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驸马上朝被推下水淹死,公主哭着向朱棣要人,朱棣:此事非朕所为

驸马上朝被推下水淹死,公主哭着向朱棣要人,朱棣:此事非朕所为

1405年10月,朱元璋嫡长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在上早朝时被两人推入河中淹死了,宁国公主听闻噩耗后,立马不乐意了,她怀疑丈夫之死是朱棣暗中指使人干的,于是哭着进宫找朱棣要人,当着妹妹的面,朱棣当然不会承认,只说:此事非朕所为!

梅殷之死果真与朱棣无关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然为啥宁国公主得知丈夫的死讯后,第一反应是认为朱棣杀了他,这说明梅殷与朱棣之间早有龃龉。

当然,圣明如朱棣是不会承认自己命人杀了妹夫,于是把推梅殷下水的两名大臣治罪处死,也算是给了妹妹一个交代,只是可惜了那两名为朱棣卖命的大臣,依命令行事,结果却被当成替罪羊而死。

成为驸马,受朱元璋喜爱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梅殷出生于归德下邑(河南商丘),其父早年和兄弟梅思祖加入元军镇压红巾军,后来叛元投靠刘福通,至正二十三年,刘福通被张士诚消灭后,梅氏兄弟又归顺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征伐张士诚,镇守淮安的梅思祖深知自己守不住淮安,于是选择献城投降,转投朱元璋阵营。张士诚对梅思祖的背叛相当愤怒,大骂梅思祖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于是下令将梅思祖的几个兄弟诛杀了,而梅殷之父就在其中。

出于对兄弟的愧疚,他将侄子梅殷养在家中,视若亲子,在大明建立后,梅思祖因功封为汝南侯,而梅殷也因此成为勋贵子弟。

在梅思祖的悉心教导下,梅殷成为精通经史、弓马娴熟的文武全才,当时朱元璋正为自己的嫡长女宁国公主选驸马,但在众多勋贵子弟中却没有挑到合适的人选,直到见到梅殷,朱元璋才眼前一亮,心想这小子当驸马正合适。

于是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将宁国公主下嫁给梅殷,并任命他为山东学政。此后由于朱元璋其他女婿大多仗着皇亲身份多行不法、嚣张跋扈,而梅殷则始终谨小慎微,因此在众多驸马中,梅殷最受朱元璋的喜爱与重视:

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梅思祖牵连到胡惟庸谋反案中,梅思祖全家被诛,有趣的是,此时梅思祖已经病逝8年之久了,不过梅殷和宁国公主并没受到牵连,不过这也让梅殷吓得不轻,此后对待朱元璋更加恭顺,不敢有丝毫违逆。

托孤重任,怒斥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倾心培养的继承人太子朱标因病去世,经过再三考虑后,朱元璋决定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日后继承大明基业,为了让年少的孙儿能够顺利掌控朝局,朱元璋曾经密令梅殷辅佐朱允炆:

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后的朱允炆任用黄子澄、齐泰等人,执意削藩,而将梅殷、徐辉祖等人的劝告当成耳旁风,此后周王、代王等相继被废,天下藩王见朱允炆这个刚上任的小皇帝竟然搞真格的,个个蠢蠢欲动。

而燕王朱棣觉得朱允炆的下一个削藩对象就是他,他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在朱允炆登基次年正式起兵靖难。

朱棣刚起兵时,朱允炆占据绝对优势,他派“善守”的大将耿炳文进攻朱棣,结果被朱棣运用偷袭、设伏等计策轻松击溃,之后又派李景隆出战,结果也是大败而归,南军精锐先后战败令朱允炆慌了神,这才想起托孤重臣梅殷,令他镇守南京北方门户淮安。

梅殷在淮安精心设防,使得淮安城固若金汤,其实按照朱棣的设想,梅殷是自己的妹夫,只需要一封书信就可以劝降,可朱棣却在梅殷这里碰了壁,梅殷直接拒绝了朱棣借道的要求,这令朱棣十分生气,又回信给梅殷说,他起兵是天命所归,令梅殷不要自误。

但梅殷依旧没有顺朱棣的意,并且还命人割下使者的双耳、鼻子,只留下嘴巴让其回去告诉朱棣什么是君臣大义:

……(朱棣)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

朱棣大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绕道进攻南京,朱棣登基后命各地归顺,但梅殷依旧镇守淮安。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逼迫宁国公主写下血书令梅殷投降,为了妻儿的安全,梅殷才放弃反抗之心,南下拜见大明新皇朱棣。

梅殷被杀,公主哭诉

投降朱棣使得梅殷内心一直饱受煎熬,他是朱元璋最信任的驸马,深受托孤重任,结果他却辜负了朱元璋的信任,不仅没能辅佐朱允炆顺利掌控大局,甚至还投降了“乱臣贼子”。

因此,在为朱棣效力的过程中,梅殷故意无视朱棣的命令,多有出格举动,朱棣对这个妹夫也没多少信任,暗中派遣了很多人监视梅殷的府邸,梅殷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棣的双眼,梅殷发觉此事之后,对朱棣更加愤怒。

梅殷与朱棣的不合,整个朝堂都看在眼中,但梅殷的身份地位如何能与朱棣这个皇帝相比,于是一些善于钻营的大臣就开始借故弹劾梅殷,说梅殷在家中豢养死士,意图不轨,但朱棣没有将这些指控放在心上,只是说了句“朕自会处理”便不了了之。

可蹊跷的是,后来有一天梅殷上早朝经过笪桥时,竟被两人挤到桥下被水淹死了,而这两个人分别是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

明年冬十月,殷入朝,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挤殷笪桥下,溺死,以殷自投水闻。

可怜梅殷,尊贵无比的驸马、皇帝的亲妹夫就这样屈辱地被淹死了,很显然,如果不是受人指使,谭深、赵曦两人怎么敢公然谋害皇亲。

宁国公主深知此事与朱棣有关,于是多次进宫“牵衣大哭”,向朱棣讨要说法,可朱棣却装聋作哑,不承认谭深、赵曦是受自己指使才谋害了梅殷,反而安慰妹妹说会将两人下狱治罪为妹夫报仇。

结果谭深、赵曦两人却大喊冤枉,在听闻朱棣要杀自己时,他们竟然说出了实情:

二人对曰:“此上命也,奈何杀臣!”文皇大怒,立命力士持金瑵,落二人齿,斩之。

朱棣当然生气,如果两人抗下罪名,既铲除了令他不爽的梅殷,也没有背上杀妹夫的恶名,但现在两人却说出了实情,这让朱棣彻底摆脱不掉杀妹夫的恶名了。

结语

后来朱棣为了安抚宁国公主,特意封梅殷二子为官,朱棣此后与梅殷二子交谈时,还经常不忘嘱托:你们的父亲有过失,不要走你们父亲的老路。

而对于妹妹宁国公主,朱棣则以处死凶手、封子为官等手段劝说她放弃追究此事,宁国公主无奈只能答应,毕竟朱棣是皇帝,手握生杀大权,她只是一介女流,如何追究皇帝的责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9475.html
上一篇山城曙光(续)
下一篇在《甄嬛传》中,皇上去皇后宫中用膳想喝点汤而已,最后为何气得拂袖而去?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