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抑郁症有年轻化趋势,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帮助抑郁症亲友!

抑郁症有年轻化趋势,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帮助抑郁症亲友!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最近,出现的

抑郁症

憾事似乎变得多起来了,不少新闻引发各界震惊惋惜,同时也引起民众对于“抑郁症”议题的高度关注与讨论。

从临床观察以及各国的统计,再加上这两年疫情影响,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当我们看到亲友出现抑郁、情绪低落时,如何提供合适的协助或陪伴呢?新概念心理专家

荣新奇教授

提供以下三步骤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先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状态

当得知亲友有抑郁症,有时的直觉反应是“我要赶快帮助他,我想让他赶快好起来”,如果你有这个冲动,建议请先缓一缓!当自己抱持着这种想法而立刻行动,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

1、自己太过执着急着想让患者变好,当结果无效时,容易会觉得挫折、无力;

2、这样的举动易让抑郁症患者觉得压力很大。

此时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抑郁症类型、亲友的状态,和医师的诊断,而不是贸然行动。

第二步:给予抑郁症患者一些空间

协助亲友从既有的生活事务上退下来或是放慢脚步,比如先少上点课、减少工作时间或是暂停工作,因为抑郁症患者自身精神、体力、能量都极少,失眠、过度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无法起床都是有可能的。减少需要应对的事物,让他们理解“其实自己有空间可以做这样的选择”,或是严重失眠时,不用勉强固定的睡眠时间,尝试分段睡眠,让抑郁症患者有较大空间可以调适跟休息。

在临床上,以我接触正在大学就读的学生为例,当诊断为抑郁症时,通常已经在学习上都明显有困难。在这种情形下,有时是父母,有时是学生本身,会难以接受减少上课时间或是休学。如何双向沟通,保有休学选项,是很重要的。当孩子失眠、低落、无法专注时,硬撑着学习除了效果不佳,更容易感到挫折与自责。先尝试少修课,或是休学,让学习、人际互动压力下降,一边休息一边安排合宜的身心调整,例如:改善失眠……等等。如果过度要求硬撑着学习,适得起反的也不在少数。这是一段不容易,非常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时期。

第三步:适度的陪伴,以及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理想上,我们希望适度的陪伴,然而是自己的亲人时,责任与共同生活的交迭性会影响我们陪伴的尺度,心中拉扯也比较大。无论关系亲疏,都需要衡量评估“以现状而言,可以帮助什么”,在不需要过度涉入与承担时,要节制,不要去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反而需要善用其他的社会资源或是外部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抑郁症照顾者也需要心理咨询已经抑郁知识的学习

陪伴的过程有时沉“重”,但其实也可以有“轻”的安排,也许是去户外散步一小段、一起做一件事情,考虑到患者的状况,随时量力调整或结束。即使只是去公园晒太阳十分钟、坐在草地上让双脚接触地面,或是去附近的早餐店吃个早餐,都可能有益。

另外,我也提醒大家,互动上不需过度强调抑郁这件事。临床上,我常常听个案分享,在最低落的时期时,同学或朋友有时会约他们一起去吃饭、相约过生日、交换礼物,有时打球,做一些日常的互动。而对于他们在互动现场可能相对安静,或是有点低落,朋友并没有特别询问,或是特意进入抑郁症的对话,这样的行为,反而令他们感到很温馨。

抑郁症患者承受身心的苦,显而易见,然而,陪伴者在这个角色当中承受的苦,或是盲点,也需要被看见。在试图找寻抑郁症的可能原因时,许多父母会回溯自己的教养,或是婚姻关系,认为孩子会抑郁症可能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由于

抑郁症的成因

很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家庭因素。无论如何,家中的主要照顾者不要过度自责与孤军奋战,适时向外界资源求助,不需要觉得亲人有抑郁症这件事情很丢脸或是太过批判自己。

最后提醒,任何一位陪伴者,当你在陪伴抑郁症亲人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也许是困惑、也许是情绪、或是心里有很多无法说出的想法时,一定要定期找个你可以信任与理解你的人说说心里话,或是一起共度感到轻松与被支持的时光。陪伴者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在专属的空间中梳理困惑、情绪,与获得支持的能量。

|性格色彩测试可关注本公众号回复:性格色彩进行测试。

|抑郁症测试可关注本公众号回复:抑郁症自测进行测试。

|焦虑症测试可关注本公众号回复:焦虑症自测进行测试。

|双相情感障碍测试可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双相自测进行测试。

扫一扫关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92499.html
上一篇曹克将:海归赤子专注心律失常 融贯中西让中医药惠及大众
下一篇一家四口接连进了急诊!医生:每年都有,是真的有毒

为您推荐

家人得了抑郁症,我该怎么办?|《丈夫得了抑郁症》

家人得了抑郁症,我该怎么办?|《丈夫得了抑郁症》

“我没办法了,我真的做不到了”、“都是我的错,“我是多余的”、“没有人在乎我”、“冬季到了,每天都想要冬眠,我该怎么办”这些想法和念头对于抑郁患者来说很熟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情绪病”,专属“性格内向、孤僻 、小心眼、想不开、爱转牛角尖、意志脆弱”的人;而生活幸福或性格开朗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发病急剧升高!现在防治还不晚!

抑郁症发病急剧升高!现在防治还不晚!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今天你emo(抑郁情绪)了吗?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只是emo!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年轻人该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患病后该如何控制和治疗?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猫有九条命会不会得抑郁症

猫有九条命会不会得抑郁症

猫有没有灵性,会不会听得懂人话,自家养了一只猫,在大城市生活,它每天的工作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没有爱的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