初期贵族男丁也要服兵役,当时规定年龄在15—50岁之间的列籍正军,而且兵器、战马还要自备。辽军以骑兵为主,配备的主要武器是刀矛和弓箭。后期从中原地区传入抛石机,编制有炮手部队。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辽朝不供应人马粮草,由他们轮流四出到周边国家、部落,以牧马为名,行抢掠财物之实,以供军用,名曰打草谷。辽朝统治者也支持军队屯田,易田积谷以供给军需。

契丹人畜牧业十分发达,是辽朝军力强盛,打仗所向披靡的物质保障。当时阴山以北至胪朐河,土河、潢水至挞鲁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历来是水草丰美的牧场。辽朝征服的阻卜、乌古、敌猎、回鹘等,也主要从事游牧业,出产的羊、马不但是辽朝的主要生活资料,也为辽军骑兵部队提供了优良的战马。

辽军士兵装备的盔甲是模仿自唐宋的札甲,都是辽朝自己生产的。当时辽东是辽朝产铁地区,因此冶铁业发达,其生产的各式兵器,以及农业工具、炊具、马具等可与中原地区的产品媲美,所以辽军装备的札甲与北宋军队使用的别无二致。

辽朝军队常年保有量虽然不大,但是作战素养高,其后勤保障能力强,武器装备优良,这些条件支撑起辽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建立了一个东西跨度几千里的大帝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5884.html
上一篇关羽被杀后,诸葛亮淡淡地说出11个字,刘备听后立马赐死长子刘封
下一篇哪些著名历史事件其实只是“翻版”?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袁春希/访并文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北宋历史中的政争与权力的交叉,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还有来自理想世界与道德观念的交锋。北宋在政治与军事上的积贫积弱,作为一种背景,也凸显了这种交锋的激烈。然而这种交锋势必借助于最高权力的选择。这使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了“得君行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幻想,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