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秦惠王去世,公孙衍想要使张仪陷入困境,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秦惠王去世,公孙衍想要使张仪陷入困境,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继位君王大多喜欢直接换上自己信得过的臣子,省得花费精力和时间去考察前朝重臣。

秦惠王去世,公孙衍想要使张仪陷入困境。

张仪在秦惠王时任秦相。秦武王一继位,即使没有公孙衍之类的人兴风作浪,张仪的前途也会陷入黑暗。

李雠对公孙衍说:“你不如从魏国召回甘茂,从韩国召回公孙显,重新起用在国内的樗里疾。这三个人都是张仪的仇人;你任用他们,那诸侯们一定会感觉张仪在秦国失宠了。”

这个可能是策士编撰的真假难辨的故事。

魏人公孙衍此时还在魏国,未到秦国。

“今惠王死,武王立,仪走,公孙郝、甘茂贵。”(语见《战国策•楚王令昭雎之秦重张仪》)

公孙郝与公孙显为同一人。

张仪确实在秦国失权、失宠,被迫出走魏国。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人李雠知道这个道理吗?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李雠的计谋的核心是引导公孙衍不要单身作战,而是集合众人的力量搞垮张仪。

立即召回在国外的甘茂和公孙显,重新起用在国内的樗里疾。难道不担心秦国的外交、内政突然产生混乱吗?

诸侯知道张仪失去权势,秦国的连横政策会骤然中断吗?

李雠为了让张仪远离朝堂,他考虑过这些吗?

“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语见《吕氏春秋•不苟论》)忠臣所做之事一定要合乎理、义。“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语见《吕氏春秋•士容论》)不偏私、不结党国士应有的仪容风范。

以此考察李雠的计谋,可以看出此人不具备贤臣的操守,属于阿谀奉承、结党营私之徒。

李雠的计谋对于公孙衍来说,是有价值的;李雠这样的臣子对于君王来说,有害而无益。

关注我,一起学习国学智慧,享受读书乐趣,造就安乐美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6993.html
上一篇匹夫三国二 小树林风波
下一篇此人是唯一打败关羽的大将,与张辽齐名,曹操夸他胜过孙武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