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广州最有“味"儿的一条街

广州最有“味"儿的一条街

一德路地铁口出来,无需四处打探,或凭着鼻吸,或跟着拖小推车的人,就能追寻到广州最有"味"儿的一条街 - 海味街。

广州一德路虽因旁边的一德学社得名,有趣的是这条街却并没因此滋生出一丝书香气息,反而因为比邻沿江西路码头,水路客运和货运蜂拥而至,于是日复一日地淹没在浓郁厚重的咸鱼海味之中,最终变成了这个城市里最接地气的一条海味街。

民国初年时期,东起石室路口,西至海珠路,一德路上的咸鱼、海味、凉果、副食行栈、货仓、小贩便成行成市,拥挤异常,尤其以咸鱼海味的行当最为兴旺。建国初期,一德路已发展为广东省内最大的咸鱼市场,时至今日,这条海味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000多米的街道上拥有200间商铺、5个大型室内批发市场,各类海鲜、食杂品种1600个,这里的商铺经营着广州70%的海味干货批发业务,为不折不扣的“海味干果一条街”。

行走在一德路,四处是零乱的,小货车、手推车、单车运载着大包小包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大呼小叫,在老式的骑楼之下演绎着都市里最平凡的日子。

一家接一家的干货档铺,店铺柜面排列的、透明塑料袋里悬挂着的,都是鲍参刺肚、虾仁、虾皮、干贝、海红、鱿鱼、墨鱼、螺肉、银鱼、紫菜、海带等海味干货,使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气息。从这些黄澄澄的干货背后,可以想象出渔民们满载而归,家中妇女们晾晒、腌制海味干货的热闹情景。

在一德路的海味干货中,还夹杂着老广们的从前味道,它们不起眼,不修边幅,却牢固地吸附在这些上个世纪骑楼的残垣里,连接着许多人的味蕾回忆。

这些三、四十几年的老店,星星点点布满了一德路的周边。贴满了媒体报道的坚记面店,大锅里熬制的是比海味还鲜美浓醇的粤式云吞面汤底,烫捞的是弹牙爽口的竹升面;40年的林记粥品,门口簸箕里排列着芝麻焦脆的咸煎饼,瓦煲里的艇仔粥咕嘟着气泡......

大德炖品屉笼里热气蒸腾的椰盅炖汤、胜记烧腊橱窗后油脂铮亮的腊肉香肠,以及童记甜品的香草陈皮绿豆沙、龟苓膏西米露......哪一样不是老广们一日三餐里的经典食味,而它们由于整日裹挟在厚重的海味中,竟孕育得越发鲜美了。

海味街的尽头是国内最大的双尖塔石室圣心教堂,1863年始建,历时25年修建而成。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全球仅有四座。而广州石室大教堂最大的特点是堂前的骑楼广场,两边莫兰迪灰的廊柱式联排建筑,彰显了低调典雅、含蓄秀丽的岭南风情。

每年的圣诞节和复活节,石室圣心大教堂华灯加身,美轮美奂,深受城中文青们的追捧。石室教堂旁的咖啡店,因其得天独厚的教堂对面位置而跻身网红店,特别是顶楼天台已成为最佳拍摄地,拾级而上,未入得天台门,那双剑入云的大教堂气势便扑面而来,着实令人惊叹。

一德路来到这里,有一种维度空间暮然转换的奇妙,整个人仿佛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红尘忽地升华到了梵音缭绕之中。

更多旅途轶事,个性美食美宿,敬请关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9_174806.html
上一篇馅饼与披萨:一个内敛,一个外放,蕴含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下一篇夏天常吃这几道降火菜,防燥去火,常吃身体棒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