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跟着张仪学说话——读《资质通鉴》“张仪说楚怀王”

跟着张仪学说话——读《资质通鉴》“张仪说楚怀王”

此段文字涉及五场斗智斗勇的交锋,秦惠文王与楚怀王一次,张仪与秦惠文王一次,靳尚与郑袖一次,郑袖与楚怀王一次,张仪与楚怀王一次(其实是两次)。

第一场交锋,秦惠文王通告楚怀王希望秦国武关之外土地交换楚国黔中的土地。楚怀王说不换,但可以用张仪来换。这里面隐含了好几层的内容,第一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换地,第二楚怀王为什么说不换而又不明确回绝,第三为什么说用张仪换。

第一,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换地,为什么敢于提出换地呢。

首先,通过地理位置可以判断,武关之外的土地,从初步的地理方位上看,东面是长城、南面是山、北面有山、中间有河,是一片四战之地,易攻难守,而如果退守武关就可以遏制从东向西的进攻,这块土地对秦国而言是块鸡肋。而黔中之地位于楚国的西南,如果换做秦国土地,秦国便可乘沅水顺流而下直击楚国腹地甚至郢都

,同时这片土地就只与楚国交汇,用一个四战之地换一个战略重地,那么楚国当然不会同意。

其次,秦惠文王为什么敢于提出换地的想法呢,这就是强国欺凌弱国的做法,如果秦国弱于楚国或者与楚国不相上下,秦国都不会提出,因为在外交上被严词拒绝甚至于因此惹怒楚国而被楚国出兵攻打都是损失。所以这就是秦国倚仗强大国力的霸权外交。

第二,楚怀王为什么明明不想换又不敢明确地回绝呢。这就是弱国无外交的悲哀,秦国向楚国提出了一个十分无理、过分、而且带有巨大羞辱性的要求,而楚国却不敢痛骂、反击秦国,甚至还有自己想尽办法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在反抗,生怕惹怒对方而引来麻烦,甚是可悲可叹。(题外:让我想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华民族)

第三,楚怀王为什么提议要用张仪换黔中之地?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楚怀王不想换,又不敢明确回绝就得想个理由,找一个秦王很可能不同意的理由;第二张仪在之前欺骗过楚怀王(详见张仪以六里秦地离间齐楚结盟的历史),在大家看来张仪到楚国后必被楚怀王处以极刑以泄愤,而张仪贵为秦相,且为秦国立下过诸多功绩,秦惠文王必不舍得,如果真的换了,秦国就落下一个重地而轻人材、轻功勋的恶名,会绝了秦国重天下英才以霸天下的根本国策。如果真的没换成便如了楚王的意,还在秦国君臣之间种下芥蒂。

第二场交锋,秦惠文王问计于张仪。秦惠文王问“哎,楚王就是要杀你呀,你怎么还要去呢?”张仪的回答非常有艺术,两层,第一归功于秦王(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第二才是操作的实际方案(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但张仪真的不怕到了楚国之后楚王一气之下当时就砍了他吗?怕,非常怕。书里没写,我姑且猜测张仪出发之前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而且路上一定走得很慢随时准备往回跑。第一,展示强秦得国力,怎么展示,最简单的就是陈强兵于秦楚边界。第二,张仪携国书以使者身份前往,不明确说明用张仪交换,只是让张仪去,那么如果斩张仪就是斩秦相,就是对秦开战。第三,张仪派遣心腹密会靳尚,重金重礼贿赂靳尚,研究如何说服郑袖,说服楚怀王,张仪步入楚国的那一刹那,郑袖就应该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第三场交锋,靳尚说服郑袖。后宫的女人最害怕什么——最害怕失宠,“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对郑袖而言是美女,我猜测肯定有美女与张仪一同入楚,郑袖大概率派遣心腹去核实过。这里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好几层。

第四场交锋,郑袖说服楚王。手段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书中文“郑袖日夜泣于楚王”。这种手段不是谁都能使用的,靳尚去的话估计当天就被轰出去了,一个不被宠幸的姬妾去估计楚怀王就会拂袖而去了。只有正当宠甚至是最得宠的女子才可以使用。所有找到“郑袖”这样的关键人物至关重要,再找到能够左右“郑袖”的“靳尚”也一样重要,但这样的链条不宜过长,最好不过三,过长容易信息失真、信息传递时间过长、人物容易失控。

第五场交锋,张仪对阵楚怀王,准确地说是张仪说服楚国群。从开始”赦张仪而厚礼之“,这次秦楚交锋就已经结束了,但楚怀王需要一个台阶,一个给楚国群臣、诸侯各国看的台阶,郑袖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是核心但不能拿到牌面上来讲。张仪所说的“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危难在三月之内......"则为子虚乌有,如此战术能达成,就不会有开始的秦王告楚王换地之事了。

以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6366.html
上一篇第二集,强大的小弟,成功的基石,兵仙韩信。
下一篇《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的词?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