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荆轲明明可以成功,为何在紧要关头掉链子,最终身亡

荆轲明明可以成功,为何在紧要关头掉链子,最终身亡

易水河畔,终究还是响起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收拾好行囊,拜别燕国,拜别太子丹,拜别心爱的人,荆轲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踏上了征途。

众所周知,最终的结果是以失败告终,抽出的剧毒匕首终究没有完成他的使命,那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呢?

当时的秦国上下一心,国力空前强大,大有一统天下的势头,燕国在秦国的面前简直太过渺小,要是不做出点什么,用不了多久燕国便会消失在大秦的铁骑下。于是燕国太子丹最终决定了一个计策--刺杀秦王。

于是荆轲便成为了第一人选,为了这次刺杀的成功,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于是荆轲向太子丹索要了两件东西--督亢地图,樊於期的人头。这两样东西缺一不可,都没有办法完成刺杀。

太子丹听后,督亢地图那没有问题,可是樊於期与我从小相识,还救过我的命,他现在来投靠我,我怎么能再要求他用命来帮我。结果,太子丹说什么也不答应。

荆轲看此情形,知道太子丹这里说不通,于是便去找樊於期,说清事情原委后,樊於期二话没说,拔剑就自刎了。

两个条件都有了,战争不等人,太子丹便催促荆轲立马上路,不得不说这里才是荆轲失败的最大原因之一。

要知道,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刺客中,荆轲为其一,其他三个分别为专诸、聂政、要离。而刺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是需要细心布置的,心要静,手要稳,才有可能成功。

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打听到吴王僚爱吃烤鱼,于是便将剑藏于鱼腹,整整三年,不断地演练刺杀的场景,熟悉周围环境,排除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从鱼腹中掏出剑的速度,鱼的温度,与吴王僚的距离,身上的防护等等,这才做到一击必杀。

聂政为了刺杀侠累,摸清了侠累府邸的布局,以极快的速度冲进去,在众多护卫还未反应过来便已完成击杀,最终葬身于乱刀之下。

要离刺杀庆忌,用铁剑斩断自己的右臂,又让姬光杀光自己的妻儿,成功混入庆忌的身边,之后苦练左手,同时降低庆忌的戒备心,最终抓住时机,一击成功。

再说荆轲,临危受命,没去过秦宫,没有经过演练和实地考察。再者,刺杀就是要做到一击毙命,而当时太子丹与荆轲说的,是要威胁秦王,让他不要再侵略燕国,不是一击必杀,这就导致荆轲心中对此次行动的目的不是那么清楚。

简单点说就是,荆轲首先是个劫匪,其次才算得上是刺客。他也知道不论是威胁还是刺杀,此次都不会回来了。

同时还有很奇怪的一点,既然是威胁,那匕首上为什么还要放毒,捅进去那人不就必死了吗,荆轲可能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刺杀上犹豫了,犹豫就会败北,可能这也是荆轲失败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历史没有对错,秦王统一六国,统一货币,修建长城,都是不可磨灭的功绩,而站在燕国的角度,也只是自保而已。

明知不可为而为,却从未回头,也从未逃避,为什么荆轲还要选择这条不归路?或许就是为了战争中苦难的百姓,而他不畏艰难,慷慨赴死,勇于担当的精神,终将流传千古,万人传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2986.html
上一篇94岁失明老人常年隐居,日本大印暴露身份,派出6辆坦克出动迎接
下一篇1970年,老头到军区找司令被秘书晾着,司令知道后连忙上车猛追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