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科普电影中扮演“大碗叔叔”,这位院士在上海科技传播大会提出“正循环”

科普电影中扮演“大碗叔叔”,这位院士在上海科技传播大会提出“正循环”

去年4月,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火”了。捧着一个大碗吃饭,寥寥数语点化男主角的“大碗叔叔”,正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2021上海“科普杰出人物奖”获得者丁奎岭院士扮演的。

如何做好科学传播?2022年8月20日,丁奎岭在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分享了他的心得。

丁奎岭至今难忘,小时候从广播里听到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科技成果的消息,在心中播下了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成为一辈子探索未知化学世界的动力。

雨果曾经说过,与有待创造的东西相比,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与化学打交道多年,丁奎岭一直在思考如何对“创造世界”的化学进行科普。比如说,化学是什么?哈佛大学一位化学家说,化学改变人活着和死去的方式。这样的描述,就让人印象深刻。

合成化学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合成氨,让全球接近80亿的人口吃饱饭;再如,阿兹夫定片,日前成为我国获批上市的首个口服新冠药物。

如何让大众对“合成的世界”有更多认识?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以幽默青春的故事对“手性”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在这部电影里出演“大碗叔叔”的邀约,丁奎岭是一口应承下来的,因为这是对科普的支持。

进入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科普教育,讲好科技故事?在丁奎岭看来,要实现内容、技术和渠道的“三融合”。比如,《我们需要化学》科普纪录片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后来通过网络融合传播,收视总计超过150万人次。

丁奎岭建议,要创建一个“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正循环,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科技传播是关键,人才培养是根本。

如果“儿时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怎样?丁奎岭说,“影响改变我的,可能是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的科普视频,可能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科学家。”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点亮更多孩子和青年的科学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111511.html
上一篇为何众多车厂对与华为合作充满了警惕?
下一篇福特“空中加电”专利曝光,行驶中一车可给另一车补电

为您推荐

百度首谈希壤“进化论” 院士建议发行人民币稳定币

百度首谈希壤“进化论” 院士建议发行人民币稳定币

图源:希壤这两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式的亮相,都会带着一个数字人,去年是祝融号,今年是希加加。希加加是一名不拿画笔的“画家”,开幕式上,她的简单几句话,在几秒钟之后变成了梵高风的“外滩游船”、莫奈风的“印象生煎”……李彦宏以最近流行的AI作画,向与会者呈现了过去一年AI技术层
每个烧烤师傅,可能都是一位化学大师

每个烧烤师傅,可能都是一位化学大师

烧烤,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化学反应,才是让这顿烧烤完美的功臣。撰文 | 李存璞人类祖先告别茹毛饮血的那一晚,一定因为一道意外的闪电。闪电击中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