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千年顽疾:四股势力杀害于谦,北宋化皇权的自私自利影响深远

中国千年顽疾:四股势力杀害于谦,北宋化皇权的自私自利影响深远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看似大权在握的于谦,其实越来越危险。“北京保卫战”让于谦具有了两大功劳。但“杀害于谦”的三个势力却并不认为是于谦的功劳。拥立新君继位被视为天下之功。

古儒者的天下观、社稷观被弱化后,儒者越来越走入现实社会,但为了获取利益,就以“礼教杀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可以说,无论你是敌人还是朋友,只要给了他“利益”,他就会与你交好。但是,当没有“利益”甚至只是开了句玩笑,就很可能被朋友出卖。在这点上,于谦的经历就应该引以为戒。

以石亨为例,如果没有于谦的提携,怎会有石亨的公侯之位。石亨也曾想报答于谦,例如想为于谦长子于冕申报军功封赏,被于谦拒绝。

四股势力杀害于谦,徐曹石失败后,他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

于谦是那种更重视天下、更重视社稷的古儒者,因此“一心为公”就成为他做事的准则。在其做地方官的十四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于谦救灾、弹劾他人、车匪路霸闻于谦大名四散而逃的事例。

但正如你工作勤劳也会成为别人痛恨你、陷害你的原因一样,你“一心为公”也同样如此。因为勤奋者伤害了不勤奋者的升迁利益、享乐利益,“一心为公”者往往铁面无私、往往严格约束下属,这就使得下属成为反对者有了可能,石亨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

为此,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个阴谋家代表三大势力:一心求取功名的武人、太监势力、一心求取功名的文人。

于谦的悲哀就在于此。

诶?不对呀,你的标题是四种势力,你怎么只说三个?下面就单独提提它皇权的代表皇帝。

三股势力的宗主其实就是皇权

景泰帝登基之后,明朝是存在两种“皇权”势力的。虽然景泰帝登基,但对于前朝英宗所提拔、任用的人是不能任意削除,为什么?

因为,人家没什么错误,你为啥找人家麻烦?

找人家麻烦,你难不成全找?英宗当皇帝十数年,太监、文武遍布天下,除非你是朱元璋来个“扫荡”,但朱元璋也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边拉拢边扫荡、拉一部分打一部分才获得的成功。因此,景泰帝只能慢慢来。

因为,儒家宗法思维的强大,景泰帝身边还有皇太后、太上皇哥哥存在。所以,景泰帝作为藩王在特殊情况下登基的人,其势力是比较弱的。大部分都是墙头草。

可以说,当景泰帝病情危重的时候,英宗一脉的势力仍然非常强大。特别是,于谦上任后宦官势力受到很大抑制。景泰帝对于谦的信任,也使得宦官势力再受抑制。在此情况下,王振一党的代表曹吉祥就有了操控空间,完全可以利用宦官集团的愤怒与皇权内的其他势力进行完美合作。

这点在景泰元年就已经出现苗头,那时,景泰帝已经登位半年多,宦官势力对于文臣权力的巨大非常愤怒。

景泰元年四月二十三日,英宗和王振一脉的镇守浙江太监李德,直接将矛头对准于谦。李德以去年八月二十日,于谦等人锤死马顺、王贵等人一事为由头。虽然,承认马顺、王贵等人乃是“罪犯深重”,但是,朝臣们竟然在没有太后、皇帝的命令下就把人打死了,简直是目无祖宗法度,“此正贼臣犯阙不宜任用,可任用者莫如亲近”。

这里面,景泰帝登基、英宗尚在也先处被软禁,然而,自宣宗开始定鼎的皇帝、太监、文臣相互制衡的态势,很显然,太监一方受到极大压制。

这就使得在永乐朝形成的“太监监军”的“军事太监”势力非常不满。他们直接要求景泰帝不用“遗忘”最忠心皇帝的一群人,应该去任用他们。

明英宗的政变,皇权的极端自私自利

综上所述,皇权的代表、皇权派生宦官势力、部分文臣、部分武将,所组成的“政变四股势力”皆以“自身利益”为根本,在“英宗一脉”继承大统已定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发动“政变”、杀害于谦。这又让我们看到“北宋精神”的回归,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抛弃一切的精神,在“南宫复辟”中得到最佳体现。

对于所谓的“天下”“社稷”,他们毫不在意。在危险时,他们想着逃命、被俘后的苟活,在稳定时也就成了“利益争夺怪物”。

在那时,徐有贞、曹吉祥、石亨三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但很快他们再次展现“利益争夺怪物”的原形,徐有贞很快就被曹、石打败,紧接着明英宗又先后铲除了石、曹,从而让自己的权力再次做到至高无上!

最后露出笑容的他,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6460.html
上一篇商鞅张仪范雎李斯,这四位就历史贡献而言,谁对秦国的功劳更大?
下一篇9·3抗战胜利纪念日丨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袁春希/访并文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北宋历史中的政争与权力的交叉,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还有来自理想世界与道德观念的交锋。北宋在政治与军事上的积贫积弱,作为一种背景,也凸显了这种交锋的激烈。然而这种交锋势必借助于最高权力的选择。这使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了“得君行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幻想,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